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人文类社团也成为文史学科建设的“增量”。鸿鹄文学社在指导教师李莉老师的带领下,常态化开展文学经典人物品评活动,同学们将成果“输出”,共享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人生》时,大家批注“人生”,辩论高刘,“加”持“人生”……尤其是主人公高加林,让同为青年的学子们争议不断,火花四溅。
孟之函同学的“高加林的人生就是如此,只有乡愁涌动时才痛恨旅途遥远,梦来的是温柔而醒来却是无限悲伤。”诉不尽对高的欣赏与惋惜之情,而张思怡同学的“多少人一边唾弃高加林,一边走着高加林的路?”则把对高爱恨交加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正如李莉老师说的:文学这件事,需共情,肯投入,切磋琢磨,彼此碰撞,收获活动中的硕果。
而高一历史备课组的老师们,则依托史学社的建设走出了一条特长引领、分层培养的特色之路。
从课堂内5分钟的历史主题演讲,到为学校广播站历史专栏撰稿,到书写历史小论文参加嘉兴市研究性论文评比,再到以参加“青史杯”全国中学生话剧大赛为目标的历史话剧剧本编写,层进式递升,并且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将学习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任务,创造了一个个真实的作品。在完成作品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推理、分析和创造等学习能力,提升了人文素养。
2020年学校成为嘉兴市首批分类办学“人文高中”试点学校以来,围绕“人文高中”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营造优美的人文环境、打造人文优势学科、开发人文校本课程、开展人文特色活动、建设人文精品社团,构建富有鲜明特色的人文教育新样态,不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擘画了一个个生动的、关照个体的生命场景,真正走出了一条“以人文教育为核心,以科技和美育为两翼”的和谐共生的特色办学之路。
祝愿所有附中学子都能在人文教育的滋养下遇见自己的热爱,引燃个人潜能,抵达梦想,积攒幸福一生的能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