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文史哲》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最早的高校文科学报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杂志。七十年来,《文史哲》始终秉承“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引领学术风尚,在波澜壮阔的当代中国学术画卷中绘就了浓墨重彩的篇章。2021年5月1日《文史哲》即将迎来70周年纪念活动,为此本刊特辟第3期为70周年纪念专号,现将专号目录及摘要奉上,以供读者品鉴。
刊庆专栏
樊丽明
弘扬文史见长传统 再创人文学术辉煌
——写在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暨《文史哲》创刊70周年之际
5 / 葛兆光
传统中国史学中的世界认识
12 / 刘跃进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思想及创作
27 / 罗志田
蓄势骤发的五四学生运动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哲学研究
42 / 任剑涛
“推己及人”与“中华民族”建构的情感进路
62 / 汪 晖
诗教与美育
——从唐弢先生的一道试题说起
70 / 姚 洋 秦子忠
儒家自由主义辨析
86 / 黄玉顺
天吏:孟子的超越观念及其政治关切
——孟子思想的系统还原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文史新考
104 / 池田知久 撰 曹 峰 译
马王堆《易传·系辞》篇的形成与抄写
——基于同今本《周易·系辞传》的比较
124 / 小南一郎
唐代小说的虚构性质
——以裴铏《传奇》为中心
129 / 曾繁仁
宋词的境界之美
——生命情感的“要眇宜修”
138 / 陈洪
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的新“矿源”
——《名媛诗话》的文献及学术价值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151 / 陈来
诠释学中的“前见”
——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的分析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当代学术纵览
168 / 尚永亮
近二十年唐诗研究述论
184 / 葛剑雄
人文学科的“科学”与“人文”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政治哲学研究
188 / 高全喜
亚当·弗格森的文明演进论
道德、理念与制度
203 / 何中华
从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看公德私德问题
学林春秋
237 / 夏含夷
高亨与《文史哲》:漫谈训诂学的基本原则
242 / 杨天奇
陈炎先生的学术次第与学术贡献
传统中国史学中的世界认识
摘要:中国传统史学中有关世界的认识变化非常值得注意。从公元前2世纪的《史记》以来,中国就形成了“以中央王朝为中心,以周边四裔为附庸”的世界观念。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曾有过三次虽然可能却终未实现的改变契机,但是一直到19世纪中叶西潮东渐之后,这一观念才出现根本动摇,新的世界观念终于成为常识并进入教科书,取代了传统的世界观念。
关键词:中国史学;世界认识;《史记》;佛教传来;宋代;蒙元;晚清
作 者: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教授
《春秋》“大一统”观与秦汉时期的思想及创作
摘要:《春秋》“大一统”观在秦汉时期的再度彰显,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人心向背和历史发展大势。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此一问题展开论述:一是追溯《春秋》“大一统”观的思想渊源,二是考察《春秋》“大一统”观的历史内涵,三是分析《春秋》“大一统”观的政治诉求,四是纵论《春秋》“大一统”观的文化呈现。文章的结论是,在《春秋》“大一统”观的统领下,秦汉思想家和文学家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有为,凝魂聚魄,强化了我们共有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文化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关键词:《春秋》;秦汉;大一统;董仲舒;司马迁;司马相如
作 者:刘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蓄势骤发的五四学生运动
摘要:五四学生运动是一个蓄势待发而被瞬间点燃的运动,其所蓄之势是多方面的,且有远因有近因,有理性的也有感性的。最直接的近因就是民初尝试共和期间种种希望和失望的轮回更替,使不少学生处于一种山雨欲来的态势,而以新思潮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则推促了青年的失意和烦恼。这些蓄积虽非一日之功,最后的“引爆”仍是突然的。而此后新的政党组织和运作方式等新因素的进入,使学生运动是否“有组织”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原本有社会基础的“自在”组织模式逐渐被有“主义”有领导的“自为”组织标准所取代,使学生运动的本事在历史叙述中变得模糊,也使五四运动的偶然与不偶然成为需要斟酌的问题。
关键词:五四运动;学生运动;胡适
作 者: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推己及人”与“中华民族”建构的情感进路
摘要:作为民族国家,中国建构国族与国家是一个过程的两个结构面。在国族建构中,历史文化传统的因素发挥了需加重视的作用。“推己及人”,既促成了国族建构的思维模式,也塑就了国族建构的情感进路。在中华民族建构中发挥支配性影响的“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格式化陈述,便是一个明证。其间对血缘亲情与人际亲近关系的打通,对社会认同与国家建构的直接同构,呈现出中国的国族建构特征。从古至今,中国的社会政治建构基本沿循这一条情感进路。无疑,这是一条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促进国族认同的进路。但这一进路也遮蔽了情感逻辑之外的理性设计所当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建构现代国族时,情感与理性、社会与政治是不可偏废的两类动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国族认同;国家建构;推己及人;情感;理性
作 者: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诗教与美育
——从唐弢先生的一道试题说起
摘要:诗教与美关系密切。绘事后素、辨声之邪正均源于诗教,其尽善尽美的论述更是孔门儒学的最高境界。孔子以无言之教激发人们投身于宇宙自然之运行,从涓滴之中发现天地和人生的奥秘,从而实现美与善之境界的达成。审美不但内在于他对宇宙、自然、生命的观照与理解,也成为表达道德理想的方式与途径。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观者的目光与境界,而以物观的独特方式实现物我两忘的认知—审美—道德境界则为观者提供了路径。美育的范围也因此渗入所有领域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面对美育与功利的讨论,唐弢从美的角度切入,在诗教传统中发现了内在于生活本身又必须通过美的形式或形态加以呈现的世界。文学艺术既有美性情、崇思理的教育作用,又有与生活本身浑成一体的独特性。故而诗教即美育。
关键词:诗教;美育;孔子;唐弢
作 者:汪晖,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儒家自由主义辨析
摘要:在与自由主义的批判性对话中,儒家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儒家的个人乃关系性而非原子化的,强调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和角色的多样性,其相应的个体价值以相互责任或角色来规定;二是在行为层面,儒家强调个体对“礼”的服从,儒家自由主义的个体自决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前提;在制度层面,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给予个体自决以充分的空间;三是儒家不承认由同一性规定的抽象平等,但坚持由对称性规定的关系平等。由此在尊重个人的价值和自主空间上,儒家与自由主义是相通的,但儒家将个人置于社会秩序之中且尊重资质,从而能够避免自由主义的三个原则即个体价值、个体自决和抽象平等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关键词:新儒家;儒家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进步自由主义;选择集
作 者: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秦子忠,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天吏:孟子的超越观念及其政治关切
——孟子思想的系统还原
摘要:孟子的超越观念并非“内在超越”,而是继承了孔子“外在超越”的神圣之“天”。这根源于孟子的问题意识,即对人民水深火热处境的关怀所引出的对政治权力的批判,由此导出“规训权力”的根本宗旨。这在逻辑上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是规训者的确立,他必须具有对于权力的价值优越性,于是孟子树立了拥有“天爵”的“天吏”即“王者师”形象,而这又需满足以下第二、第三两个条件;第二是规训者的先天资质,即必须具有与权力者同等的天然禀赋,于是孟子创立了“天民”心性论(这是诱发后儒内在超越转向的根由),在人性层面上破除社会等级观念;第三是规训者的后天资质,即必须是同类中的优异者,以保证其规训资格,于是孟子建构了“劳心劳力”论与“先觉后觉”论及境界功夫论。以上三个条件的共同的支撑条件,则是必须坚持超越之“天”的外在性与神圣性。但上述这一切却与孟子的君臣伦理和臣属意识相矛盾,使其“得志行道”的理想沦为幻象。
关键词:孟子;儒家;神圣超越;政治关切;天吏
作 者: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
马王堆《易传·系辞》篇的形成与抄写
——基于同今本《周易·系辞传》的比较
摘要:马王堆《系辞》篇的内容及其成书年代、马王堆《系辞》篇和今本《系辞传》之间的异同、马王堆《系辞》篇的主要思想,是马王堆《系辞》研究的三大课题。中日先贤已经指出今本《系辞传》与《礼记·中庸》篇有着深厚关系,由此不难推测马王堆《系辞》篇同样和《中庸》有着深厚关系,这些文献最早原型的形成当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马王堆《系辞》篇就是今本《系辞传》的蓝本。马王堆《系辞》篇古朴的、未成熟的原型经儒家之手成书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又经秦代至汉初的整理、增笔,于西汉文帝时期初年形成了《系辞》篇。该篇此后经进一步的整理、雕琢,最终形成了《系辞》的上传、下传。虽然三才之道是《系辞》篇的重要思想,但马王堆《系辞》篇的特征在于,更强调人作为与天、地并立的第三种根本性存在所具有的独特主体性,可以认定这是只有儒家才有的积极的思想。孔子对鬼神、祭祀等宗教予以批判的原始儒家合理主义,成为后来儒家的传统。相反,马王堆《系辞》篇认为《易》的本质在于占筮,对鬼神与占筮予以积极的肯定,从而改变了过去的合理主义传统。马王堆《系辞》篇是一种为了适应《易》而调整出来的哲学思想。道器论和万物生成论本来是道家开发出来的思想,《系辞》篇对道器论的、万物生成论的形式作了吸收和采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马王堆;《易传》;《系辞》;《系辞传》
作 者:池田知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山东大学名誉教授
唐代小说的虚构性质
——以裴《传奇》为中心
摘要:唐代小说开始出现有意使用虚构手法的现象。其虚构手法可分成两类:第一种是为了将故事情节趣味化的虚构手法,第二种是作者将心中所思所想具象化而使用的虚构手法。唐代小说可区分为三类:一是继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作品,二是盛行于中唐时期以男女恋爱为主题的小说作品,三是汇整于中后唐时期的一系列小说、笔记作品。裴铏《传奇》大体属于第三类,是以展现诗才、史才、议论之才为目的而编写的,它所运用的是单纯的第一类虚构手法。《传奇》采用了不少六朝小说、笔记等作品中的情节,但对其内容表示否定的态度,同时又对唐代第二类传奇小说表示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态度。
关键词:裴铏《传奇》;唐代小说;虚构手法;《柳毅传》
作 者:小南一郎,日本泉屋博古馆名誉馆长
宋词的境界之美
——生命情感的“要眇宜修”
摘要:宋词在唐末宋初悄然兴起,蔚然成风,成为与唐诗比肩的艺术形式。王国维与叶嘉莹对其研究多有建树。宋词具有区别于唐诗“言志”的抒发“幽隐之情”的美学特质,即生命情感“要眇宜修”的境界之美,是一种特有的“弱德之美”。宋词的境界之美呈现为婉约与豪放两种基本形态。
关键词:宋词;境界之美;要眇宜修;婉约;豪放
作 者:曾繁仁,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
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的新“矿源”
——《名媛诗话》的文献及学术价值
摘要:《名媛诗话》对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史料、文献的价值。它裒辑、保存了一批出于女性之手的文学批评著述,其中不乏精金美玉。二是集中了沈善宝本人的文学批评观点,对于研究她的文学活动,以及由她辐射而成的女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都是重要的切入角度。三是这些内容反映出的文学思想,是那个时代文学思想的重要侧面,也是研究女性文学、性别观念的重要视角。这些皆可补足目前批评史研究、书写之缺失。
关键词:女性文学;名媛诗话;文学批评史;沈善宝
作 者:陈洪,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诠释学中的“前见”
——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的分析
摘要:启蒙运动的前见概念强调书写物的前见,海德格尔的前理解注重的是理解者的前理解,而伽达默尔既强调理解者的前见,也关注历史文本作为传承物的意义。伽达默尔反对启蒙运动完全否定前见,但不是完全肯定前见的内容,而是把前见分为合理的前见和非合理的前见,主张理解者和传承物的相互作用构成理解。他的“视域说”重视把自身视域带入作者视域,共同形成大视域,强调理解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他认为自己的前见构成现在的视域,自己的前见中既有当下处境,也有传统的影响,故解释者的处境既有当下处境,也有传统的影响。
关键词:伽达默尔;前见;视域;理解
作 者:陈来,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近二十年唐诗研究述论
摘要:近二十年(2000-2018)唐诗研究发展突飞猛进,在“唐诗学”体系之建构、出土文献与唐诗研究、域外汉籍与唐诗研究、唐诗的传播接受史研究、新视域的开拓与唐诗史的宏观研究、唐诗的文献整理与实证研究诸方面,均呈现出骄人的成绩。作为一个高度成熟的学科,唐诗研究已取得丰富的经验,但成熟也意味着老化,经验也易于形成套路,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坚守文学本位,变换研究视角,力避陈旧选题与低水平重复;如何不只在知识、技术层面求积累、求变化,而在超越知识、技术的观念层面、艺术层面求创新、求突破,似应成为未来研究予以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唐诗;唐诗研究;诗学;文学史
作 者:尚永亮,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人文学科的“科学”与“人文”
摘要:学界通常所谓“文史不分家”,其中的“文史”应指所有的人文学科。各人文学科都包含人文与科学两方面的因素。其中它们所涉及的事实、文本等属于科学,适用于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一切的理解和评价等则属于人文范畴。我们提倡科学与人文结合,关键在于科学与人文、科学家与人文学者之间的相互尊重。
关键词:人文学科;科学;文史不分家;儒家思想
作 者: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亚当·弗格森的文明演进论
摘要:身处18世纪古今之变的时代背景,面对关涉文明重新定位的“苏格兰时刻”,苏格兰思想家们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创造性地回应了这一时代性难题。亚当·弗格森的迂回式文明进步论主张,即属其中的独特一脉。作为与休谟、斯密同时期的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观点同样影响巨大。该理论从文明史的高度,通过区分文化与文明之异同,提出制度文明的属性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了一套旨在回归古典政治文明的有限度的历史进步论。尽管弗格森的理论包含着内在的吊诡,但其深邃之处在于凸显文明之于社会发展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无疑弥补了休谟、斯密等人的某些理论缺失。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理论的兴起,弗格森的文明演进论开始受到英美思想界的广泛重视,他提出的文明与历史、民族与文化、演进与衰落等等不乏普遍性的话题,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弗格森;苏格兰;文明史;文明演进;制度文明;文明社会史学
作 者:高全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从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看公德私德问题
摘要: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说,公德私德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的和西方的问题。作为“亚细亚现象”的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野,也就无所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界,从而没有公德私德赖以附丽其上的基础。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有一条相当清晰的因果链条:商品经济→市民社会→资本主义。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修辞,意味着人的个体与类的分离和对立。与此不同,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这种发生学基础,而是表征为“家”“国”同构,由此决定着由“内圣”而“外王”的展开及其连续性。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固然也有公私之别,而且也是在道德的意义上成立,但它仅仅关乎道德与非道德的甄别,与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公德私德问题不可同日而语。今天所谓的公德私德,只是意味着道德的类型或归属领域之不同。因此,以公德私德及其关系去“格义”中国原有概念,就难免走向把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现代化”和“西方化”的陷阱之虞。
关键词:传统社会;公德;私德;“亚细亚现象”;市民社会;政治国家
作 者: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高亨与《文史哲》:漫谈训诂学的基本原则
摘要:高亨先生1953年到山东大学工作后,很快便与《文史哲》建立起密切关系,在上面发表了一系列文史训诂考据之作。其中《给〈文史哲〉编委会的信》《谈〈诗经·月出〉篇答王季星先生》《谈〈周易〉“亢龙有悔”》三篇文字,较突出地反映了高亨的学术态度和训诂手法。高亨在前两文中所主张的具体观点在今天看来大概已经无法成立,但他在文中所表达的“传统说法,还不能看作唯一的正确解释;我的说法,当然也不能看作唯一的正确解释”的学术态度则具有很强的超前性,很像是1970年代巴黎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和文学批评家的话。在学术手法上,高亨先生惯用训诂学的“通假”之道,提出全新的诠释。问题在于,“以古字通假的条贯”几乎可以将任何一个字读作任何另一个字,貌似严格的、缜密的学术方法滋生的却是层出不穷的误解。就此而言,能在读古书(特别是读出土文献)的时候提出最新、最多的“假借”设想,并非衡量优秀训诂学家的恰当标准,因为随之而来的“A利用古字通假条贯来把某一个字读作甲,B利用另一组通假条贯把它读作乙(甚至读做丙、丁、戊等等不同的假借字)”局面,甚至会使训诂学本身名誉扫地。放弃训诂学的“严格、缜密”假象,对每一番训诂操作自觉保持“局限性”意识,将高亨先生终身持守的上述学术态度纳入到训诂学的方法论构成中去,发展出一种开放度更大、批评讨论机制更突出的新训诂学生态,这应成为训诂学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亨;《文史哲》;训诂学;通假;唯一正确;局限性;批评讨论机制
作 者:夏含夷,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陈炎先生的学术次第与学术贡献
摘要:陈炎先生的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学术训练却是哲学美学,其美学研究对中西文化异同、反理性思潮、文明与文化等前沿问题尤为关注。陈先生早年从事美学研究,因成功论说“积淀说”与“突破说”在学界崭露头角;中年后渐由美学转向中国思想史,尤其对先秦诸子学用力最著。与“原教旨儒家”不同,先生力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学术态度,他不建议将儒学观念作形而上的本体化提升,而是希望同时超越“第三期儒学”狭隘的续统意识以及乾嘉学派单一的研究方法,跳出儒学以反观儒学。在后期学术研究中,先生措意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文化多样性与和谐世界构建”等热点问题研究,希冀不同文化在相互交往中能逐渐寻找出可以被异域文化所接受的“最大公约数”,进而向人类共有的“文明”准则不断靠拢。
关键词:陈炎;美学研究;儒学;文明与文化
作 者:杨天奇,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往期精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