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散文:杏花村在湖北麻城

文史散文:杏花村在湖北麻城

文史散文:杏花村在湖北麻城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贵池,却没人说在麻城。其实,这“杏花村”却正在齐安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

散文历史_文史散文_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

文史散文:杏花村在湖北麻城

文/江乐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向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七绝《清明》,脍炙人口,历来受人称道。但诗中的“杏花村”却众说纷纭,或云在山西的汾阳,或云在安徽的贵池,却没人说在麻城。其实,这“杏花村”却正在齐安(湖北黄州)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

歧亭处于光州至黄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来的古城,据光绪三年编辑的《麻城县志》载,这里于宋文帝元嘉中,置赤亭县,梁置歧亭县(为十八蛮县之一),“古赤亭后为歧亭,在光黄之交,为守淮重镇。”还载《唐书·地理志》云:“麻城属黄州齐安郡,本隋永安郡,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以县置亭州。”又《读史方舆纪要》云:“歧亭在县西七十里,齐梁间为歧亭县,亦为蛮县之一,今为歧亭镇。明嘉靖中初设郡丞于此。”

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_文史散文_散文历史

《黄州府志》载:“武德三年,以县置亭州。又析置阳城县。八年州废,归阳城县。元和三年(按:应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9年),归入黄冈。建中三年(按:应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复置。宋因之。元属黄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析姜家畈地置黄安县治。”由此可见,古镇歧亭历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现在,仍扼守汉麻公路,处于麻城、新洲(原属黄冈)、黄陂、红安四县交界处。《黄州府志》还载:“杏花村在歧亭,有杏林、杏泉,陈季常隐居处。”杏花村在歧亭镇北五里处,因是交通要道,杜牧过此赋诗,是很自然的事情。

杜牧是否到过这里呢?有诗为证。请看《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当时属齐安郡,今为武汉市黄陂县)为木兰庙所题的诗。杜牧从黄州到木兰山,或由洛阳至黄州,都必定经过歧亭,必定经过杏花村。杜牧于清明遇雨,想借酒消忧解乏,这才有问牧童之事了。其实北宋苏轼谪迁黄州,也曾路过这里,才与隐居在杏花村的故友陈季常邂逅。以后两人往来甚密,故苏轼还为陈季常写了一篇传记《方山子传》(见《古文观止》),记述了此事。这就为杜牧谪迁黄州,路过歧亭作了佐证。

散文历史_文史散文_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

杏花村是有“酒家”的。这里流传的民谚云:“三里桃花店,五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里有美人。”据《麻城县志前编》(卷之三)载,这里的酒是与众不同的“水酒”(又名“黄酒”)“纯以糯米酿者,其内无血肉品,故酒味最醇。漉净余滓,入瓷瓮固封贮之,经年色黄,味尤美。”

这种酿酒方法流传至今,是麻城特有的美酒。还有民谚称赞:“伏汁酒(即黄酒),木炭火,过了皇帝便数我。”意思是冬日围炉饮黄酒,是仅次于皇帝享受的乐事。据《复斋漫录》记载,就在杜牧到杏花村之后二百三十年左右,北宋词人谢无逸也路过这里,并于杏花村驿壁题《江城子》一首:“杏花村里酒旗风,烟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横,杨柳绿荫浓……”这与“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景色,是何其相似啊!

散文历史_文史散文_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

杏花村因有美酒,且风景幽美,山青水秀,故宋代“使酒好剑”“喜蓄声伎”的陈季常,“弃车马,毁冠服”,迢迢寻来,隐居至终。这正如苏轼在《方山子传》(见《古文观止》)中所反问的“独来穷山中,此岂不得而然哉?”陈季常选中此地,不是没有道理的。当苏轼在杏花村见到陈季常后,两人来往甚密。苏轼在不少诗词中描写了他们饮酒的情状。

例如:“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歧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谁是汉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另《歧亭五首》其四云:“酸酒如齑汤,甜酒如密汁。”这“酸酒”“甜酒”正是麻城特有“黄酒”,若酿法不当,便有酸味;若仅小曲酿造,又不封贮,便是甜味。从这些事实中,我们就可想见,当时杏花村酒品种之多,其味之美。倒转二百三十余年的清明节,杜牧行路问酒,牧童必然会指告“杏花村”的。

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_散文历史_文史散文

至于“杏花村”是山西汾阳之说,是不足为信的。虽然汾阳杏花村产名酒。但汾阳的清明日,气温尚低,不可能有青草放牛。而杜牧《清明》诗中有“牧童遥指”句,显然不是这里。地处长江流域的齐安麻城,清明时正萌发青草,适于放牛。这里的民谚云:“清明放半饱,谷雨放圆膘。”正因为青草生长还是初期,牛只能吃半饱,所以在“雨纷纷”之中,也还有“牧童”放牛。当然,此时的安徽贵池也正是放牛季节,为何诗中的“杏花村”也不是那里的呢?这从诗的本身也可以分析出来。

杜牧于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因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外放为黄州刺史,他渴望刷新朝政的宏图壮志无法施展了。由此而产生的苦闷、孤凄的心情,从《清明》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如果说这种情绪在他“平调”池州后仍未消除,那么,《清明》中所表现的长途赶路的疲惫感,则是过池州杏花村时所不曾有的。请看《唐诗鉴赏辞典》上周汝昌教授的分析吧:“‘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

散文历史_文史散文_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

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孤身赶路,长途跋涉,精神疲惫,在贵池仅只一次,即从黄州调往池州的那一次。

可是,杜牧调池州是在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的“穷秋”(深秋),而不在清明,这有他的诗《秋浦途中》为证:“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秋浦即贵池,这是他长途旅行调至贵池的情形。到贵池后,即使于某清明节外游过杏花村,其路程很近,因杏花村就在贵池西郊一公里处,故不会产生“断魂”之感,也不会孤身冒雨赶路。杜牧无论是初调黄州或从黄州去木兰山,都必须经过歧亭,且都是长途旅行,因歧亭距黄州一百七十余里,必然劳累,“断魂”之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散文历史_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_文史散文

据此分析,《清明》诗当作于歧亭道上,诗中的“杏花村”,也就是指歧亭旁的杏花村,也因如此,引来后代帝王对歧亭杏花村的关注。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特地到此游览,并御赐“杏花古刹”巨匾于其庙。咸丰时,诏令再次修复杏花村,美化祠堂,扩建杏林。后来,多遭劫毁,碑石大部散失。但是,那里风景依然秀丽,陈季常等人之墓尚存。仔细观察,当年盛况,依稀可辨。

文史散文_名家散文典藏毕淑敏散文_散文历史

上一篇: 贵阳红色旅游精品景点
下一篇: 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