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开展在即,排队前请先温书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开展在即,排队前请先温书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展开展在即,排队前请先温书“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即将于6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揭幕,准备搬小板凳去排队的各位,不先温个书吗?

即将于6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揭幕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无疑是下半年伊始魔都呼声最高的全球巡展。同名英文读物久踞国外畅销榜,中译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也在豆瓣读书斩获了9.2的高分。准备搬小板凳去排队的各位,不先温个书吗?以下介绍的是以《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为代表的五本典型的BBC式的讲史书,无论是世界史、东方史、近代史、天文史还是自然史,以BBC的方式,都成为了有趣的历史。

以实物史料辅证文字史料,从而复原历史的细节,是我们最为熟稔的历史研究理路。恐怕极少有历史学家在描述人类早期农业工具鸟形杵之前,会以餐馆的自助沙拉吧台为开端;在提及波斯萨珊王朝沙普尔二世的银盘之初,想先和你聊聊《太空漫游2001》。可是由人类制造的物品,具有一种难以超越的特质:我们只有一生,它们却万古长存,并在每一世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我们只能撰写一次传记,而它们可以被记录很多次,缜密地构成历史的原材料。于是,《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竭力挣脱文物为配角的书写窠臼,选择以物述史的逆向旅行,巧妙突破时光的合围之势,管窥文物基因背后的政治、经济、审美、风俗以及离现代人并不遥远的精神欲望。

天文史_文史天梯_文史天地期刊

大英博物馆的100件馆藏,每5个为一组,星罗棋布在人类文明长河的20个阶段。虽然以物品解构历史,是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但这不并是一部西方优越偏见下,枯燥无趣的物质文化史。同组的器物是同一幕舞台剧的五个主角,无论结缘于悠远的文明古国,还是脱胎自荒蛮依旧的角落,携手支撑起相同的历史节点。文物在这里与民族主义毫无瓜葛,被视为人类共享的遗产。执笔人尼尔·麦格雷戈(Neil Macgregor)时任大英博物馆的馆长,优游于细致的器物讲解,卓越的全球视野和出色的沟通技巧,从器物阴影中剥离出的历史,显得格外动人。从八岁时初见的“大祭司的木乃伊”启幕,到2010年中国深圳的太阳能灯具与充电器结尾。尼尔在物与物之间织就了一张无限延伸的大网,也使老的收藏与新一代间确立了良好的联系。毕竟,没有多少讲解员会告诉你,打造石斧的水平,与我们的语言能力息息相关;澳大利亚土著留下的一顶帽子,满满承载着原住民的浪漫和温情。

“真正的博物馆是将时间转化为空间的地方。”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穆克曾在《纯真博物馆》中这样写道。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年客流量达到六百万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在1753年成立之初,就以展馆设计的过人之处名闻遐迩。而《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写作创意正源于2010年一次“时间转化为空间”的尝试。BBC-4一档名为“通过文物看历史”的广播节目中,尼尔·麦格雷戈需要在展示200万年人类史的浩瀚藏品中,仅仅选择100件文物讲述一部世界历史。从800万件馆藏中爬罗剔抉出100件已属不易,以其为线索全景式地廓清人类200万年的各种历史成因更是难上加难,借助广播而非电视为传播途径也将势必是个难题。从策划到固定播出,大英博物馆和BBC埋头联手打造了两年。后来,这档每天播出15分钟,长达20周的广播节目,在当时总人口6200多万的英国,创下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记录。《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正是这档系列广播节目的图文合集。

2015年,大英博物馆牵手谷歌文化学院,试水虚拟游览,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室内街景项目。只要游客拥有一台电脑或移动设备,就可以用鼠标代替足迹,在网上欣赏4500多件藏品,甚至凑近玻璃柜进行观摩。随着公共资源的分配在渠道支持下趋于公平合理,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人会懂得如何利用博物馆,而不仅仅是参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无疑为最佳的起点。

与《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先有BBC广播节目,后成书的顺序相反。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大卫·雷诺兹的《长长的阴影》在2014年秋季被BBC挑选为同名纪录片的脚本,雷诺兹教授本人同时受邀在片中担任解说,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同年,本书荣获2014年英国哈塞尔-提尔曼奖年度作品。英国民众对以一战为背景写就文学作品的追捧引发了雷诺兹教授对于历史解读趋向基于情感而非事实的担忧。当历史的真相沉沦于诗歌的情怀,不论悲剧如何动人,我们都失去了对历史大背景的感知能力。当二战和冷战给人类带来更恐怖的屠杀和轰炸,有关一战的学术探讨颇显冷清。所以,雷诺兹教授会说:“在英国,一战已经被人们遗忘多年了。”相比其他更乐于立足全知视角写作的历史学家,雷诺兹教授以英国为讲述中心,试图穿透那些有赖于一战却因二战被忽略了的“阴影”,通过厘清西方对一战历史观念的几次重塑,修正英国人对于一战的理解偏差。

文史天梯_天文史_文史天地期刊

可以说,这是一部既关注逝者又关注现实的反思之作。不仅仅是要剖析1914—1918年的历史遗产,也是为了解释20世纪一战后岁月的某些重要特征。被战争火焰重塑后的二十年并不是一个充满“仇恨的年代”,秩序的全面崩溃重新塑造了近东、殖民地的非洲和东亚地区。全书第一部分即以此为节点,梳理大英帝国在一战中的独特经历,试图解释英国人误解一战的原因。 相对于论述一战影响的浓墨淡彩,战争场景的再现只占全书很小的一部分。若两相联系,就会发现所谓阴影的种子早就埋藏在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于是在第二部分,雷诺兹教授主要通过二战和冷战,追溯了一战对于20世纪下半叶产生的影响。而冷战的结束,标志着自1945年以来战后时期的终结。作者认为战争的意义应以和平能否持续来加以判断,这样的观点也值得考量。

有别于雷诺兹教授沉着冷峻的学科积淀支撑,BBC纪录片资深制片人罗伯特·马歇尔执笔的《东方风暴: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动欧亚大陆》更乐意在求实之外,致力于展现出通俗活泼的蒙古汗国进击史。如果你了解,13世纪的朝鲜半岛到多瑙河,几乎全世界1/3的土地都曾听命于同一个蒙古家族;20世纪的隆美尔和巴顿,这两位最有名的坦克战代言人也坦言是成吉思汗军队的崇拜者。你方能稍许领悟西方世界对于蒙古汗国的热情。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蒙古西侵,才击破了欧洲人的骄傲,促进了欧亚大陆贸易圈的繁荣和西方基督教的传播,奠定了近现代欧亚大陆的政治版图。《东方风暴: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挑动欧亚大陆》力图翔实描绘蒙古军队的装备和战术,设法向读者解释从成吉思汗及之后几任蒙古大汗时期,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几乎所有敌手都一触即溃的原因。

文史天地期刊_文史天梯_天文史

丰盈充沛的细节是本书第二个显著优点。罗伯特·马歇尔曾在撰写脚本时参考过大量欧洲文本记载,甚至一些偏僻的传说。比如为了将射进身体的箭头轻易拔出不使创面变大,每个蒙古士兵必备丝绸内衣。再比如蒙古军队打到梁赞的时候,特意派了一个女大使前去劝降。引人入胜的新奇细节想必会打破中国读者对于蒙古汗国“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刻板印象。

与前几本的宏阔图景大相径庭, BBC纪录片脚本《天文学家的女巫案:开普勒为母洗污之战》,着力描摹了一则比小说还要离奇的历史边角料。就连热映的电影《加勒比海盗5》中与开普勒母亲同名同姓的女主,也是编剧为向开普勒及其母亲致敬而深埋的彩蛋。

文史天地期刊_天文史_文史天梯

电影《加勒比海盗5》剧照

16世纪的欧洲,几乎人人相信女巫和魔鬼的存在。和哈利·波特不同,历史上被指认的女巫不会骑着扫帚飞行、不会把南瓜变成马车、不会调制把尾巴变成双腿的魔药,反而会因为“麻瓜”们的众口一词和身体某处的某个疖子,无端遭受审判和火刑。1615年,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68岁的母亲卡塔琳娜被诬告为女巫,莱昂贝格小镇的24名目击者出庭作证,其中一名目击者和开普勒还是校友。1500至1700年间,欧洲审判了约73 000名“行巫术”者,处决了40 000至50 000人。从1560年至“猎杀女巫”运动结束,德国共处决了约22 000至25 000人。1920年,有关卡塔琳娜的两大捆审判资料于德国国家档案馆重见天日,卡塔琳娜曾生活的符腾堡亦有详实记载。虽然女巫题材在西方百拍不厌,作为席卷了三个世纪的“猎杀女巫”(witch hunting)风暴的一部分,开普勒母亲一案是德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女巫审判案。

天文史_文史天地期刊_文史天梯

15世纪出现的经济衰退、流行病、宗教摩擦和战争等外在社会条件与人类内心对魔鬼的恐惧相互应和。猎巫,可以使穷人逐渐相信迫害他们的并非君主和教宗,而是女巫和魔鬼。虽然在故事的结尾,卡塔琳娜历经大儿子背叛后,终因小儿子开普勒的奋力辩护获救。《天文学家的女巫案:开普勒为母洗污之战》仍然如同一面明镜,照亮德国巴洛克时期的人人自危、孤独无助的恐怖。

文明和科学是BBC口述历史的两大主题。博物学是一种古老的知识类型。即使西方拥有理性科学这样的参天大树,博物学传统依然生机勃勃。与自然哲学不同,博物学注重对具体事物的具体探究,而不在于追寻事物的一般本质;着眼于采集、命名、分类工作,而非观念演绎。《自然之美:大发现时代的博物艺术》以BBC纪录片《发现之旅》为基础,重点介绍了航海大发现时代达·芬奇、卡西诺·达·波佐、亚历山大·马歇尔、玛丽亚·西贝拉·梅里安和马克·凯茨比这五位博物学家的自然史艺术成就。

文史天梯_天文史_文史天地期刊

博物学家们的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他们以文字或绘画的形式将在异国观察到的动植物记录下来,每一本成书都是自然历史与艺术合一的杰作。和当今的博物研究相比,照片描述新物种的方法固然准确,却失去了科学插画的艺术韵味。“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同时也是BBC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人,联合温莎城堡皇家图书馆的专家,搜集了自然历史上近200幅珍藏画作,真实重现不同时代博物学家们的成长经历和科学探索。书中的语言延续了纪录片的风格,章节独立,即使内容横跨几个世纪,读者依然能够随时进入任何一个故事之中,让今天的我们看见他们是如何在无比艰困恶劣的环境下,为科学献出动人才华,开拓了西方对新世界的视野。

上一篇: 一部厚重的文史资料
下一篇: “文史哲” 专题解析 文科生必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