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好书赏
一起来看看吧!
门阀时代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与制度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祝总斌教授的学术论文集,收录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重要论著十余篇,论题集中于门阀政治的缘起、发展、特征以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政治制度上的独特现象。书中对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的分析,对都督中外诸军事制度的考辨,对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晋律之特点的阐发,对晋律“儒家化”倾向的论述等,既有宏观上的分析,又有微观上的考证,篇篇都包含着独到见解。外编所附《我与中国古代史》,讲述自己如何走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之路,对青年学子有重要的启发。
四时之外
朱良志 著
中国艺术重视生命境界的创造,追求形式之外的意趣,要在变化表相中表现不变的精神,时间性超越便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途径之一。“四时之外”四字,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也是造成中西艺术内在差异的本质方面。中国艺术在时间超越中体现出独特的历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朱良志教授这本新著主要是从时间和历史入手,来讨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核心观念的形成。
朱教授在本社出版的《真水无香》,主要讨论“天趣”问题;《南画十六观》,以“真性”为线索,追踪文人画的发展;《一花一世界》,围绕“量”对传统艺术观念展开思考;《四时之外》,则是传统艺术中“时间”问题的探讨。这些都是他在《中国美学十五讲》中提出的基本问题,这几本书的讨论进一步将其细化。这几个问题又有内在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他所关注的“生命超越美学”的内涵。
重述中国
文明自觉与21世纪思想文化研究
贺桂梅 著
21世纪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文化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如何“叙述”中国成为关键议题。本书阐释和分析21世纪转型期的中国思想文化,探讨对象包括知识界的主要思潮、人文学科的代表性研究者及其主要成果思路、影视等大众文化中的主要现象。写法兼有思想文化评论和历史研究的特点,以“文明”为基本分析框架,对20-21世纪之交以来20余年间正在发生和进行中的思想文化实践进行观察,同时融入作者的评价和判断,以学术研究的方式展开探讨,借此召唤认识和阐释21世纪中国的自觉意识。
古代中世纪哲学十五讲
吴天岳 著
本书以吴天岳教授在北大讲授多年的西方哲学课程为基础,分十五讲展示了从前苏格拉底到中世纪盛期2000年间西方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上册八讲,梳理了从古希腊哲学开端至普罗提诺的哲学史发展线索;下册七讲,梳理了从奥古斯丁至近代哲学之前的中世纪哲学传统。
本书在呈现西方近代以前哲学发展内在理路的同时,每讲精选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核心论题,通过细致的概念分析、论证重构和批判性评论为读者提供了从入门到精通的学术路径。每讲在正文之后还提供了反映最新研究进展的阅读参考书,引领读者步入哲学经典殿堂。本书附有300余幅精美插图,不少出自难得一见的中世纪抄本,左图右史,帮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的历史氛围,进入哲学思想开展的历史语境。
不同于常见的概览性哲学史著作,本书真正做到了史论并重,既突出历史线索,又充分展示哲学论证的理论魅力。在这趟哲学史旅程中,读者定能发现哲学反思进入当下生活的可能性。
中国书法十五讲
方建勋 著
本书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最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北大书法公开课”之名流传全网,点击过千万,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如此,一编在手,可读、可赏、可学、可写,成为懂书法之人。
溪山清远
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
A Pure and Remote View: Visualizing Early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美)高居翰(James Cahill)著
张坚 等 译
此书是在著名艺术史家高居翰教授的系列讲座“ A Pure and Remote View: Visualizing Early ChineseLandscape Painting”基础上,翻译、整理而来。录制此系列讲座是高居翰去世前的重要工作,凝聚其毕生所学、所悟,完成了他向世人讲述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的夙愿。
作者通过细读画作和作品比较,展开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系统叙述,分析其如何从“装饰”转向“具象再现”,并在两宋时达到巅峰,成为唯一可比肩欧洲文艺复兴的伟大艺术传统。这一线索为后来的文人画史所忽略和贬抑,在目前通行的世界艺术史中也未得到清晰、充分的阐述。本书能够弥补知识缺憾,扩展人们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世界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而强调观看的乐趣,倡导从画作本身出发的视觉研究,也是作者对中国绘画史方法论和欧美艺术史研究的一种反思。
作者能言善辩,讲述生动且极富激情,融广博的学识和细腻敏感的阅画经验于一体,并穿插其多年亲身经历的艺术鉴藏与美术史界的交往故事,知识量与信息量巨大。本书论题开放而耐人寻味,对绘画史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新颖思考,也必将引发学界讨论。
洛阳大火
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
Fire over Luoyang: A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23–220 AD
[澳] 张磊夫(Rafe de Crespigny)著
邹秋筠 译
本书是第一部以西方语言撰写的后汉通史。作者以首都洛阳的命运作为后汉兴衰的标志,首先依据考古与文献资料,详述后汉洛阳的地理、布局、礼制、人口、重要建筑等,由此切入对后汉政治与社会的分析;继而以时间为序,描述了后汉不同阶段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全书对后汉政府的行政特征、向南方的拓展开发、士人与宦官之间的冲突,以及东汉政权的最终倾覆等做出了深入的探讨,既有扎实的考辨,也有生动流畅的评述,无论对历史学者还是普通大众,都极具参考价值与阅读趣味。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
从6世纪到10世纪
葛兆光 著
本书以历史学与文献学的方法,叙述6—10世纪中国禅思想史的脉络与演变。作者综合禅门史料、石刻文献、传世文集和敦煌文书,从历史、思想、文化意义及影响三个维度,考证、叙述禅史最关键的四个世纪中,禅宗及其思想的历史变化过程。在20世纪以来禅宗史研究的基础上,不仅修正了此前禅史研究的若干结论,而且对禅思想的内涵及其意义,提出若干与前人不同的新看法。作者首要关注的,是思想之流变,而非宗派法门之兴衰,由此对于禅的流变,得出了独到精深的见解。
田野考古学
赵辉 张海 秦岭 著
本书是有关田野考古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科书,是根据当代考古学学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需求而编写的基础类教材。
在基础理论方面,强调“田野考古工作现场即考古学研究的第一现场”,突出以复原遗址堆积过程和人类行为模式为核心的考古地层学和埋藏学的理论基础,集中反映了近二十年来我国聚落形态考古研究应用到田野考古实践中的系统成果。本书首次将田野考古作为一项技术体系,分为发掘、采样和记录三个子系统进行全方位的阐释,为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田野工作的基础理论和操作平台,符合现代考古学发展的趋势。
本书既有西方田野考古的相关介绍,更重点论述中国田野考古的传统和特色。书中内容力求做到兼顾科学严谨和通俗易懂,既能满足高等院校考古文博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需求,同时也对考古研究人员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0
礼以玉成
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
孙庆伟 著
玉器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身份标志,玉器的使用则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史前和夏商周三代玉器及用玉制度的研究成果,分“玉之辨”“玉之用”“玉之埋”和“玉之史”四个主题,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三个维度,对当时的玉器和玉文化等诸方面做出了具有深度的综合考察,希望由此揭示中国早期玉器所蕴含的礼制传统和政治文化内涵。作者亲身参与了多处重要先秦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文献记载,因此对先秦玉器与玉文化得出了确实而透彻的认识。
11
科学革命的结构
(新译精装版)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美] 托马斯·库恩(Thomas S. Kuhn)著
伊恩·哈金(Ian Hacking)导读
张卜天 译
这是20世纪学术史上极有影响的著作之一,是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者们不可不读的基本文献。它引发了一场认识论的大变革,成为科学哲学史上一道重要的分水岭。其影响不仅在于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而且延伸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学史、艺术史、政治史、宗教史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在社会公众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书中的关键概念如“范式转换”等如今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词汇。
本书自1962年面世以来就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世界性的研究热潮,至今不衰。本版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为庆祝该书问世五十周年而作,新增加拿大哲学家伊恩·哈金(Ian Hacking)教授所写的导读。青年翻译家张卜天教授精心翻译了新的中译本。
12
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鲁西奇 著
乡里制度史研究主要有两个切入点:一是王朝国家的乡里控制制度,着眼于国家对于乡村地区的控制,重点放在乡里制度的内涵、结构与实施、变化方面;二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度”,亦即乡村社会内在的秩序与组织。本书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揭示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治两种制度与传统在历史过程中的矛盾、结合及其互动关系。在王朝国家的乡里制度研究方面,将重点放在王朝国家的乡里制度推行到全国不同地区的历史过程、区域差异及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上;而在乡村自治制度的研究方面,将重点放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自治组织及其与王朝国家的乡里制度的关系上。
13
艺术史导论
Kungstgeschichte. Eine Einführung
[德] 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
海因里希·迪利(Heinrich Dilly)
沃尔夫冈·肯普(Wolfgang Kemp)
威利巴尔德·绍尔兰德(Willibald Sauerländer)
马丁·瓦恩克(Martin Warnke)等 著
贺询 译
这是一本艺术史学科导论性质的著作,也是一本艺术史学习经典指南。此书对学科内重要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清晰而不流于表面的概述,其所关注的不是包含诸多艺术家姓名和风格的艺术史,而是艺术史本身,即研究对象、媒介材料、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讲述准确、精妙。
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早于19 世纪在德语国家兴起,因此向来有“艺术史的母语是德语”的说法。这本经久不衰的著作由艺术史各个分支领域出名的德国学者分别撰写,畅销德国30余年,也是德国艺术史院系中流传广泛的专业读物。新的德文第7版(中文首版)包含关于神经学、图像媒介,以及后现代和国际化的新艺术史等章节,关于性别研究等部分也做了较大修订。可以说,此书迎合了德语区艺术史学科巨大的改革热望,也经受住了改革的考验。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出现在诸多艺术史推荐书单。
14
人工智能哲学十五讲
徐英瑾 著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必然会强烈冲击并深刻变革人类既有的生活模式。实际上,除技术问题外,人工智能的逻辑基础和伦理基础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有鉴于此,本书从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哲学问题入手,关注如下话题:强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争论对于人工智能的影响;苏联、日本及欧盟在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哲学教训;航空器自动驾驶背后的哲学难题;军用机器人的伦理是非;儒家与人工智能等。作者从逻辑架构和历史经验出发,展望了未来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性、可行性以及相应的社会和伦理影响。
15
几多心影
叶嘉莹讲十家词
叶嘉莹 著
萧丽 书
本书是词学大家叶嘉莹近几年在北京、天津两地所做演讲的整理稿,讲述唐五代至清代十位词作名家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辛弃疾、朱彝尊作品的风格特色及其所传达的感情品质。作者结合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艺术才能,从发挥作品的感发力量入手,为读者传达出词中生动、细致的生命与内涵。其中部分词作,由书法家萧丽手书,作为精美图片插入书中,将中国古典诗词与书法作品结合,使读者更能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16
一花一世界
朱良志 著
本书讨论传统艺术哲学中“一朵小花的意义”。佛家讲“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一沙一天国、一叶一如来、一叶一菩提)”,都是在说一花、一草、一沙、一叶这样的“小物”也有它自己存在的逻辑和价值,并不靠外在的评价获得存在的理由,正所谓“小中现大”:小花本身就是一个完满的价值和意义世界,是一种“大全”,没有缺憾,不需要补充。
本书即以人类的艺术生活为切入点,来说人生命存在的价值,也是在讲一种回到世界、归复本真的智慧。上篇主要是一些观念性的讨论,如“无量的世界”“懒写名山照”“大成若缺”“让世界敞亮”“由青山白云去说”“德将为汝美”“无上清凉界”,下篇涉及一些具体的艺术家,如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倪瓒、石涛、黄宾虹等,理论和个案相结合,共同呈现了传统艺术哲学的这一重要面向,富有理论深度和穿透力。
17
跨文化的艺术史
图像及其重影
李军 著
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以跨文化艺术史命名的专著。作者集十年之功,跨越东西,纵横数万里,穿越美术、工艺、思想与文学等不同领域,以丰富的案例和细腻的图像分析, 集中探讨欧亚大陆两端中国与波斯、意大利诸国之间的艺术与文化交流,以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媒介竞争和跨媒介生成现象,具体演示了跨文化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本书提出“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的观念, 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视为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认为是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本书还探讨了“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的可能性, 即艺术史是一部围绕着艺术作品而展开的“微妙的历史学” 和“有限的总体史”,也是一部以展览形式出现的“可视的艺术史。
18
中国哲学十五讲
杨立华 著
中国古代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流派,在世界哲学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本书不过分纠结、拘泥于分析框架,而是遴选出中国哲学史上代表性的人物和论题,以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为基本依归,以流畅、通俗的语言勾勒出中国哲学的基本框架,梳理出问题线索,帮助学生在尽快建立起关于中国哲学的知识地图,提供思想锚点,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本书选择中国古代十五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他们的哲学体系做了整体性的阐发和揭示。作者从每一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出发,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呈现出其思想展开的固有脉络和结构。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哲学家的思想路径的深入挖掘,以及对隐藏在基本哲学洞见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的强调,对于我们今天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是极具启发的。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