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岩手县立博物馆藏太田梦庵旧藏古玺印
他是民国时期最早参与跨国代购金石玺印的藏家,
他是海外发行中国古铜印谱的第一人,
他的《梦庵藏陶》,是历史上第二本刊印的古陶文专录!
他的1091方古玺印收藏更是搭建起一部完整的中国玺印史!
他就是日本的中国古玺印收藏之父——太田梦庵
然而,有关太田梦庵的中国金石收藏,除千余方古玺印之外,还有少为人知的300余件各类有铭带钩、古砖铭、古陶文及金石小品。
日本岩手县立博物馆 太田梦庵旧藏金石小品
千余方太田梦庵旧藏历代古玺印章调查,200余件古铜印谱收藏梳理,250余件古陶砖文、43种金石小品辑录,80余封新见文人书札尺牍刊布......
《太田梦庵中国金石收藏与藏品著录》
一部有关晚清民国时期日籍学人在华金石收藏历程的记录,完整呈现了太田梦庵的中国金石收藏脉络。
《太田梦庵中国金石收藏与藏品著录》
刘海宇、[日]玉泽友基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3月
定价:298
售价:238元
点击封面 一键购书
他的金石玺印收藏影响日本长达半个多世纪!
太田梦庵,日本学术界和篆刻界玺印收藏第一人,
日本印坛泰斗小林斗盦曾向他问学。
小林斗盦像
小林斗盦,日本书法篆刻艺术泰斗,他曾以“怀玉印室”为斋号,若说起这个斋号的由来,则不得不提及他曾经问学的老师——太田梦庵。
太田孝太郎(1881—1967),
号梦庵,日本岩手县盛冈人,
近代著名的古玺印收藏家、印学研究家、书法家。
太田梦庵曾寓居中国多年,与罗振玉、方若、罗福颐、罗福成等著名学者在金石收藏上有着密切的往来,收藏先秦至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玺印一千余方,这足以呈现出一部完整的中国玺印史!
1949年,太田梦庵将所藏陈介祺、王懿荣等旧藏的八方玉印集成《好晴楼藏玉印》。1967年,太田梦庵去世后,这八方玉印尽归小林斗盦收藏,并因此名其斋号“怀玉印室”。此外小林斗盦还将梦庵购买古铜印谱等藏品的信札、收据装订成一册,名《梦庵先生所集尺牍》,后捐赠给东京国立博物馆。
怀玉印室藏八方玉印
梦庵年轻时学习篆刻,对古印学资料情有独钟,他在天津工作期间开始收藏古玺印。他的古玺印收藏可分为两个时期,首先是寓居天津期间(1915—1920),此时期的玺印收藏受到方若的影响较大,以1920年发行的《梦庵藏印》为标志,所收439方藏品均为先秦至六朝时期的古玺印。
第二个时期是梦庵回到日本以后的1921—1932年期间,以1929年印谱《枫园集古印谱》和1932年《枫园集古印谱续集》的发行为标志,这一时期的收藏受罗振玉父子的影响甚巨。
梦庵去世后,其家属在1974年将所藏古玺印的绝大多数捐赠给岩手县立博物馆。该馆现藏“太田孝太郎中国古印收藏”包括历代古玺印1091方以及上述梦庵发行印谱三种等。
《太田梦庵中国金石收藏与藏品著录》
刘海宇、[日]玉泽友基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3月
定价:298
售价:238元
点击封面 一键购书
十余年中日学者研究成果集结,从东京国立博物馆到岩手博物馆,
数千件金石玺印文物普查与研究,
先秦玺印、铜带钩、陶文、砖文及金石小品,
太田梦庵的中国金石收藏脉络完整呈现。
刘海宇教授在日本岩手县立博物馆库房调查古玺印
本书作者之一刘海宇,自山东大学博士毕业后,远赴日本岩手大学执教,而岩手县正是太田梦庵的故乡。由此,刘海宇关注到这位日本玺印研究与收藏家,而对于太田梦庵,他一研究便是十年。在此期间,刘海宇对于梦庵所藏古玺印的考察足迹遍布全日本。与刘海宇教授一同研究的,还有日本学者玉泽友基。
在篆刻临摹与创作中,有关古玺印文字释读与古玺创作中用字问题,往往是最为关键的。相较于传统的印章图录,本书的玺印部分以梦庵所藏先秦古玺印的释读为主。
先秦古玺印难在文字的隶定与考释,刘海宇教授结合近年来学界对于先秦文字的最新研究成果,综合调查所得资料,对相关部分的古玺文字进行释读。
对此,日本岩手大学原副校长薮敏裕教授在接受上海书画出版社采访时谈道:
“太田梦庵收藏的部分古玺印或与中国其他地区发现的古玺印近似,其中一些古文字作为战国文字的异文,在解读中国古典文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像我一样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学者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
此书从太田梦庵旧藏千余方玺印中,选出100余方先秦玺印,通过实物印面、印蜕与文字考释互照的方式,探讨先秦古玺文字的释读问题,同时为篆刻临创中的用字及字法源流提供新的参照。
除此之外,近300件有铭铜带钩、陶文、砖文及金石小品,在构建出太田梦庵的金石收藏脉络之外,亦为篆刻的“印外求印”提供新的取法资料。
梦庵藏有铭铜带钩
1949年,梦庵发行原拓《梦庵藏钩》拓本集,收录全部21件铜带钩的铭文、图形和全形拓本。其中19件有铭铜带钩的铭文中,既有铸铭,亦有刻铭。
梦庵藏古陶文
《梦庵藏陶》所收陶文共计225件,总量虽然不多,但形式、地域种类基本齐全,时代涵盖跨度较大,包括古陶文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中国古陶文史的一个缩影。
《梦庵陶文》分为戳印和刻划两大类,按照时代和国别顺序进行排列,战国戳印陶文以齐国、燕国、邹国、三晋两周、秦国的顺序排列。每一件陶文,均有释文,部分有考释。
齐陶文
燕陶文
邹陶文
三晋陶文
秦陶文
汉代及汉以后陶文
如果说戳印陶文对于篆刻的创作是有所帮助,那么刻划陶文,其作用则更多的体现在书法层面。书法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湿刻陶文来汲取营养。
古砖文
梦庵收藏有古砖文25种,于1926年发行原拓拓本集《梦庵藏砖》,包括铭文砖21种、画像砖4种。其中约占半数的12种著录于罗振玉的《海外贞珉录》或《专志征存》。
《梦庵藏砖》铭文种类较为齐全,内容包含吉语、记事、墓志、佛教文字等,年代跨度较大,涵盖从西汉至唐代的近七百年。
这些文字多为下层平民或工匠所刻,书体较为随意,或自由奔放,所反映的是当时社会下级阶层所使用的日常书法,对于我们学习、研究民间书法有着一定的价值。
《石定姬砖志》
关于《石定姬砖志》,罗振玉《海外贞珉录》中写道:“石定姬专志。太和十九年。日本太田氏藏。”此砖书法恣意,颇有莱子侯刻石的笔意。
在梦庵所藏砖文中,年代最早者为西汉晚期的“单于和亲十二字砖”,最晚的纪年为唐代贞观八年(634)的“崔君砖志”。
单于和亲十二字砖
“单于和亲十二字砖”,方若在《校碑随笔》中写道:“单于和亲十二字砖,阴文者反,阳文者正,阳文之砖因希见贵。光绪十五年归化城出土。书法亦强于他砖也。”此砖铭文与王昭君和亲呼韩邪单于有关,是汉代的重要史料。
崔君砖志
张阿兰砖志
幽州刺史砖
通过梦庵藏砖,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民间书迹,同时透过砖文,亦可加深我们对当时社会风俗的认识,这批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梦庵藏砖拓本的重新公布,可以为古代历史民俗研究提供一批新资料。
金石小品
在日本岩手县立博物馆,收藏着梦庵旧藏的43种金石类古器物,涵盖斗检封、铜铃、有铭铜镞、有铭铜簪等,其中的22件器物多未见著录。
这些古器物梦庵于1949年将其原拓辑为《梦庵金石小品》,并请今关天彭作序。
今关天彭是中国文化研究学者,善近体诗,其题词是七绝四首:
守缺抱残真足娱,何唯玄酒发清腴。
忽闻佩玉锵然响,揖让或遭三代儒。
著述当年心血流,难哉明识与穷搜。
晚编一卷无分部,散落天华随手收。
摩挲旧物趣翻新,倍觉幽光日可亲。
好古湖翁今不见,山空宵永独伤神。
海内论交今几年,嗜痂有癖各相怜。
晴窗泚笔闲题句,又结风前一笑缘。
而诗中所言“湖翁”,正是指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梦庵所藏金石小品中亦有内藤湖南题署的《雁节》和《张掖太守虎符》。
《太田梦庵中国金石收藏与藏品著录》
刘海宇、[日]玉泽友基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3月
定价:298
售价:238元
点击封面 一键购书
80余封太田梦庵金石鉴藏书信首次整理刊布,
不仅记载民国时期太田梦庵与中国文人、商贾的金石交游历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