注明:本文原载《天津和平区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88年12月出版
动机
在十年动乱前,我在河东地道外连续演说评书四十年,听众有增无减,这一成果由多方面给予个人的真诚帮助而获得的。在这一过程中使我对评书艺术的表演手法和评书这一门艺术知识,得到了一些真实而肤浅的认识,例如个人的三次学艺,在小梨园上前场时和鼓王刘宝全、金万昌等著名演员同台演出时所得到的技术培育,以及访师问友收到的教益,在古人的“学无止境”的启发下,我对评书艺术努力不息地发愤改进把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如何运用到事业上去,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我回忆起芮老的名言,芮老名芮兰亭,是当代评书界的一位名演员,曾进过清代庆王府献艺,被誉为评书界之冠,他教导我说:学评书要“先学吃饭,后学养老”。意思是:评书演员年轻时,知识肤浅,演技不高明,但是胆子大,有力气,在这个条件下,可光学一部短打书,因为短打书通俗易懂,内容玄奥,武功惊奇,不断出现离奇故事等,所以很受一些青年听众所欢迎,听众多,收入也多,所以能维持生活,这就是说先学吃饭。到了晚年知识比较丰富些了,演技也比较高明些了,但是胆子小了(比较慎重,不敢随便说了),气力也弱了,所以说袍带书如三国等比较适宜。
当时我说的短打书如剑侠图、大宋八义对于维持生活已无困难,但是“后学养老”如何使之实现呢?只有把已经断档三代的门中一室、传统评书三国继承而发展下来才可以说养老。因为我的师爷瑞诚咏先生把他自己的姓“瑞”字做了我的艺名“存瑞”并嘱言要把本门户的书和五全评书艺术传下去(五全:说、打、做、学、知。)我在祖师会上,已经遵命答应了。现在虽然我已经能说隋唐、明英烈等短行书,三国也说过几遍了,但还是肤浅不专,谈不到有传宗接代的价值。对三国一书在形式上还是近乎坐谈今古的古老派。那时天津的形势是百艺争艳的时代,各种艺术曲种都在积极发展改进,评书也不例外,而且评书(指袍带书)上座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评书艺术多年来一直停留在刻板化或古老派坐谈今古上面。为了跟上形势的发展,评书这一门艺术必须在发展过程中加以改进。具体到三国这一传统艺术书目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必要改进,然后通过舞台演出,边蹓活,边用增、删、修、补、移的手法,把书整理成真正的道话,这样才能有传宗接代的价值。因此我下决心把三国加以研究和改编好。
坚定意志
为了把三国改编好,改成了功,这是一个繁杂细致的工作。首先改变古老派的传统方法,如在说功上,改变坐谈今古,在形式上,改变木雕泥塑,明确的说,就是从内容到形式要跟上现实。
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这—工作,1936年我和魏存发师兄双方议定合作,定诺言、下决心。魏师兄是一位喜好读书和听书的忠实艺人,尤其对三国,他久看而不厌,久听而不烦。他积存不同版本的三国有30多种,而且他的记忆力很好,多闻善谈,口齿脆俏。魏师兄年岁较大他本应拜张诚润先生为师,使用“豫”字,但因张先生已经“闭驳”了(闭驳是评书的一个术语,意即他的徒弟已经收了徒弟按规定就不许再收徒弟了),所以使了个“存”字。从庚子年(1900年)后,往来津京各地的评书演员,可以说他都听过,而且在他的言论中都有评价。魏先生说隋唐,当时在天津比较红火,凡“豫”字中说隋唐的演员,都承认他说的最好。当时我把改编三国的动机和想法,以及希望与他合作的愿望,都对他讲了。魏先生表示非常欢迎,他说,改编三国也是我多年的宿愿,你这样做,咱们门户中的评书一室三国,重登舞台就有希望了!他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思想上咱们应有个轮廓,要把三国改编成什么样才好?要知道在我们的前面,有古老派的所谓“三国四奇”(见下节),我们改编后能否摆脱掉他们那一形式,能否表现我们的独特之处,这都要很好的考虑。
我听了师兄的这些话,立即坠入了沉思。我想,这是为了不使我俩研究改进三国半途而废,就先提出来一个明确的目标,让我估计能否成功,有没有决心把三国改好,另一点就是对整部三国认识的程度如何,虽然三国是一部家喻户晓,男女老幼喜闻乐见,有深入浅出之长的历史故事。但是,评书艺人占多数不喜欢演它,甚至不喜欢学它,原因是三国是一部费大力而收益小的书。俗话说,受累不讨好的书,总而言之,学会难,难说夥。
三国不同于其他书目的特点是:人物多,分量重,情节复杂,诗词歌赋,书信文章比较多。在书道方面,皮子硬,瓤子繁杂。篇幅过长,战役过多,场面太大,固定词多,典故也多,含义深奥,哲理性强,知识渊博。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天津的评书艺人虽然很多,但演三国的为数极少,只不过有百分之一、二。另外听众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喜欢听三国的听众一般对演员的要求比较高。入场以后,先要听听演员的艺术水平如何,文化水平怎样!如果一听,两个水平都差,再加上语言粗俗,口飘架浮,瓤子也空,演员本身再坐不垂堂,听众立即走之乎也!虽然我这样想的也多些,我扪心自问,不可前怕狼、后怕虎,只要决心大,有勇气,敢于下功夫,一定能改好也一定能成功。
三国四奇
当时(1920年~1930年)天津地区的评书演员约有几百名之多,在这些演员中,说三国的只有十几个人,这其中比较优秀的只有四人,即张慰臣、吴志子、西子云、张岚溪。他们四个人的演出风格不同、各有独特之处,因此根据他们的艺术特点,听众在口头上把他们命名为“三国四奇”,即文、武、刻、艺。也就是:文三国、武三国、刻板三国、艺术三国。
说文三国的是张慰臣先生,当时他是天津《益世报》的编辑。他有吸鸦片烟嗜好,他每天下班后,坐着自己的包月车(个人专用的两轮人力车)来到茶楼,讲演一场评书。他久占鼓楼北海锐茶楼,和北马路宝和轩茶社。他的艺术特点是以讲为主,缺少评书表演中的形体艺术,没有动作和武功。武扣文说,从始至终垂堂而坐;另一特点是他把全部三国变成了白话与文言对照,使情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还能保持原文四六八句的艺术特点。此外张先生有个缺欠,就是对听众不太礼貌,来去凡人不睬,扬头进,腆脸出。尽管如此,由于他的名气大,艺术性强,演出时还是座无虚席,甚至在龙当里还要加凳子。张先生说书时,嗓音不高,但有诗韵,并且甜而不酸。所以听众口头评论说张慰臣是文三国。
说武三国的是吴志子先生,他是天津人进过清朝考场,因不及第(落榜)而改说了评书。他说三国的艺术特点是以打为主以说为辅。吴先生的武功好,舞台的风貌有将相的风度,他在说书时,把书中的几个大战役,布置的非常好,有条有理,清晰醒目,在说单人独打时各有奇特之处,例如关羽的“三斩”(斩华雄、斩颜良、斩蔡阳)。各有各的绝招,特有各的姿式和动作。他的特点是说起来,宏声大噪,气氛浓厚。每日演出也是座无余位。听众说他是武三国。
说刻板三国的是西子云先生,他是天津城里人,是西家饭店的后人。他自幼就喜好读三国和听三国。他把一部三国一百二十回,读的非常熟,例如有人问他:三国里有这么一句话吗?他可以立即回答你是有还是没有,如果有他还能说出在哪一本哪一回,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西先生说三国的特点是照原文一字不差的背诵,背而不解,句句有韵(中州韵)。听众中有人带着本对照,整场书一字不差,因此听众异口同声地说,西子云是刻板三国。
说艺术性的三国是张岚溪先生,他是20年代天津的评书十友的大爷,是北京名评书艺人品正三先生的业师,张先生继承了评书第五代艺人李凤山先生的三国(道话)。李凤山先声的艺术特点,据说是,活使的细腻,口上有功夫,姿式美观,台风大方。张岚溪先生在这个基础上又发挥了自己的唱功艺术。在舞台上说书时适当加上几句京剧二簧唱腔,使书显得更加火炽。张先生的很多艺术技巧是从京剧中得来变成了自己的。张先生对我说过,说书离开戏不成,但又要躲着戏。因此听众说,张岚溪把三国艺术化了!
这四位说三国各人有各自的特点。他们四人在一块地上轮流换演,三国接三国。其中除了西子云先生的业务稍差,其他三人上座情况始终不衰。
“三国四奇”从辛亥革命到20年代初,是夥遍了天津的,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天津的评书艺术受到各地方、各曲种来津演出的影响,先由升而降,又从降而升,但是三国上升的很慢,不象其他曲种,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到30年代中叶天津地区的文艺界如京剧、评剧、梆子腔、文明戏(话剧)、电影、太平歌词、快板、山东快书以及各种短打书等,随着当时人们娱乐的需要,全都兴盛起来,这一发展,使整个天津的各曲种的艺术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听众的欣赏力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当时“三国四奇”的上座情况也日见衰落。原有的评书表演艺术和表演方法以及演员的舞台气度等,在以上这些曲种的影响之下,已经不能满足听众的要求了!因此三国也势在必改!当时我和魏先生在开始改编之前,又进一步研究分析四奇的三国艺术,哪些属于古老的,有哪些特点,哪些应该保留继承下来,哪些应该改进,不可蛤蟆、金蝉一齐推。
提出誓言
我和师兄魏存发先生二人回忆了师爷瑞诚咏先生,在每年一次的看师会上说过的话。他说:评书顶祖王洪兴,原是市井艺人,他的把干活(拿手活)三国、水浒被当时的清朝政权机关明令禁止不准老百姓看这两部书,书店被搜禁售、禁止演出,但是朝廷却把誉满京城的王洪兴召进宫廷说三国,从此王先生变为宫廷艺人。当时京都和各地冒名自称是王洪兴之徒的艺人很多,从此王洪兴便立门排字,有了三辰、五亮、十八奎、九凤、十连七代“诚”(另文详述)。
三国传到第五代李凤山,李先生的下一代对三国视为畏途,因此三国一书在本门中断了三代,现在传到了“存”字辈了,希望你们一定要把门中之宝继承下来,这样才对得起祖先,也对得起后人,总之,不可做门中的罪人。
改编三国、继承三国这一繁重任务,我和魏师兄在瑞师爷的珍贵遗言的驱使下,主动的承担下来,在当时的各种曲艺争艳的形势下,用新的评书艺术(即体验艺术与形体艺术相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艺术。)有继承、有发挥,研究改编好。为了防止中断或畏难而废。我二人面对面地提出了誓言:我表态说:师哥,我和你共同一心地改编三国,我耗尽了心血也决不退却。魏先生:我终生不懈!这就是我俩的誓言。
魏师兄为了把三国改编成功,我俩每日伏案读书研究编写,不分酷暑与严寒,日不间断,师兄几次吐血、唾血,还要带病演出,1939年洪水退后,他在十字街么家茶楼上演,下了场步行到意图医院(今建国道第一医院)门前,大口吐血,倒卧于街头,医院和行人无人上前过问,惨死于当场。使我失去了一位忠实的良师益友。
从书本到评书
从书本到评书,也就是从朵话到道话。过去我们的前辈把一部名人著作,文学艺术作品拿到手以后,并不是把它读熟、背通后就上台去说,如果这样去说,同行人管它叫朵子话,不被重视。必须通过评书艺人,使用评书艺术的规律,把书本改编成为评书的体材,这样,同行人就管它叫道话了。
具体的改编方法,根据前人的经验,我和魏师兄把全部三国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先下苦功把原本三国读通、背熟。因为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而能化,化为已有。简而言之,无论说哪部书,里边必须得找得着自己。所说的背是先背文章、书信、诗词歌赋、固定词等等。例如:檄文、大雾垂江赋、吊唁周瑜的祭文、诣葛亮前后出师表、隆中决策的全文、击鼓骂曹的全文以及各个书信、赞词等等……。
第二,全部三国里有人物413名,这些人物的脸谱、性格、穿装打扮,使用什么兵器、骑什么样的马,人物的语言特点,以及故事的情节层次,都要进行编整:有增、有减,有充实有发挥,有改有编。当时都把它定下来,然后一一进行整编,写成了脚本。
第三,把全书的故事情节,用评书的艺术规律进行编篡,加强了故事性,充实了内容,并且增加了各方面的知识。
评书的艺术规律,概括为一政、四强、双七要、五性两化。详细内容另文叙述。
第四,登台演出后,边演出、边收集意见。到了节未,再行对书给予改、删、增、缩。把各方面的正确意见充实进去。使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象春前之草,日有所长。以上就是对三国改编时使用的四个步骤。
改编后的几个特点
用体验艺术和形体艺术相统一,有机的结合起来的新的评书艺术,改编后的三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演出时使用的语言是口语化的民间语言,用这种语言能使书的故事情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例如原文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张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以上共用了26个字。孔明回答说:“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孔明的回答只用了几个字。这就是书本语,如果使用口语化的民间语言去说那就是:
张昭、张子布,先对话葛亮说:诸葛先生,愚下是江东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士官,姓张名昭字子布。我经常听到不少人说,说先生您在隆中山隐居,自命清高,并且把自己比做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名的政治家管仲、管夷吾。还把自己比做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乐毅,这些话确实是有吗?诸葛先生,您是说过吗?
张昭问完后,用两只眼睛直直地盯着。一边盯着孔明,让孔明迅速回答,一边心里说,孔明你坐在自己的斗室里边自吹自捧。今天,我在这场儒林会上,把你平日吹嘘的话兜出来,让大夥全听听,看你,在当阳新败之后,前来东吴求救的情况下,敢不敢应起来。
孔明听完张昭的话,心里说,张昭是江东的第一号谋臣。他的主张是投降曹操。现在如果说不倒他,那就无法说服孙权啦!想到这里遂说道:子布先生,我诸葛亮比喻的那句话您听着很惊奇的吧!这是我诸葛亮在平日生活中最小最小的一个比喻啦。假如放肆一点讲,还可以和那再高一点的人物相比。敢于比那兴汉四百年的张良、张子房。还敢于比那兴周八百载的姜尚、姜吕望。(以上是380字)。
总之:书本上共有35个字,这35个字由演员口中出去,给听众的感觉是背书。如果使用口语化民间语言的特点去说这点事,不但比原文多说出345个字来,还显不出赘言累累;并且比原文还通俗易懂,理直气壮。
第二,处理故事情节是极端化的。如斩颜良就是一例。
第三,处理故事矛盾是激烈化的。如斩华雄就是一例。
第四,在表演艺术手法上,有独特性有一定的方法,例如血战白马坡。
第五,每个情节,它的独立性都很强,并且表现出开头明,结尾纳、来往清(即横股清)中间有高潮。
第六,全书贯通一根筋,也就是具有五性:衔接性,迂回性,起伏性,螺旋性。(注:原文如此)
附记
我在演出三国的漫长过程中,得到一些听众和各方面人士的帮助,指正、扭转错误,使我在历史上、书目上、评书艺术上,以及表演手法上,不断地得到提高,特别是在解放后,得到党的教育和领导上大力的长期的给予真诚的培养,使我懂得了思想政治寓于艺术文化娱乐之中,使一些人在听故事当中而受到了教育和启发。收到了精神文明之陶冶。
为了便于到工厂、农村给工人农民兄弟去演出,在改编过程中,提拣出一些片段如温酒斩华雄、飞马斩颜良、古城会拖刀斩蔡阳、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猛张飞鞭打督邮、定军山、三顾茅庐、喝断当阳桥、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火烧博望坡、宝马跃檀溪、血战汉津口等等以及新书杨子荣打虎、舌战小炉匠等。这些片段既几次参加过津门曲荟,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也播放过,1984年天津广播电台把我演说的全部评书三国录了音并在电台陆续播放,受到听众欢迎。
自1936年起我以演三国为主,随学习、随充实改进,连续不断的在河东地道一带演出,受到各界群众的赞赏和鼓励,鞭策着我继续努力把评书三国改编的更好,1966年十年动乱时横扫四旧开始了,三国也靠边站了并且勒令停演了,只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各项政策,评书三国才重见天日,受到党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以上所述难免有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给予指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