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高考什么意思(三冬文史足用什么意思)

文史高考什么意思(三冬文史足用什么意思)

文史高考什么意思(三冬文史足用什么意思)undefined

undefined

越绝书:经世致用与知行合一——赵贞吉理学思想研究刘德元近年,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陆续推出一批《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史类节目,尤其是第二季第五期(2月4日20点档)《越绝书》的热播,再度引发史志界对中国地方史志文化的又一轮追捧与热议。

借此机会,谈谈我国由宋至明“程朱理学”的兴起到“阳明心学”的集成,以及与明代大儒赵贞吉的传承关系,进而可以一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一脉相承的

文史三冬足_三冬文史足用文言文翻译_三冬文史足用

理学的产生与渊源理学是兴盛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的一股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宋明时期,理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两大思想体系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则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指导思想,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或宋学。

历史运行到了明代,此一时期,“阳明学”崛起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阳明(1472—1529)所创王阳明即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是“陆王心学”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精通儒、释、道三教罕见的全能大儒明代占统治地位的王阳明学说是作为一种与“程朱理学”相抗衡的思想出现的元代以及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意思是研究其理论产生的根源),王阳明则秉承宋代陆九渊的理学思想,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

阳明心学思想发展上的“心悟”(心即是理),历来受到很多人关注

三冬文史足用_文史三冬足_三冬文史足用文言文翻译

所谓心悟,其实并不玄虚神秘,它是人经过长期思考后,刹那间生发领悟到的新认识、新感知,是新认识对旧认识、新感知对旧感知的超越这是人在认识过程中常常发生的认知飞跃现象举个例子,阳明心学讲的“心”指什么?其实,王阳明对“心”有明确的解说:“心”就是“真我”“真吾”。

用现代哲学话语来说,就是指人的“精神世界”“自我意识”这里应该看到,王阳明的心学超越传统思维模式,是讲精神与物质合一、思维与存在合一、主体与客体合一的本体工夫论哲学体系,突破传统的观念论(唯心论)视域,转向更本真的存在论思考。

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哲学体系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贯穿“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法论一方面,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言行一致,说了要做,知了要行,知行要统一;另一方面,强调行完善知,实践提升认知,实践出真知,真行出真知等。

王阳明的学术主张为其学生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并以“讲会”(讲座)的形式传播到民间,其中又以“泰州学派”(又被称作左派王学)的王艮(1483—1541)为代表,将其说法推向一个高潮,认为“理”存在于心中,因此“人人可以成尧舜”,即使不是读书的草根平民也可以成为圣人;主张“为善去恶”,积极参与政治运动,争取政治待遇,以实现“百姓日用之道”。

“王学”这种“心”即“理”看法的丰富和发展,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由于“心即理”“人欲与天理”“百姓日用之道”等主张充分肯定人欲的合理性,它既包括穿衣吃饭这种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也包括维系合理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把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统一起来,因此泰州学派的影响和声势越来越大,赵贞吉就是传人之一。

三冬文史足用_文史三冬足_三冬文史足用文言文翻译

赵贞吉对“阳明心学”的感悟与传播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四川省内江县(今内江市市中区)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翰林编修,擢左论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赵贞吉一生仕途坎坷,官运迍邅,于隆庆元年(1567)始起官还京;隆庆三年(1569)秋八月,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机务,协管詹事府事。

明代自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职务,像赵贞吉这样以礼部尚书兼大学士者称为辅臣,协助皇帝处理政府事务,世人以“丞相”视之这是赵贞吉在仕途上的巅峰但他遭到另一辅臣高拱的构陷和排挤,被迫于隆庆四年(1570)上疏乞“致仕”(退休),11月罢官,次年返老家四川省内江县城(今内江市中区)开坛讲学。

文史三冬足_三冬文史足用文言文翻译_三冬文史足用

赵贞吉塑像赵贞吉自幼即随他在陕西武功县任训导的祖父在学舍读书,接受的是儒家的正统教育和正统思想他15岁时读到王阳明的《传习录》后非常倾慕,惊曰:“予固疑物理之远于本也,今获所归矣”(我本来怀疑万物的规律是远离本心的,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归向),欲往江南从王治学,怎奈父母不允,遂遍诵六经求解,然而,都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嘉靖七年(1528)三月,21岁的赵贞吉赴成都参加乡试,以一篇《易经·释义》房魁夺第,名列第四,为举人随后,赵贞吉偕资州(内江)生员20余人前往新都参拜主考杨廷和,杨见了赵贞吉,评价他说:“是将为社稷器,吾儿慎(指杨慎)弗逮也。

”意思是,赵贞吉将来肯定是国家栋梁,我儿杨慎也不一定有此等学识嘉靖十四年(1535),赵贞吉28岁,其父令其赴礼闱参加会试、殿试,中乙未科进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称赞他的对策文章,可与汉朝贾谊的《治安策》相媲美(都御使王公廷相抚其卷曰:虽《治安策》弗能绝也。

)内阁拟一甲第二名(榜眼),可皇帝朱厚熜看后,嫌其语直(赵贞吉素以“耿直”著称,可谓文如其人),批曰:“略泛而滞于行”,乃令置二甲第二,但不久就后悔了,于是首先选他为庶吉士,特旨留馆,读书中秘嘉靖十五年(1536),授翰林院编修。

三冬文史足用文言文翻译_三冬文史足用_文史三冬足

赵贞吉进士名录(图片来源:赵氏宗亲)赵贞吉入仕后,同王门诸子交往频繁,有的还成为挚友在讲学中也常以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授徒因此,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黄宗羲(1610—1695)在《明儒学案》、顾炎武(1613—1682)在《日知录》里,都把赵贞吉归入王阳明的门人“王艮学派”。

顾炎武说:“王门高第为泰州、龙溪,泰州之学一传而为颜山农,再传而为罗近溪、赵大洲”再有李贽就说得更具体:“心斋之后,为徐波石,为颜山农;波石之后为赵大洲,大洲之后为邓豁渠”明确指出赵贞吉与“二王”的传承关系。

赵贞吉少学禅法,默识心源,既入翰林,遂与四方学人集会论道,“廓摧俗学,发明本心,欲汇通儒、佛内外于一途”他曾著有《求放心斋铭》,在该文中,他阐述了人人本有一“真心”“仁心”,它无声无味,无影无形,无内无外,无损无增,充满无缺,但是人们往往随其“习心”自戕自丧,自迷自狂,自放于“忧、悲、怆、逸、鄙、吝、贪、妒”之场,不能自知,唯有改过迁善,使性自定,才能悟其真心,并认为学问之道无他,唯求放心“了此而已”。

在这里,他纳儒、佛、心性说为一体,不露半点痕迹,不显山露水《明史》(卷一百九十三)称其“最善王阳明学”,而阳明学本来就有“阳明禅”的说法,亦儒亦禅

三冬文史足用_文史三冬足_三冬文史足用文言文翻译

赵贞吉题刻:龙藏瑶函赵贞吉在他的青少年时代,一方面以孔孟信徒的身份跻身仕进之途,一方面又醉心于禅学,多次到古寺(今内江圣水寺、波尔寺、报恩寺等地)“习静”修为他在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身居臣子之地,每怀经世之忧,心慕道德之门,时发出世之愿。

”他一生都在“经世”与“出世”之间徘徊,认为二者并不矛盾所谓“经世者不碍于出世之体,出世者不忘于经世之用”他的出世,用他自己的说法,本为“一饱而出”去应试做官,而做官就要利于天下国家,不做官则讲学,为社会培养人才。

他毫不讳言自己信佛参禅当友人赵浚谷责备他礼佛逃禅时,他明确表示禅并不害人,自己并未消磨廓清世事的意志,并声明一旦能为边务效力,自己甘愿为之先驱,“今啻与公约,倘圣王异时任用公以廓清斯世,仆虽老,尤能为公执殳,随所用处。

”赵贞吉是明代有一定影响的理学家赵贞吉的理学(心学)思想的核心是经世致用,是知行合一,是接地气,是干实事;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学问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只有满足人民需求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这一时期,明代占统治地位的理学为王阳明的“心学”,它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服务的,所以风靡天下,王门弟子也遍于中国,其思想主旨为“心即理”说和“致良知”说,其实行路径是“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学说是作为一种与程朱理学相抗衡的思想出现的,它对封建礼教已有所突破。

而被称为左派王学的“泰州学派”,则对礼教教条提出了更为尖锐的批评;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将人欲说成是恶毒渊薮,类似于僧侣主义;泰州学派则肯定人的物质欲望的合理性,只不过要适当控制,勿令其泛滥而已,显示出若干“异端”色彩。

对于上述两种论调,赵贞吉的观点则在泰州学派的基础上又揉入了新的思想内涵,他认为,“君子亦心乎?学而已也”;他把人的本心与欲念的关系比作云和月的关系,“欲譬如云,明是我体,当云在月际,人见其暗,而明月之体未亏,故千古常明者性体,一时渐暗者欲尘。

”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欲当自净”也就懂得了“寡欲之方”这种思想,无疑是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和“圣人天纵”之说的否定与抨击,同时相对泰州学派而言,无疑又是思想交锋后的一大进步赵贞吉讲求人的自身修养,并不以人自身的道德完成为目的,而是要有所作为。

修养的内容,在赵贞吉看来,主要是克服欲念,他说:“心如水镜,性是其涵光处;心又如剑,性是其利断处”心是物质实体,性是这个物体具有的特性;心与性,一实一虚,有质的区别只有“破此一身伐性阴贼”,才能完善自我。

赵贞吉认为,世儒把“中”仅仅理解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只说到了“中”的外部效应,而未能揭示出“中”的本质特征他说:“中之名何称哉?其性命之总名矣欤?乃圆满充足之号,无亏无盈,无首无尾,无分别同异之义,其体则太始之元,太乙之真;其材则仁义之精,五行之秀。

”“不立一知,而不见其不足,包括万德,而不见其有余,其惟中乎!”他认为,“中”是至高无上的法则,尧、舜、孔子因为执中,故成圣贤这个“中”,一般草根百姓只要肯加强后天的修养,也是可以掌握的这和“泰州学派”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十分吻合。

赵贞吉认为缩小百姓与圣人差距的办法,只有通过学习,克服欲念,克服自我,就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他说:“君子亦心乎?学而已也”“夫真学也者,不昧、不落、不著、不倚也;不倚也者,无我之谓也”他认为人皆可为圣贤,可以“与天地万物同其良,与百姓日用同其能,与千古万古已去未来之圣哲同其妙悟。

”这就要靠自己不断的熏染、研习和修养,这与我们今天的贫寒学子,只有加强德智修养,努力学习,通过高考、公考而进入职场的说法一脉相承赵贞吉追崇的阳明心学思想发展上的“心悟”,历来受到很多人关注举个例子,赵贞吉心学讲的“心”指什么?其实“心”就是“真我”“真吾”。

用现代哲学话语来说,就是指人的“精神世界”“自我意识”应该看到,赵贞吉的心学超越传统思维模式,是讲精神与物质合一、思维与存在合一、主体与客体合一的本体工夫论哲学体系,突破传统的观念论(唯心论)视域,转向更本真的存在论思考。

所以赵贞吉的心学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贯穿“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法论一方面,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言行一致,说了要做,知了要行,知行要统一;另一方面,强调行完善知,实践提升认知,实践出真知,真行出真知。

这就是赵贞吉对“阳明心学”的感悟这一年,赵贞吉已62岁,与他15岁的时候读到王阳明的《传习录》“遍诵六经求解”已整整过了47年。

三冬文史足用_文史三冬足_三冬文史足用文言文翻译

赵贞吉的终生遗憾嘉靖四十年(1561),赵贞吉改任户部右侍郎,严嵩欲遣其往蓟州(今天津市蓟州区)掌督运粮草之事,赵贞吉以为此事原已有人司职,徒增一职无益于事,故而拒绝,严嵩大怒,使人论劾,夺官去职1567年,嘉靖帝崩,朱载垕继位,号隆庆。

隆庆元年(1567),赵贞吉再次受召起复为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检察院),给皇帝讲课,而“言谈议论侃直,进止有仪”,颇受朱载垕关注不久,赵贞吉补任经筵日讲官,为皇太子讲《唐太宗喻太子章》隆庆三年(1569)八月,赵贞吉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同诸阁臣入辅大政(副国级);翌年二月,加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赐蟒袍鸾带,这是赵贞吉仕途上的巅峰。

这年,赵贞吉已经年逾花甲隆庆五年(1571)二月,赵贞吉告老还乡,回到家乡内江县城赵贞吉生平有一宏愿,即沟通儒、释、道三教他的儒、释、道杂糅的人生思想,贯穿于一生各个时期,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始终占主导地位。

在赵贞吉看来,一个有道君子,只要心存仁义,不断完善自我,则或儒或释或道,都无不可赵贞吉一生清廉,“衣疏茹淡,绝远声色,言无矫饰,行无依远”,这也正如莲生污泥,终能开花结子莲意好比君子之道德完成赵贞吉垂白谢世,忽生勇猛,潜心著述,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召集门生作助手,准备编辑一部帙幅庞大的类书,分为内外二篇,内篇名《经世通》,主要是儒家典籍;外篇名《出世通》,主要是佛家典籍。

他认为这些书是“西方化人之书也”“与儒墨分光而并垒”他编书的目的是要达到“千圣一心,万古一道”,想通过整理典籍,把经世与出世融汇贯通起来,并指出内篇言经世之用,即《经世篇》;外篇明出世之体,即《出世篇》。

又说:“约要言之,经世者不碍于出世之体,出世者不忘乎经世之用,然后千圣一心,万世一道,圣人忧世之念,可少慰矣呜呼,虚空有尽,此愿无穷,劫石可涓,斯言常在,唯神其鉴之”明言以“出世”为体,以“经世”为用,体用合一,知行合一,圣人之道也。

这两部书,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可惜开局编述不久,碧海掣鲸的手段尚未施展,即“疾作辍编”,终未成书《四库提要》引姜宝序说:“今世论学者,多阴采二氏之微妙,而阳讳其名公于此能言之、敢言之,又讼言之、昌言之,而不少避忌。

盖其所见真,所论当,人固莫得而訾议也其持论可谓悍矣”

三冬文史足用文言文翻译_文史三冬足_三冬文史足用

清乾隆内府抄本《四库全书》赵贞吉一生的确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为皇帝和太子充当过经筵讲官、讲过学,也为一般的官员和民众讲学与他同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李贽说:“师事赵老者,在朝盈朝,居乡满乡”当时讲学之风很盛,赵贞吉设坛讲学,对听众不作限制(有教无类),使很多人受到教育。

譬如当时有个名叫邓豁渠的人,自视甚高,在紧挨着赵贞吉的地方,也开一个讲座,跟赵贞吉唱起“对台戏”来,“彼此一间耳,朝夕声相闻”然而邓豁渠听了赵贞吉的讲学后,耳濡目染,终于折服,称赵为师,后来成为宣扬赵贞吉学术思想最得力的弟子之一。

赵贞吉为在家乡普及教育,探讨学术,开了风气,作了很好的启蒙工作,对后世影响很深赵贞吉学说的这些有益成分在今天仍有积极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汲取。

内江市市中区三堆山之赵贞吉墓赵贞吉学术遗存赵贞吉的学术思想与杨升庵、任少海、熊南沙被称为明朝“蜀四大家”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赵文肃公全集》二十三卷十二册刻版存世赵贞吉去世后,黄宗羲之史学巨著《明儒学案》收入历史人物200余人,其中四川占四人,内江占其三,即赵贞吉与其两位学生:邓豁渠、何祥;《明蜀中十二诗钞》收录四川明代十二诗人,内江占其二,即赵贞吉、高世彦;《诗钞》收录诗文600余首,其中赵贞吉占117首。

其遗著从明万历年间起至20世纪90年代就有《赵文肃公文集》等多种书名、多种刻本、多种卷册形式刊印行世内江师范学院中文系官长驰教授,用10年之功编成《赵贞吉诗文集注》,不但搜集作品较为完备,且断句、标点、作注,极大地方便读者。

该书收录赵贞吉诗545首、词一首、文章266篇

三冬文史足用_三冬文史足用文言文翻译_文史三冬足

《赵贞吉诗文集注》 官长驰 著,巴蜀书社1999年出版结 语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东方特有的价值观和创造力回溯历史,从《越绝书》《华阳国志》到当代地方志书,从《尚书》《史记》到二十四史,从儒学、理学到阳明心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代不绝书。

正所谓,“郡邑之志,犹国家之史也国家无史,一代之政治、典章无以考郡邑无志,一方之风土、人物无由征”(清王槐龄《补辑石硅厅新志·序》)因此,至此全国三轮三级修志或即将启动,我等史志人,将共同为承担史志延续的使命而努力!。

参考文献:1.官长驰:《赵贞吉诗文集注》,巴蜀书社1999年版2.刘德元:《赵贞吉:紫柏山前车马道 英雄着地皆平沉》,《巴蜀史志》2021年第4期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文/图:刘德元(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上一篇: 内地网络剧迎来“小时代”:大咖热衷
下一篇: 广州成考专升本报考文史类专业可选择哪些专业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