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音乐舞蹈学院•教师秀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音乐舞蹈学院•教师秀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音乐舞蹈学院•教师秀音乐舞蹈学院教师秀学院简介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创建于2001年。

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杂志

音乐舞蹈学院

教师秀

学院简介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创建于2001年。学院设有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5个本科专业,音乐表演、舞蹈表演2个专科专业。音乐表演专业下设声乐表演(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器乐表演(西洋管弦乐、打击乐、民族器乐)、流行演唱、流行器乐、钢琴、合唱方向;音乐学专业下设音乐学、电子音乐创作与制作方向;舞蹈表演专业下设中国舞、流行街舞、国标舞、现代舞方向。

目前,音乐舞蹈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6800余人,专任教师347人,外聘教师133人,外籍教师25人,辅导员35人。教师队伍中,副高级以上教师131人,硕士学历以上教师274人。

音乐舞蹈学院教学、科研氛围浓厚。近三年我院教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 2 项、地厅级课题 20 余项、地厅级、市级、区级社科规划项目 40 余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校级社科规划与教研、改项目共 200 余项。除了科研,学院师生还积极创作,音乐舞蹈作品连续三年入选四川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项目(省部级),立项 4 项,连续三年入选沙汀文学艺术基金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市级),立项 4 项。学院教师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绵阳市人民政府“社会科学成果奖”、校级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多项,多人获四川省民办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市区级“文化艺术领军人才”。

以身为教,舞出真知

以音为翼,飞扬梦想

台上闪闪发光的背后

是历尽千辛万苦的付出

音乐舞蹈学院教师

为每一个有梦想的学生

打造一个专属于TA的舞台

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

音乐舞蹈学院教师代表们的风采!

唐进

四川文史杂志_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资料集粹

钢琴演奏家,博士,教授,硕导。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兼任西华师范大学、武里南皇家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展示评审专家,四川省文旅厅专家,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智库专家。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批高层次领军人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主持国家部委、省级、厅级、市校级基金项目13项,发表论文40余篇,著(编)有并出版《现代流行音乐风格术语分类解析》(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人文钩沉》(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流行音乐风格与经典作品赏析》(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黑白键上的中国风——新编中国钢琴独奏作品集(上、下)》(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被遗忘的旋律——外国中小型钢琴乐曲50首》(西南大学出版社,2024)等多部学术著作、曲集和教材。先后获四川省政府“社科成果奖”、绵阳市“社科成果奖”共3项,获全国、全省音乐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4项,获“优秀教师”“风采教师”“高校教学名师”“文化名家”“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省部级、市厅级、校级荣誉称号11项,获四川省教育厅“优秀指导教师”表彰6次。

创作钢琴协奏曲、钢琴独奏曲、室内乐、无伴奏合唱作品共7部,创作歌曲40余首。先后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日本名古屋、新加坡和国内成都、重庆、杭州、香港、西宁、南充、遂宁、达州、德阳、绵阳等国内外城市演奏和讲学,常年担任国内外专业赛事评审,培养一大批学生考入美国、英国、日本、以色列、韩国、俄罗斯、意大利、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国内一流高等音乐学府深造,学生先后在国际国内专业赛事中获奖。

辛颖

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四川文史杂志_文史杂志

教授,舞者,编导,教育者,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世界著名现代舞团Martha Graham 舞团首席舞者。美国舞蹈杂志封面人物。上海美国领事馆文化中美艺术交流大使,个人艺术基金获得者,多届美国中文电视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部艺术讲堂讲师,上海市教委“中小学舞蹈教育”项目系列课程讲师,曾客座授教于美国玛莎葛兰姆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北河身体剧场,舞蹈说。Martha Graham 舞团中国地区负责与联系人,舞团国际大师班教员。

文飞

四川文史杂志_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资料集粹

教授,兼任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绵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绵阳市政协文艺界委员,北川民族歌舞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音乐学专业建设负责人、学校“北茶马古道音乐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第十二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职业组省级评委。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项;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完成地厅级科研项目四项、市级项目一项(收录在绵阳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文库,在研地厅级重点项目一项。

专著《茶马古道北线音乐文化研究》,论文《四川汉族民歌在巴蜀文化共生系统中的概念、行为、声音》获绵阳市人民政府第十八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四川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教师组论文比赛甲组一等奖(省级);《四川汉族民歌在巴蜀文化共生系统中的概念、行为、声音》曾获四川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教师组论文比赛一等奖;《“茶马古道”北线(川甘段)音乐文化遗存的调查与研究》获绵阳市优秀社科评比三等奖;《离家的人》获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国创作歌曲大赛三等奖;《黄河边的唢呐声》获第八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专业组甘肃赛区三等奖;《黄河边的唢呐声》获文化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声乐、器乐、舞蹈”大赛专业组一等奖。

曾多次荣获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全国半决赛集体荧屏奖、省级声乐比赛二等奖以上;获文化部“全国声乐、器乐、舞蹈大赛”全国总决赛声乐专业组一等奖、“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比赛优秀指导奖、四川省教育厅大学生艺术节教师组论文比赛甲组一等奖、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王文军

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资料集粹

教授,国家二级演奏员,在读博士,音乐表演专业建设负责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秘书长,绵阳市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特聘副教授,乐山师范学院藏彝走廊音乐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四川省文艺专家库成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及参加各类学术课题30余项,其中国家社哲类项目1项,中共共青团中央项目1项,四川省艺术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一流课程1项。先后在四川成都、阿坝、甘肃兰州、重庆等地举办音乐会7场,参加各类演出100余场;培养了60多名竹笛演奏人才,有十多名学生在国内的各种专业比赛中获奖,连续多年先后被四川省教育厅和学校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刘海峰

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四川文史杂志

副教授,舞蹈专业建设负责人,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绵阳市舞蹈家协会理事。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主持及参加各类学术课题十余项,教材多部,所排作品《传承》、《那片海》、《中国妈妈》、《脊梁》获省市一、二等奖及多次获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和优秀教师称号。在教学上,刻苦钻研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活跃在国内外舞台和教育领域。

李艺

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四川文史杂志

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学院访问学者,全球音乐联盟认证会员,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会员、绵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被评为“绵州文化名家”、“绵阳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罗金军

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杂志

教授,硕士,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绵阳市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担任《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作曲》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彭红梅

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四川文史杂志_文史杂志

教授,硕士,党员,国家二级演员,双师型教师,绵阳市优秀教师,抒情花腔女高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特聘兼职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青年歌唱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艺术研究院智库专家、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声乐表演艺术与声乐教学研究工作。在各类音乐期刊发表论文40篇,主持和参研国家级、省市级、校级课题共计30余项。在成都师范学院、阿坝师范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工商学院等院校举办多场学术讲座。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多年,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磨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举办教学班舞台实践音乐会近20场,培养多名学生在专业赛事中获奖及考取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教学成绩优秀,受到学生、家长、领导、老师的一致称赞。

曾先后荣获第二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西南赛区民族组一等奖、第四届四川省第四届“逢春杯”声乐大赛银奖、第三届“阿哥阿妹唱山歌”歌手大奖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教研成果二等奖、第二届中国西部表演赛声乐专业组一等奖、四川省第三届职工声乐大赛二等奖、绵阳市第二届教师声乐比赛高校组特等奖、第二届甘肃省音乐黄钟奖声乐大赛二等奖、四川省第二届教师基本功展示荣获教学展示(微课)一等奖、四川省第二届教师基本功展示荣获技能展示声乐演唱二等奖、四川省第二届教师基本功展示全能二等奖、绵阳市第十八次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案例二等奖、绵阳市优秀教师、第四届四川省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荣誉称号。

指导作品《采花新曲》荣获四川省第九届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三等奖、指导作品《尕妹妹门前浪三浪》荣获四川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节专业组三等奖、指导作品《新编尕妹妹》荣获四川省音乐创新大赛创新声乐组一等奖。

郑树鹏

四川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文史杂志

副教授,硕士,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研室主任,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绵阳市东润之声合唱团常任指挥,学校教师合唱团团长。主持和参研省市、校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多篇。

曾荣获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西南赛区金奖、全国总决赛银奖。指导原创声乐作品《西亚拉沙》、《羌寨上的雄鹰》、《惹木恰莎西次莎》、《波孜彝乐》分别荣获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大学生艺术节一、二等奖;指导原创作品《尕妹子门前浪三浪》参加四川省2023年高校本科生音乐创新大赛荣获金奖;组织教师合唱团参加四川省高校合唱比赛,演唱无伴奏合唱作品《大青藏》获全省一等奖。

谢浩洋

四川文史杂志_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资料集粹

副教授,硕士,国家三级演奏员,音乐表演(钢琴)教研室主任,钢琴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音乐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国际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钢琴学会会员,四川省教育学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艺术指导学会会员,绵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声乐比赛特约艺术指导,WPTA世界钢琴教师协会会员。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主研20余项,在《汉字文化》、《艺术教育》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奖20余项。担任《黑白键上的中国风——新编中国钢琴独奏曲集》副主编,2022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张小琦

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四川文史杂志

副教授,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会员,绵阳市舞蹈家协会理事,民族民间舞与作品教研室主任。任教17年,从事民族民间舞、作品排演、民族民间舞教学法等课程教学研究工作,2018年起坚持对民族民间舞课程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2022年民族民间舞课程被认定省级一流课程,2024年民族民间舞课程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于省、市和院级课题9项。

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称号。并先后荣获四川省第四届、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二届、第四届绵阳市舞蹈大赛专业组“优秀编导奖”“最佳表演奖”“一等奖”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第四届、第七届四川省“星光灿烂”大学生舞蹈展演,“金奖”、“银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龚小净

四川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文史杂志

副教授,博士,国家三级演奏员,音乐表演器乐教研室负责人。中国教育协会会员;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会委员;绵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曾参与上百场国内外重大演出,演出形式涵盖独奏、重奏、交响乐。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5篇。主持课题8项并参与多项课题研究。曾先后获得“美国洛杉矶青少年音乐公开赛”优秀指导教师、“2019一带一路(首届)中韩国际小提琴演奏比赛”优秀小提琴指导教师奖、2019中奥青少年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中国青少年音乐比赛(蜂鸟音乐奖)暨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季:最佳室内乐教学奖和2020年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陈霞

四川文史资料集粹_文史杂志_四川文史杂志

副教授,国家二级演员,现任音乐表演流行演唱专业教师。2009年担任音乐剧《火凤凰》女主角,受邀参加德国亚太周音乐节,赴柏林、布达佩斯等地巡演。曾先后获得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海赛区合唱组节目一等奖、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获专业组二等奖及个人优秀表演奖、绵阳市大学生十佳歌手大赛及2023年四川省大学生创新音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在这里,用汗水见证成长

在这里,用时间收获成功

每一位老师都将竭尽全力

将你送上更大的舞台

音乐舞蹈学院及全体老师

向你发起“加入”的邀请函

给充满青春活力的你

一个机会!

上一篇: 坦诚认错还是危机公关?被控性侵未遂后,凯文·史派西推特出柜
下一篇: 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