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江苏9月16日电 (记者江迪)开馆不到两个月,参观者近万人次。江苏省常州市政协文史馆如今正成为常州市政协委员乃至常州市民的“网红打卡地”。在这里可以学习政协知识;可以了解历届常州市政协、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辖市区政协的工作情况;可以各抒己见,为城市发展留下意见建议。文史馆已成为常州市政协重要的协商平台、教育基地和展示窗口。
记者:常州市政协文史馆开馆之后,参观者络绎不绝。为什么能这样吸引人?
白云萍:在常州文化广场建设的政协文史馆新馆,今年6月28日开馆。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历届政协履职成果和委员风采,进一步激发委员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政协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政协文史馆开馆以来,许多政协老同志、老委员在政协文史馆里能找到自己的名字,能重现当年的工作场景,感到非常自豪,有了强烈的归属感。有的委员还主动将自己拍摄的有关常州发展和履职工作的珍贵照片捐赠给政协文史馆,让更多市民群众了解人民政协的履职实践。
政协文史馆与市图书馆同处一座楼,双方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我们为每一位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办理借阅证,促进委员广泛阅读,定期举办委员读书分享会,持续推进“书香政协”建设,提升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政协文史馆精心设置了13大类50多个视频、文字、图片资料数据库,既从历史纵深的角度全面反映历届政协的履职成果,又从全市政协系统的广度生动展现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辖市区政协的生动实践。相关各方及时更新数据资料,动态反映履职成果,激励大家在履职实践中比学赶超、勇争一流。
记者:在政协文史馆所在大楼的一层,设置了社情民意信息采集点。文史馆的功能从展览拓展到了更广泛的领域,这样做是出于什么考虑?
白云萍:政协搭平台,有事好商量。我们认真落实全国政协有关要求和省政协关于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建设的部署,紧密结合常州实际,集中力量做实市级协商议事平台,积极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利用市文化广场人流量大、人员整体素质较高的优势,我们在市图书馆一楼大厅设置了“有事好商量”社情民意信息采集点,并与常州政协微信公众号互动,扫码关注即可反映民意或建言献策。开设第一个月,收集各类社情民意信息50多件,为平台开展协商议事提供了民情民意参考。
以政协文史馆为载体,我们建设了一个实体性、开放式的“常州市政协协商议事厅”,提前向社会公布协商议事计划,由主席会议成员带头参加常态化协商议事活动,做到“政协重协商、有事好商量,建好文史馆、议事进厅堂”。
在市政协8个“委员之家”的基础上,增加协商议事堂、社情民意信息采集点、界别工作站的功能,并与“委员之家”所在地的辖市区政协实现共享。今年下半年,市级协商议事厅将重点围绕老城厢复兴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和省政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议题开展三次市级层面的协商议事活动。
记者:新时代政协工作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常州政协文史馆如何体现这一要求?
白云萍:立足政协文史馆“教育基地”这一功能定位,市政协党组、机关党组切实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专委会委员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做好凝聚共识工作,引导广大委员和群众进一步坚定人民政协制度自信,发挥政协文史馆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作用。
我们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政协发展史为主要内容,开展“学历史促履职”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从政协发展历史中、从老委员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接好接力棒,书写新篇章。
7月份以来,400余名市政协委员以开展界别主题活动的方式,在现场听历史讲解,谈实践感悟,切实增强履职自豪感和使命感。通过专题培训、实践锻炼和技能比拼,推动机关干部学习政协理论、政协知识、统战历史,更好地充电蓄能,努力成为服务政协工作的行家里手。
近年来,常州开展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我们利用政协文史馆内的“政协讲堂”,邀请全市17所高中的模拟政协团队到政协文史馆开展实践活动,由市政协委员向学生分享政协提案的形成过程和撰写心得,并就在线学习规范化、地摊经济发展等议题开展讨论,形成模拟提案,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真切感悟协商民主实践,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