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简称“南都繁会图”,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本文通过对《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图像中民俗内容及其空间布局的解读,提炼视觉化图像的象征意义。
一、《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叙事
明人绘作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绢本,设色,纵44厘米,横350厘米。该画卷原为“常熟翁氏旧藏”,签署《明人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尾署“实父仇英制”,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它是一卷描绘明代南京的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生活状况的写实作品,生动展现城市文化空间形制与视觉符号,代表明代中晚期南京城市的特色与精神内涵,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在具体绘画叙事内容上,《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画面从右到左,依次铺开,由郊区村舍田园风光起始,经过热闹的南北街市,直至官衙和皇宫内苑结束,描绘了1000多个人物、30多栋建筑、109个商店牌匾招幌、4处群山河流、5座桥梁、2类街市、11类民间习俗活动。画卷的空间叙事内容与空间形制单元一一对应,并依据城市市民文化活动行为、建筑景观元素、商业活动等内容形成空间划分,在二维画卷上对时间与空间进行内容的重组。
画卷被自上而下、穿城而过的河道分隔为左右两个单元,一座三孔石桥连接左右,桥右为南市街,桥左为北市街。画面上竖立着五通牌坊,可以辨识是南市街、绣衮、北市街,中间下面三孔桥和上面山门的两处牌坊,所书内容已不清(图1)。
图1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二、民俗活动的内容及空间布局
民俗活动的空间布局,主要分布在画作的右侧单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宽阔的河流为秦淮河,左侧连绵的山峰为钟山,下面是街市。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满街的民俗活动,按照编号顺序,依次为舞龙、龙舟、京人耍戏、舞狮、杂耍把戏、鳌山灯、江湖把戏、太平有象、三战吕布、安天会和水浒等11个场景表演(图2)。
图2 民俗活动区域
1.一河两岸
由秦淮河中间游弋的龙舟以及两岸的舞龙、京人耍戏等项目,构成了沿河两岸民俗活动的空间布局。
在画卷的右上方,有一队舞龙队伍蜿蜒穿行,最前方是鼓乐手开道,紧随着是龙珠戏耍(图3)。舞龙起源于求雨,最早可见于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卷十六《求雨第七十四》,也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舞龙”。求雨的“舞龙”,是祭祀的一个环节,龙分青、赤、黄、白和黑五色,大小各有定数,分别由小童、壮者、丈夫、鳏者和老者扮演角色,“服青衣”“服赤衣”“服黄衣”“服白衣”“衣黑衣”而舞之,最长的白龙长度有九丈,最小的是黄龙,长五丈。(〔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图3 舞龙
画卷中,绘有龙舟两艘,造型简洁,船体为蛟龙造型,上方建有小型楼阁装饰,插彩旗若干,划手单侧5桨5人(图4)。古越族及南部中国水居民族多以龙蛇为图腾,龙舟竞渡便是崇拜龙图腾的一种祭祀仪式。人们把船建造成龙形,画上龙纹,然后放在江河中竞游,表示龙行于水。在竞渡之前,要举行隆重的祭龙仪式,表明自己的“龙子”身份,强化自己与图腾的联系。闻一多《神话与诗》:“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端午),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急鼓声中(那时许没有锣),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做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龙舟竞渡的渊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名将伍子胥,是苏州历代民众崇拜先贤的结果。据《事物纪原》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而作。”这一起源的时间,比其他地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于公元前278年投身汨罗江为起源的时间,提前了300年。
图4 龙舟
江浙一带的龙舟,有其特殊的称谓:“四角枋柱,扬旌拽旗,篙师执长钩,谓之跕头。舵为刀式,执之者谓之挐尾。尾长丈许,牵彩绳令小儿水嬉,谓之掉梢。有独占鳌头、红孩儿拜观音、指日高升、杨妃春睡诸戏。两旁桨折十六,前为头折,顺流而折,谓之‘打招’。”(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苏州龙舟赛会奇特之处还在于日夜兼备,《清嘉录》记载:“入夜,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波月摇白,尤为奇观。俗称灯划龙船。”有燃灯万盏、烛火成山的奇观。
在河岸的码头旁边,有一队打着“京人耍戏”旗号的杂技队伍正在表演节目,只见两位赤膊壮士共架一副云梯,梯上一艺人正倒挂穿行,有鼓、钹、锣及号子乐队助兴(图5)。
图5 京人耍戏
2.牌坊
牌坊是南都的标志性建筑,画面中五处牌坊中,有三处牌坊周围刻画了流动的民俗表演:“南市街”牌坊的舞狮、“绣衮”牌坊的江湖把戏和鳌山灯,以及山门牌坊的三战吕布。
画面的中心是南市街牌坊,此处,一队打着“走海倭子进宝”旗号的舞狮队伍,越门而来(图6)。前导是两面幡旗,分别写着“五谷丰登”“吉庆有余”,旁边有4人组成的架鼓、大锣、钹和号子乐队,肩打双伞的艺人开路,手执长把绣球的狮子郎正舞弄引逗,指挥舞狮前行。两头青色狮子各由两人扮演,由两位头戴尖顶小帽、身披红披风的昆仑奴扮相的引狮奴牵引,狮子形象逼真。明王稚登《吴社编》介绍过苏州的舞狮子,正如画中所表达的那样:“迎神赛会上,技艺更是动人心魄,狮子金目熊皮,两人蒙之,一人戴木面具,装月氏奚奴,持绣球导舞,两人蹲跳按节,若出一体。”(明·王稚登《吴社编》)
图6 舞狮
绣衮牌坊的前后均有民俗表演,其前方是江湖把戏(图7),表演百戏中的武艺、杂技。有“江湖把戏”“吉庆有余”字样的幡旗3幅,乐人4人,手持锣、钹敲击助兴。艺人中有一人表演舞铁叉,有一人单腿站立,在抬起的一只脚上放一个元宝,一小孩在元宝上倒立,有小孩在一人头顶的坛子上倒立,有小孩在一人单手举的算盘上奔走,“其中有位头顶软竿的演员,在行进中边旋转头顶竿上盛满寿桃的盘子,边抛接左手短竿上的双层盘子,这便是明清时流行的‘冰盘球棒’中的典型技巧之一”(薛宝琨,鲍震培《曲艺杂技志》)。
图7 江湖把戏
绣衮牌坊的后面,绘有“鳌山灯”(图8),与周围楼宇齐高,整体形制为层叠架构,覆以松竹类翠枝,再以各式灯彩、神仙人物点缀其间,下开六门,正门横楣榜题“鳌山”二字。六门及鳌柱以上,主体灯景分为三层,下层为八仙像,中层设神像六尊,均绘有圆形头光,最上层立一小亭,象征仙山上的金台玉宇。“鳌山”之名,源出我国上古神话传说“巨鳌戴山”。据《列子·汤问》记载:渤海之东有名曰“归墟”的无底之谷,其中漂浮着“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仙山。但是,这五座仙山根基不稳,常随潮波上下漂移,于是天帝就命北方水神禺强率领十五只巨鳌“举首而戴之”,即抬头将五座仙山高高托起,牢牢地稳固在海上。“鳌山灯”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又称“灯山”“彩山”,其具体形制是在竹、木搭建起高大的灯棚骨架上缚扎彩色丝绸、悬挂千百盏花灯,并绘制各种神仙图像,堆叠成形似“巨鳌戴山”的高大灯棚。明代是“鳌山灯”民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据《皇明通纪集要》记载:永乐十年正月元宵,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南京午门外搭建鳌山灯棚,并且“赐文武群臣宴,听臣民赴午门外观鳌山三日,自是岁以为常”,以彰显江山永固、天下太平、与民同乐。
图8 鳌山灯
山门牌坊演绎的是“三战吕布”的故事(图9),布置有“三战吕布”幡旗4幅,乐人4人,持锣、钹、鼓配乐,10名小童手持彩云道具围绕四周,中间的主角刘备、关羽、张飞和吕布脚踩高跷做厮打状态,吕布举画戟,张飞挺丈八蛇矛,关羽舞青龙偃月刀,刘备掣双股剑。“三战吕布”是明朝作家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故事背景为曹操联合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上将吕布一连打败众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的故事,蕴含着团结协作、人多力量大的精神内涵。
图9 三战吕布
3.街衢连线
十里长街,绵延于钟山深处,势如长龙的“走会”队伍正在行进。“走会”是边行进边表演的民俗,又叫“过会”“行香走会”,在明清两代特别盛行。最前端的是已经进入钟山山麓的“水浒”队(图10),紧随其后是高跷“安天会”(图11)、“三战吕布”,花灯队伍“太平有象”“吉庆有余”(图12),“江湖把戏”,最后一队是“杂耍把戏”的“月明和尚、渔樵耕读”(薛宝琨,鲍震培《曲艺杂技志》),高跷压阵(图13)。
图10 水浒
图11 安天会
图12 太平有象、吉庆有余
“水浒”出自小说《水浒传》,梁山泊好汉最后结局是被朝廷招安,有“盗息民安”“风调雨顺”的意蕴,是吴越民俗走会经常采用的扮相:“用大牌六:书‘奉旨招安’者二,书‘风调雨顺’者一,‘盗息民安’者一,更大书‘及时雨’者二前导之”(徐征等主编《全元曲》)。
“安天会”出自小说《西游记》第五、六回,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和被收服的故事。玉帝封猴王为齐天大圣,令其掌管桃园,猴王趁机尽情享用仙桃。王母设蟠桃宴,未邀猴王,猴王心中不平,乃闯进瑶池偷吃蟠桃、御酒,又入兜率宫,将太上老君炼制的金丹尽数吃光后,混出天门回到花果山。玉帝大怒,命托塔天王李靖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数日大战,终被二郎神杨戬放出神犬咬伤而被擒。主要人物有李靖、哪吒、杨戬、孙悟空,踩高跷出场。
花灯队伍“太平有象”,由两人扮演大象领头,意味着“吉祥”。“吉庆有余”由一群少儿手持鲤鱼灯,“鱼”与“余”是谐音。大象、鲤鱼均是受人喜爱的吉祥动物。
图13 杂耍把戏
压轴的踩高跷队,有“杂耍把戏”幡旗2幅,前后两组人物,其前为月明和尚和柳翠两人,和尚脖子上挂着一大串的佛珠,旁有一手持折扇的女子,典出《全元曲》之“月明和尚度柳翠”。柳翠原来是观音菩萨净瓶内的杨柳枝,月明和尚是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演绎着返本还元、同登佛会的故事。“且说我(观音菩萨)那净瓶内杨柳枝叶上,偶污微尘,罚往人世,打一遭轮回,在杭州抱鉴营街积姑墙下,化作风尘匪妓,名为柳翠。直等三十年之后,填满宿债,那时着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直至人间点化柳翠,返本还元,同登佛会”。(《全元曲》)其后是“渔樵耕读”,四人分别扮演渔夫、樵夫、农夫与书生,“渔樵耕读”是中国农耕社会四个比较重要的职业,代表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渔樵耕读”的原型:“渔指的是东汉的严子陵,此人才高八斗,但一生拒绝为官,多次拒绝同窗光武帝刘秀的征召,最后隐居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樵指西汉武帝时的名臣朱买臣,此人热衷读书,但出身贫寒,只得以砍柴为生。其妻因不堪家贫而改嫁他人,朱买臣坚定不移,潜心向学,最终受武帝重用,出人头地。耕是指舜帝,由‘舜耕历山’的典故而来。读是指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苏秦为成就功业,发愤读书,每天读书到深夜,为避免睡着,采用‘头悬梁、锥刺股’的办法,后来终于出人头地,佩六国相印,与秦国抗衡。”(古月编著《国粹图典纹样》)
明代的迎神赛会,尤以江南吴郡地区为多,据明人王稚登《吴社编》所述:“凡神所栖舍,具威仪箫鼓杂迎之曰会。……优伶仗乐、粉墨绮缟,角抵鱼龙之属,缤纷陆离,靡不毕陈。”苏州地区的走会历史悠久,清龚炜《巢林笔谈》卷2《赛会奇观》:“吴俗信巫祝,崇鬼神。每当报赛之期,必极巡游之盛,整齐执事,对对成行:装束官弁,翩翩连骑。金鼓管弦之迭奏,响遏行云;旌旗幢盖之飞扬,辉生皎日。执戈扬盾,还存大傩之风;走狗臂鹰,或寓田猎之意。集金珠以饰阁,结绮彩而为亭。执香者拜稽于途,带杻者匍匐于道。虽或因俗而各异,莫不穷侈而极观。偶至槎溪,适逢胜会,创新奇于台阁,采故典于诗章。”
三、结语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利用时空交错的艺术手段,将南都民俗文化汇聚为多个特定的节点,浓缩于有限的图画之中,既有源自本地域的特色内容,也兼收外来项目,体现出明代金陵作为皇都的文化包容。
对于这一视觉图像中民俗内容的解读,立足于金陵都市节庆民俗活动这一特定的主题,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在精神层面上,期盼大明江山永固、一统万年、天下太平;在社会生活方面,着力渲染五谷丰登、吉庆有余、盗息民安、娱乐升平的祥和景象;在民风教诲的角度,劝导安居乐业,崇尚渔、樵、耕、读等主流职业。
而从民俗活动空间布局的分析可知,整幅画面采用“点、线、面”的视觉元素构图技法。以牌坊为点,街衢连线向郊野延伸,一河两岸为面,精心着墨,将民俗内容有机地分布其中,展现了市民生活与城市文化空间的交会,构成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民众游乐与狂欢的视觉图像。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武术全史”(20BTY098)阶段性成果〕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4年第1期」
「林友标,广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章舜娇,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版式:刘 丹 李 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