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讨会今日举行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讨会今日举行

“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讨会今日举行会议现场 6月17日,由上海中山学社、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中华文化学院、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心、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孙中山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_上海文史资料

会议现场

6月17日,由上海中山学社、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中华文化学院、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心、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政协举行,沪上60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深入研讨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关联和思想传承。民革中央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上海市委会主委、上海中山学社社长高小玫,中共上海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信宝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薛潮出席会议。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_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_上海文史资料_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开幕式和闭幕式现场(滑动图片)

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周蔚中,中共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毛大立,民革上海市委会副主委、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山学社常务副社长王慧敏,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李丽,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刘晖分别主持研讨会开闭幕式、主旨发言和交流发言。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_上海文史资料

高小玫致辞

高小玫在致辞中表示,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他是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之一,他敏锐地意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高小玫认为,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主张、革命道路上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关联性与内在一致性,包括为人民谋幸福的共同政治主张、为中华谋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等。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完成了民主革命,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小玫指出,孙中山思想和精神历久弥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研讨“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挖掘孙中山思想和精神的当代价值、丰富和深化孙中山研究的学术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以史明理增信、以史崇德力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入不断前行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力量。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_上海文史资料_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吴信宝致辞

吴信宝在致辞中认为,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毕生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和中国的民主统一,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飞跃,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

吴信宝表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教育;本次学术研讨会注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关联性,将党史学习教育融汇于党史研究、革命史研究、孙中山研究之中,必将教育引导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凝心聚力。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_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上海文史资料_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_上海文史资料_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_上海文史资料

主旨发言

在主旨发言中,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兼秘书长、上海大学伟长特聘教授廖大伟总结了孙中山对中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认为孙中山为中国实现现代化进行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展现出宽宏视野、博大胸怀和理性选择。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以《为民族复兴共同奋斗:孙中山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为题,详细回顾了孙中山、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人从接触、认同到合作的全过程。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闻丽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演进(1921-1956),论述了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推进、新政权构建和巩固中的重要贡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向民分析了孙中山国民意识与中共百年研究的关联,指出孙中山作为革命先行者,其国民意识的探索对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民主、群众路线等理论的形成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王向民、廖大伟分别作专家评论。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_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_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_上海文史资料_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

在下午的两场交流讨论中,马丽君、马煜、毛茅、华强、李志茗、陈昌福、戴华仁、王建军、王俊华、陈荣武、邵雍、周丽亚、俞剑英、翁长松、谢俊美等专家学者,围绕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主题作交流发言。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沈飞德,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陈麟辉分别作专家评论。

戴鞍钢在学术总结时表示,本次研讨会,学术成就体现在孙中山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以及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也体现在相关历史人物、新资料的研究成果上,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具有特殊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苏蓉娟,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陆琦,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章义和等也出席了会议。

文字:吉朋晓

图片:金 松 金 鑫

上一篇: 高韵婓任上海市电影局局长,《家有儿女》将推院线电影、网剧
下一篇: 世界读书日丨在上海,随时随地与书相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