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英文版JournalofChineseHumanities创刊于2014年,由具有悠久历史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AcademicPublishers)承担海外出版及发行。英文版严格遵循国际学术规范,实行国际学术期刊界通行的编委会制度和匿名同行评审制度,文章的学术质量得以保障。创刊四年来,《文史哲》英文版已被十余个国家的近200所大学图书馆订阅,得到了国际汉学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2018年,《文史哲》英文版被Scopus数据库收录。Scopus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由全球著名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研发,学科覆盖全面,涵括四大门类27个学科领域;收录了来自全球5000多家国际出版商超过40多种语言的22000多种来源文献,文献类型包括期刊、会议论文、丛书、专利等。
近年来,Scopus的期刊评价指标SNIP(篇均来源期刊标准影响)和SJR(声望指数)广泛应用于学术评价。由于其数据具有广泛性、准确性和代表性等特点,“QS世界大学排名”(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泰晤士报》(TheTimes)发布的“英国大学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UniversityLeagueTable)以及上海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等多种大学排行榜均将Scopus数据库作为重要的数据来源和排行依据。
长期以来,国外出版的研究中国的著作,绝大多数是由外国学者撰写,少有国内学者声音,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缺憾。《文史哲》英文版在学术性、前沿性、思想性并重的原则下,每期集中于一个海内外学界共同关注的学术话题,选译相关国内优秀文章、重要理论作品;同时组织英文原创稿件、精彩书评,借力于Scopus数据库向国外学者介绍国内的主流和先锋研究成果,由点及面地对中国人文学术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呈现。《文史哲》英文版希望通过向世界主动发声、寻求积极的对话,使国内研究得到世界性的关注和认可。
基于《文史哲》中文版在海内外的既有声誉和影响,通过对中国人文学界整体性、前沿性的关注,将自身打造成为西方学界了解中国大陆学界成果和学术思想动态的重要窗口,是英文版的办刊宗旨及努力方向。《文史哲》中文版也将藉由与英文版的互动,进一步拓展视野,深度参与国际汉学对话,从而成为大陆学界了解西方人文学术动向的重要窗口。
《文史哲》英文版第3~4卷简介
2017至2018年度,《文史哲》英文版以专题的形式共出版4期杂志: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被认为是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密码。第3卷第1期“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专号集中刊发了七篇有关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新近研究。其中刘毓庆《中国神话研究的新范式》和陈连山《论“神圣叙事”的概念》是对这一话题理论性的思考和总体性的把握。刘毓庆提出中国神话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大变迁:历史的神话化、哲学的神话化、宗教的神话化。陈连山则指出中西方“神圣叙事”的差异构成了中西文化体系的不同叙事基础。此外,美国汉学家艾兰(SarahAllan)、苏晓威、苏永前、张翰墨、张振军结合比较神话学、考古学等视角,分别对上古洪水传说、黄帝神话、西王母传说、女神叙事等具体个案作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
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局部(宋摹)
历史书写方式和历史解释范式是历史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卷第2期主题为“历史记忆与范式变迁”,旨在为历史研究的走向和方法提供备忘和参考。其中,张小军和王学典对历史解释范式作出了新的解读。张小军试图从学理上澄清“民族单义性”“民族问题化”“去民族”三种研究范式危机,旨在为民族政策的制定提出基本的学理依据。王学典《中国向何处去:人文社会科学的近期走向》指出,近三十年来,中国古典学术和传统文化研究正在从边缘重返主流,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要想走向世界,必须与自由主义展开深度对话,同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基本原则去创造出一种高于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JohannesKaminski和MeganLiu分别以《红楼梦》和特定历史事件为个案,探讨了权力和个体记忆对历史叙事的影响,并质疑在处理有深刻历史根源的事件时,是否能够真正清除历史记忆。
著名政治学者贝淡宁的新著《贤能政治:为什么尚贤制比选举民主制更适合中国》引发广泛讨论,第4卷第1期聚焦于“中国贤能政治的可行性”,收录了学界关于“贤能政治”的争论以及贝淡宁的独家回应,希望通过这一话题促进对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贤能政治》提出中国的政治尚贤制能够选拔出更具长远眼光和全局意识的领导者,比西方的民主制更适合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针对此说,本期黄玉顺和刘京希两篇文章进行了正面商榷,指出“贤能政治”最为致命的软肋在于无力解决权力的来源和权力的制约这两个关涉政权合法性的根本性问题。章永乐建议应更多地考虑儒家传统与20世纪革命趋向之间的紧张关系;曹峰阐述了先秦道家关于“贤能”的思考;方朝晖则对德治、人治与中国治理之道进行了探索。面对上述观点,贝淡宁回应应该用由“基层民主、上层尚贤、中间可进行政治实验”的“垂直民主尚贤制”理想来评价中国的政治现实。
元王蒙《葛稚川移居图》局部
“神圣空间”是宗教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第4卷第2期“道教与神圣空间”专号集中刊出了五篇有关中国古代道教“神圣地理学”的研究力作,尤其是中国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最新尝试。其中,刘寅清(EricaChen)运用“隐喻概念”理论,对《列子》中的“神山”神话寓言化改写进行了深入阐释。刘屹则通过中古时期道教文献,揭示出在佛教宇宙观的冲击下,道教如何重构了华夏民族固有的“中国”观念。雷闻的文章集中于龙角山的个案,揭示出一个唐代道教圣地的塑造、转型以及政治权力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魏斌的《“山中”的六朝史》则尝试通过山岳文化景观的视角,重新讲述六朝史,提出由佛教和道教共同造就的江南山林,蕴含着理解中古中国历史的重要线索。
《文史哲》英文版征稿启事
《文史哲》英文版JournalofChineseHumanities接受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投稿。中文稿件将会安排本刊外国译者队伍的专门人员译成英文,翻译费用由编辑部承担。英文版旨在向海外译介国内学界最前沿、最出色的力作,为国内学者在海外发表文章提供了难得的平台,更可以借助Scopus数据库将自己的作品直接发布到海外,使海外汉学家得见国内的学术趋势与成果。
《文史哲》英文版现正就未来数期征寻稿源,欢迎海内外研究者针对相关主题惠赐稿件,包括:夏代研究、中古文学、宋史研究。中文稿件的注释格式请参照《文史哲》杂志,文末请附带完整的参考书目;英文投稿的注释及参考文献请使用芝加哥体例(ChicagoStyle)。中文稿件的字数范围在6000~10000字之间,英文稿件字数在11000字以内。
《文史哲》英文版网络互动平台地址为:
该平台除了登载每期的征稿通知、投稿规则、各期目录和摘要以外,还刊有其他更为丰富的内容,如西方汉学家新近相关论作、关于西方汉学界状况的报道等等。读者也可以在网页上评论留言。博睿出版社相关页面地址为:
投稿及问询:
joch@sdu.edu.cn
0531-8836160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