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先生所藏饼印档案(一)
严景明先生是郁南人,我和他是同乡,但我们相识于网上。
2019年7月,我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泷西山人”,不时发表自己撰写的有关郁南文史的文章,也发表自己写的格律诗习作。景明先生通过朋友推荐,阅读了我的诗文并关注了我的公众号,然后添加微信长聊,很是投机。景明先生当时正在市博物馆举办《回首旧时光 筑梦新时代 ——古今云城摄影图片展》,当中的重头戏是东安八景的影像。他希望我去看看,提点意见。
景明先生所藏饼印档案(二)
我当时还没有退休。等到一个休息日,我与退休的妻子专程到云浮市博物馆参观了景明先生的摄影展。
影展首先介绍了80多年前,一班传教士来到云城参观并拍摄记录下云城及其附近的风土人情。近年,景明先生沿着传教士的足迹,重访东安八景,寻找云城人最深的记忆。他借助无人机设备鸟瞰整个云城,对云城中心城区的近200个摄影点进行拍摄,取得了大量的素材,然后从中精选出部分照片,策划、举办了这个《回首旧时光 筑梦新时代 ——古今云城摄影图片展》。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星岩古洞(一)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星岩古洞(二)
景明先生这个“古今云城摄影图片展”分为“东安八景”“旧影新貌”“云城足迹”“云城记忆”“七彩云城”“鸟瞰云城”六大主题,通过新、老照片对比,既展现出云浮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云城震撼心灵的瑰丽风景,更展示出云城这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城市文化底蕴。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绀岭层岚(一)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绀岭层岚(二)
在展览现场,我被一幅城隍庙引亭照片吸引住了。儿子小学读的是邓发小学,
这个位于邓小校园内的古亭,我见过不知道多少次,但一直不知道它是什么亭子。如今参观了景明先生的影展,我终于知道这个亭子是城隍庙引亭。我于是在这幅照片前,让妻子给我拍了一幅照片,然后通过微信发给景明先生。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天马雄腾(一)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天马雄腾(二)
景明先生或许想不到我真的会参观他的摄影展,很是高兴,约我在本周六早上,在旧裕华茶楼喝茶,见面认识。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石麟耸秀
周六早上,我依约前往,市档案局的吴勇华先生,民政局的黄国俊先生,博物
馆的陈桂荣先生,也先后来到,一同喝茶。大家虽然是首次见面,但话题投机,畅谈甚欢。茶毕,景明先生建了一个由我们5位好古之人组成的微信群,名为“探古寻幽”。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玉屏西障(一)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玉屏西障(二)
在后续的接触中,景明先生不断刷新我对他的认识:他在通讯行业担任过10多年的办公室秘书,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尤其让我佩服的是,他竟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要知道,在我市本地人中,至今能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只有2人!因为景明先生在摄影艺术上的造诣,多年来,市老干部大学都聘请他为学员讲授摄影课,很多机关单位、企业也邀请他前去开展摄影讲座,深受大家好评。但景明先生让我最震撼的,不是他的摄影艺术,而收藏!作为国内各式糕点、月饼模具收藏大家,他藏了古今中外饼印近3000件!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天柱擎空(一)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天柱擎空(二)
我曾与景明先生就有关收藏问题交流过意见。他认为,收藏是拥有,不是占有;收藏是对美的发掘,而不是对物的掠夺。因此,他收藏饼印,不是为了收藏而收藏。这些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对所收藏的饼印进行分类,拍照存档,并详细考证史料,编写出每个饼印的说明。更为人称道的是,他还以饼印为模,制作出陶瓷饼印标本作为文创产品。如今,他所收藏的近3000个古今中外饼印,每一个都已建立了档案,并以“物有道”为其主题名,在每幅影像旁盖上一方篆刻汉印:“物是主人人是客”。我知道,这个主题,这个篆刻汉印,一定是景明先生对收藏、对物欲乃至人生的思考后渐悟出的一种超脱与释然!是的,在历经了千百年沧桑的古物面前,包括收藏者在内的每个人,都只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碧虚夜月(一)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碧虚夜月(二)
从与景明先生的接触交往中,我觉得他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型收藏鉴赏家,他审视古物的眼神是清澈的,心态是极为平和的,他在把玩、欣赏和摩挲一件件古物中,与先人进行着跨越时光的交流、对话,从而领略一种无尽的遐思和陶醉。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太空夕照(一)
景明所拍的东安八景之太空夕照(二)
我对景明先生景仰有加。因为需要,2021年初,我请景明先生为我拍摄一组肖像,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他的工作室。景明先生的工作室名曰“芥纳堂”。在芥纳堂和他的库房里,我终于见识到他收藏的金、木、陶、瓷、石等不同材质的饼印,同时也见识到他的书法功底。景明先生对我说:他的隶书学的是汉隶,取其典雅沉着,小楷临的是明代的王宠,取其清奇高古。
道光四年《东安县志》抄本
东安八景之星岩古洞
从芥纳堂回来后不久,我很有感触,写下了《芥纳堂记》:
名尚豪苑,其名俗不可耐,构芥纳堂于其中,则雅莫大焉。大雅大俗,情商非高如景明先生者,谁能驭之!景明先生之中庸之道,亦至于观止矣。
景明先生乃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其摄影艺术之水平,自非我等可以评述也。其所藏之中外饼印,亦可厕于大家之列矣。而出乎山人意料者,乃其隶书书法,非一日之功也。
道光四年《东安县志》抄本
东安八景之绀岭层岚
景明先生之名,盛于摄影。观其作品,多为本土风物。如人文纪实类之《巡城马》焉、《小城凡事》焉,风景类之《云瞰》焉、《气贯长虹》焉,静物小品类之《物有道》焉。亦有视频之什《岁时记》……题材无论巨细,皆见其大气象焉。
景明先生曾于芥纳堂为山人拍写真一集,山人择其一为《西宁县志》译注者简介之像。其堂也雅,其艺也精,其情也切,俾其貌不扬之山人骤然增色。
道光四年《东安县志》抄本
东安八景之天马雄腾
或云芥纳何意?有佛教典故焉。史载唐代有江州刺使李渤者,问智常禅师曰:“佛经言'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以芥子之小,安能纳须弥山之大耶?”
智常禅师笑问:“或言尔'读书破万卷’,信乎?”
李渤答道:“然也!”
智常禅师曰:“焉存?”
道光四年《东安县志》抄本
东安八景之石麟耸秀
李渤以手指颅曰:“存于此。”
智常禅师道:“以颅之小,安能纳万卷之大哉?”
李渤闻之后,恍然大悟。
道光四年《东安县志》抄本
东安八景之玉屏西障
景明先生之芥纳堂,盖出此佛经典故也,谓堂小而容大也。
景明先生为郁南连滩人。连滩乃文化之乡,自幼耳濡目染,景明先生颇得西宁文化传统之熏陶焉。山人曾戏言之:幼饮于南江,求学于湘江,工作于西江,构堂于洚水。四水皆源远流长,景明之艺,景明之德,亦当如此四水源远流长矣。
丁丑岁暮春泷西山人宋德云撰于南山云亭
道光四年《东安县志》抄本
东安八景之天柱擎空
随后又填《十六字令·芥纳堂》词三首
其 一
堂,
饼印三千叠满床。
精雕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