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一门四学士,成就藏山业

一门四学士,成就藏山业

一门四学士,成就藏山业□倪春军家学渊源为学术研究打下基础我于二十年代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的一个小镇,那里靠近杭州湾,平时海湾中涨潮时的声音,常常听得很清楚。记得小时候母亲有时带我到海滨游览。

□倪春军

家学渊源为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我于二十年代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的一个小镇,那里靠近杭州湾,平时海湾中涨潮时的声音,常常听得很清楚。记得小时候母亲有时带我到海滨游览。

我在海边沙滩上很高兴地拾取贝壳,看着海水慢慢涌上来,发出冲击的声音。此情此景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印象还是颇为深刻。

——王运熙《望海楼笔记》序言

这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已故教授王运熙先生晚年的一段回忆。1926年6月29日(农历五月十六),王运熙先生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金山卫乡扶王埭镇(今金卫镇永联村境内)。

扶王埭地处杭州湾畔苏浙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镇中以何、王两姓居多,又因“何”谐音“扶”,故取名“扶王埭”。清末民初,扶王埭一带客商云集,店铺林立,市井繁荣,人才辈出,是当时颇负盛名的海滨集镇。

王运熙的父亲王鸿逵(字杰士)先生就是镇上的一名青年才俊。王老先生是近代教育家黄炎培的门生,又在民国初年就读于梁启超主办的上海神州法政专门学校政治经济科。毕业后遂屏居乡里,历任金山县议事会会员、张堰图书馆协赞会职员等职,并与乡贤高燮、姚光等交游往来。民国初期,王鸿逵加入张本良(字景留)、周大烈(字迪前)等人创办的春晖文社,他的一篇《读〈宋史·道学传〉》曾在丁巳(1917)春季文社第十八次甲课中拔得头筹,被同仁评以“证佐详明,议论警切,真有功名教之文”。

1935年,王鸿逵又与朱履仁、姚石子、丁迪光等创办《金山县鉴》,并结《金山县鉴》社,致力于乡邦文献的整理搜集。他在民国二十四年《金山县鉴序》中说道:居是地也,生是时也,君子必求其地之人,採其时之事,而记载之。将上以绍先民筚路蓝缕之业,下以启后人数典念祖之思,古之所谓不朽,意在斯乎!

《金山县鉴》前后共出版四辑,记录了民国时期金山地区的社会发展和风土人情。王鸿逵先生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之余,还长期担任中学语文、史地教员,并热衷于旧体诗的创作,著有《醉书室一家言》,收诗四百多首,多为感事忧时之作。诗集由他个人陆续编印刊行,前后六编,《金山县鉴》和《民国时期总书目》均有著录,可见当时颇有影响,惜今不知下落,殊为遗憾。

幼年的王运熙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传统的旧式文人家庭。他深受父辈以及家庭的文化熏染,五六岁时便开始背诵一些唐人绝句。初小毕业以后,他留在家中自学文史,由父亲亲自教授,先后通读了“四书”、《诗经》《尚书》《左传句解》《史记》(选本)《楚辞》《古文观止》《六朝文絜》《古文辞类纂》等文史典籍,为日后研究古典文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王先生曾回忆父亲授课时的情景:对这些书,父亲讲得很少,只是念一遍,稍稍解说一下字句意义,就让我诵读。每天念一篇或一大段,读几十遍,不勉强求背诵,但一般能达到背诵的程度。

这样的方法虽然比较传统,但对王先生而言却是受益匪浅,不仅让他接触了一部分最基本的文史典籍,而且初步培养了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为其今后的学术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

1937年,抗战爆发,日本侵略军在金山卫登陆。年仅12岁的王运熙只能随家人迁徙避难,移居上海市区,从此离开了他的家乡扶王埭。他先后进入第一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和私立青年中学高中部学习,并于1943年考入私立复旦大学上海补习部中文系学习,开始了他与复旦大学以及古典文学的不解情缘。父亲对于儿子的学业感到十分欣慰,在王鸿逵等编辑出版的《金山县鉴》第四辑第九章《人物篇》中,儿子王运熙的名字赫然在列,其时王运熙先生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留校任教,并在著名学者、系主任陈子展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汉魏六朝的乐府与民歌。

南朝的民歌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主要有吴声和西曲两类。关于吴声、西曲的作者、本事、时代、地域等问题,学界一直存在着各种纷争和模糊的见解。王先生从六朝的基本史料出发,先后撰写了《吴声西曲的产生时代》《吴声西曲的产生地域》《吴声西曲的渊源》《吴声西曲杂考》等七篇文章,对吴声西曲的相关问题作了详细考证和充分论述,最后结集成他的第一部学术论著《六朝乐府与民歌》。

该书写完之后,他又接着开始汉乐府诗和汉魏六朝通俗乐曲的整体研究,发掘了许多新的材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并出版了第二部乐府诗研究专著《乐府诗论丛》。以上两部著作的问世,不仅填补了乐府诗研究的重要空白,而且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性著作,其中的学术观点至今仍有重要影响。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王运熙先生的研究开始转向唐代文学。其中既有关于李白、白居易、陈子昂、韩愈等人的个案研究,也有涉及到《河岳英灵集》《箧中集》《中兴间气集》《才调集》等唐诗选本研究,显示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和独到的学术眼光。他研究唐诗比较重视史料背景和诗歌本身,从文本中阐发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比如关于李白《蜀道难》的主题思想,从唐代以来就有各种分歧,王先生从诗中“问君西游何时还”一句分析,认为这是一首送友人到蜀地游宦的诗篇。除唐诗以外,他对唐代的古文和小说也有一定的研究,先后撰写了《略谈韩愈的〈师说〉》《试论唐传奇与古文运动的关系》《读〈柳毅传〉》等学术论文,这方面的文章虽然不多,但也都体现了他个人的学术见解。王先生十分强调联系历史情况来研究作家作品和文学史,故被学界誉为“历史学风格”的文学研究。

进入新时期以后,王运熙先生为了学科发展之需要,又将全部精力倾注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在朱东润、郭绍虞等前辈学者的带领下,在顾易生、刘明今等同事友朋的团结合作下,他们先后撰写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两卷本)等煌煌巨著,为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举奠定了复旦大学在本学科的领先地位。王先生本人也亲自挂帅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一职,直至退休。

除了集体撰写文批史论著,王先生个人的文批史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对《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等文论著述的专题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古文论要义十讲》《文心雕龙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管窥》等古代文论研究著作。他还担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副会长、《文心雕龙》学会会长、上海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等学术兼职,为古典文学研究和古代文论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晚年的王运熙先生依然笔耕不辍,耄耋之年还不时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不幸的是,2011年5月的一天,当王先生在人行道上正常行走时被车辆撞倒,导致左腿股骨骨折。此后他便长期住院治疗,直到2014年2月8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88岁。

祖孙三代传文史佳话

王先生晚年对家乡金山十分思念,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望海楼”,就是寄托对海滨故乡的深切情怀。他说:上海市虽地处东海之滨,但市区广大,大部分地方看不到海。我目前住在浦西一座大楼的九层楼上,也看不到海。书斋取名为望海楼,聊以寄寓怀旧之情而已。

王先生长子宏图,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文学博士,目前亦供职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担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次子巨澜随母亲姓,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执教于香港中文大学。两位哲嗣硕士阶段均就读于复旦大学,故从小深受父亲影响及教诲。

王宏图教授回忆父亲时曾说:“父亲性好宁静,数日数月闲居在家,安之若素,在某些人眼里,这无异于乌龟式的生存。但这貌似宁静的做派背后,有着异常坚韧的定力。”如今,王运熙先生父子的事迹均已载入新编的金山区村志丛书《永联村志》,而王氏祖孙三代的藏山事业也将成为金山卫城的一段文史佳话。

文史典籍选读_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

王运熙(上世纪八十年代)

文史典籍选读_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

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

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_文史典籍选读

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李白诗选》

文史典籍选读_文史典籍_典籍文化

王运熙《乐府“前溪歌”杂考》

上一篇: 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2022年度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
下一篇: 2021河北中考 |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整理大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