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馈粉丝
我们与科学出版社合作
举办包邮免费赠书活动
本次赠送书名《品读中国》
以往九期赠书活动
下文分为两部分
一、赠送图书介绍
二、抽奖方法(文末扫码参与)
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
中华书局、科学出版社
联合出版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组编
葛剑雄、秦大河等20余位文史、地理学者
联手打造
中华文明书系第二辑
《品读中国 : 风物与人文》
正式上市!
← 左右滑动查看 目录 →
《品读中国 : 风物与人文》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编
北京 : 中华书局 : 科学出版社, 2023.9
(中华文明书系)
SBN 978-7-03-076196-5
本书是一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如何在锦绣大地上创造辉煌文明的普及性读物,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著名文史学者、地理学家联手打造。
全书由自然编、人文编、中外编三部分组成,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讲述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物和人文创造,述说大江大河所孕育的厚重文明,展示人文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深入浅出地揭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前言
何以中国
■葛剑雄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
▲何尊铭文
1963年8月,在陕西省宝鸡县(今宝鸡市陈仓区)东北郊贾村出土了一件青铜器,后被命名为“何尊”。1975年,考古学家发现在何尊底部铸有一篇122字的铭文,其中有“宅兹中国”一句,“中国”就是指周武王的王都。何尊铸造于周成王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后期,距今已有三千余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两字。
为什么周武王的王都可以称为“中国”呢?这还得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说起:“中国”的由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长城的修筑与交通的拓展……
自 然 编
01
孕育中华民族的自然环境
■王守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温度变化序列
(葛全胜等制,2002年)
天佑中华。中华大地有着优越而独特的自然环境,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孕育和生生不息连续不断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不仅优越,还复杂多样。中华民族先民在这丰富多样的生存环境中,创造了多彩纷呈的灿烂文化。
中华民族的先民是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气候环境的变化又是怎样影响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本文就此予以概略阐述。
02
黄河与中华文明
■侯甬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代畜牧业生产影响环境变化的实例研究‘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例’”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
▲黄河弯道航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属于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质肥沃,对早期农业开发及农耕文明的发展非常有利。在这里形成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与基础,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中华民族早期的行为规范、政治制度、礼乐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崇拜信仰等都是在黄河流域形成,然后再传播到其他地方的。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期,政治中心大都在黄河流域。大量事实证明,黄河不但哺育了华夏民族的主体,而且塑造了中国人自强不息、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气质。
03
长江:稻作文明与鱼米之乡
■傅才武 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化和旅游融合视野下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首席专家、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教授
▲紫鹊界梯田之春
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超级“两河文明”。长江流域稻作文化与黄河粟(麦)作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集体记忆。长江稻作经济的属性与特征,经过数千年的浸润,全面溶注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日常生活方式和国家软实力竞争格局之中,造就了东亚大陆独特的“江河互济”的空间结构和南北耦合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04
华夏文明中的山脉
■唐晓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西汾涑流域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地理研究”负责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泰山上的“五岳独尊”石刻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华夏文明是个多山的文明。
在两千多年前的《五臧山经》一书中,就专门记载了山地的广阔与神奇。古人认为山地与人类密切相关,而且是多方面的。这种多方面的相关性,古人理解为山地的神性。高山具有神性,在人类早期地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稍晚的《禹贡》,则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记载了九州具体的名山。九州是现实的文明世界,九州之内的高山成为中华文明历史舞台上的独特风景。
在文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山脉一方面具有政治、军事、交通价值,另一方面又具有思想、艺术价值。这两个方面的价值,在中华文明历史中均有充分的体现。
05
秦岭—淮河线:中国的“南与北”
■王社教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和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陕西古旧地图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
▲秦岭
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我国中部东西向的高大山系——秦岭,西接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祁连诸山,东尽于河南省中部,与我国古代“四渎”之一的淮河东西相连,绵延数千千米,不仅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更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人们常常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将我国分为南北两部分,比较和讨论南北的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分析南北的区域地理特征。然而,秦岭—淮河不仅仅因各种自然属性之异而“分”南北,更因其作为中华文明发展的轴心地带,作为我国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枢纽区域而“和合”南北。秦岭—淮河线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和中华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更成为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
06
“胡焕庸线”:中国的“东与西”
■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教授
▲胡焕庸线(华东师范大学老教授协会、华东师范大学地图研究所、中华地图学社编著《华东师范大学 大学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2021年)
中国地理有两条著名的分界线,即作为南北分界线的秦岭—淮河与作为东西分界线的“胡焕庸线”。2009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其影响迄今已经超出了人文地理甚至地理学的范围,成为广为人知的中国国情分界线。什么是“胡焕庸线”?“胡焕庸线”是如何提出的?为什么说“胡焕庸线”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国情分界线?“胡焕庸线”能否突破?如何破解“胡焕庸线”难题?本文将逐一回答。
人 文 编
07
天地之中: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与布局
■李令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八大古都发展与水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城市水利为切入点”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五大古都变迁的空间模式
都城集政治统治、文化礼仪、军事指挥与经济管理四大功能于一体,其地位堪称“国之大者”。以都城为主题看地理上的中国,主要体现在古都的选址变迁、城市布局及相关理念三个方面。中国的古都数量很多,具有国家级地理意义的都城主要有五个,即西周至唐代的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东西二京,元明清三代的南京与北京南北二京,中间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处于转折时期。东西二京,长安为最佳选择;南北二京,北京为最佳选择。这就是中国古都选址变迁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具有“法天象地”的“择中”理念,具体体现在选址追求“天下之中”,城市布局追求“中轴对称”。
08
长安叙事:大一统王朝都城的经典与荣光
■康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相关文献研究”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康震摄)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周、秦、两汉、隋、唐、元、明、清等古代大一统王朝,与成周、长安、洛阳、北京等大一统都城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与整体气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一统王朝都城的制度规划、空间格局、文化生态,是古代社会国家意志、制度体系等的集中体现与典型象征,是具有完整内涵、系统传承的文化体系。古代都城文化体系及其叙事话语系统的价值导向、思想传承、叙事逻辑是中华文明宏大历史、文化、思想叙事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发展、更新中华文明有积极促进作用。
长安,作为中国古代若干大一统王朝的重要都城,在大一统王朝都城话语体系生成建构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09
体国经野:中国省制的由来
■华林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史地图集”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元顺帝至顺元年十大行省示意图
“省”是人们社会生活离不开的元素。省级政区既代表着管理的行政范围,也彰显着区域的发展特色,更维系着你我的乡土认同。《周礼》记载“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故行政区划属于体国经野之道。行省制度从金末滥觞、元朝正式开始推行而延续至今,塑造了中国行政区划体系与区域发展格局,影响着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那么,作为高层政区的“省”,是怎么形成、怎么发展的呢?神州大地上的34个省级政区,又具有怎样的来历?省级政区又是如何发展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等多种形式的?本文将扼要介绍其来龙去脉。
10
长城: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艾 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地理学研究”首席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金山岭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国家护卫特定地域居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线状军事防御工程,其建造历时悠久,上下绵延两千五百多年,始于春秋中期的齐国,延续至清代后期。长城的分布地域广大,参与构建历代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施工人员来自诸多族群。古人营造长城的督管经验和构筑技术不断提升,长城的主体与附属设施的配置不断完善,符合军事防御的实战需求。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11
大运河:纵贯南北的大动脉
■刘曙光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大运河画传”与“长城画传”首席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
▲沧州运河的“三湾抵一闸”
中国大运河绵延两千五百多年,跨越三千六百多千米,被公认为古代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迹。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多变的国度,用人工去开凿将东南西北重要区域连通的水道,需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什么古代帝王不惜巨大代价建造和维系大运河?看似普通的运河之水又承载着什么样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侧面了解大运河的故事:它如何通过一组组水利工程设施翻山越岭、穿越天堑一般的大江大河,哪些城镇因大运河而勃兴,大运河与中国文化同一性的塑造有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它为何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12
都江堰:人类生态文明的杰出典范
■彭邦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并存到融入:古蜀文明与华夏的互动进程及其历史记忆研究”负责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都江堰航拍图
战国晚期秦蜀守李冰领导设计、创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系统——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充满活力地屹立和运行于号称“天府之国”的我国大西南四川盆地。李冰荣膺人类水利文化鼻祖的光荣称号,都江堰则被誉为古代世界的超级水利工程。
都江堰更为深远的影响,在于其孕育造就了至今已绵延两千多载的“天府之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如此,其催生形成的灿烂富丽的天府文化,特别是其博大精深的水文化,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生态文明的深邃智慧,为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光辉的范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启示意义。
13
万里通途:中国历史上的陆路交通
■曹家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10—14世纪岭南之经略及区域社会变迁研究”负责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丝绸之路上的商旅
交通不但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与国家的发展、盛衰息息相关。受地理条件及历史发展情况的制约,中国历史上更倚重陆路交通。从上古至明清,不但逐步建设了四通八达的全国性陆路交通网络,而且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陆路交通线。为了保证道路在维护国家秩序及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中国人创设了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交通制度:驿传。数千年来,中国大地上通达各地的陆路交通线及高效有序运转的驿传制度,在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及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一直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14
方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有声印证
■游汝杰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海地方方言调查研究”负责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
▲各大方言的形成与原始汉语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共生。自古暨今,广袤锦绣的中华大地养育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也孕育了灿烂多姿的中华文化及其语言。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日常生活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其他语言和方言,共奏丰富多彩的中华乐章。汉语及其方言的主体是共同的,但是构成成分又是多元的,它与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一样,都有鲜明的“多元一体”的特征。
15
农耕文化:乡土中国的文化本根
■孙庆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广西龙脊梯田
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只有立足于农耕生产生活,我们才能读懂江南水乡的鱼灯舞、西北干旱地区的求雨戏,才能在其独特的韵律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
在现代化业已成为人们的发展观念之时,如何理解农耕文化的生态属性?如何将祖先的农耕智慧引入现代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之中,使其成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成为慰藉人们心灵的文化源泉?对于这些问题的求解,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自身文化模式的理解,也能增进对乡土中国的认识。
16
天人合一: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
■韩昭庆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春秋经传集解》
目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影响,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解决环境问题除了采用科技手段、调整政策制度、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外,还可诉诸历史文化的启迪,“天人合一”观由此得到发掘。虽然它不能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其理念如果能够贯穿在人们的知性行为中,则可成为指导人们解决环境危机的哲学依据。什么是“天人合一”?其中有关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根源及发展过程是怎样的?本文揭示了从人与天地同为万物之本至万物一体的思想演变过程,“天人合一”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等。指出敬畏自然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最为核心的理念,深入挖掘并发扬“天人合一”理念,将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
中 外 编
17
陆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
■邢广程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边疆稳定和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秦琼 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
▲《张骞出使西域图》(张骞拜别皇帝)
(莫高窟第323窟 初唐)
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总是让人想起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丝绸之路何以形成?有哪些基本路线?经历了什么样的交流互鉴?何以沉淀出丝路精神?为什么能够载入人类史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丝绸之路的厚重与繁华。
18
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
■万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六世纪明代财政研究——以《万历会计录》的整理与研究为中心”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郑和船队扬帆景象
“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好一派海上远航的壮观场景。15世纪是一个海洋的世纪,由中国的大航海——郑和下西洋开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接起不同的国家地区与民族多元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共同谱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璀璨篇章。郑和七下西洋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海洋上领跑世界,至今鼓舞着后世。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哪里?郑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古代中华文明的海上辉煌,意味着什么?郑和下西洋与早期全球化又有什么关联?让我们抛开以往对于下西洋的误解,再现一个真实的下西洋。
19
全球化与明清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
■倪玉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代商税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1644—1911]”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晚清年画《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吴淞》
(上海图书馆藏)
由于气候、地理、政治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数千年来中国一直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夏商以来,位于黄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和华北地区在很长时间内是全国的政治和经济重心;隋唐以后,由于战乱等原因,经济中心逐步向南方移动,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经济重心南移。明清时期,伴随着全球化的次第展开,中国经济的重心又一次发生移动,即由内陆向沿海的东向转移。
明清时期的这次经济重心转移,可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经济重心转移,影响深远,格局迄今未变。这次经济重心转移与第一次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和变化?未来中国经济的重心是否还会发生新的移动?鉴古知今,历史从不会让人失望。
品读中国 : 风物与人文
本文整理自《品读中国 : 风物与人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编. 北京 : 中华书局 : 科学出版社, 2023.9)一书。
(中华文明书系)
ISBN 978-7-03-076196-5
审图号:GS(2023)2741 号
策划统筹:罗华彤 金 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