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文史
1940年秋,义宁县和龙胜县合办“义宁龙胜两县联立国民中学”校址设在现在的宛田初中校园内,校长是谢泛舟。经费负担分别为义宁县60%,龙胜县40%,招收学生2班,按6:4比例从两县招考。1942年7月,义宁县独办,校址不变,更名为“义宁县立国民中学”,学生2班75人,教职员10人,校长仍是谢泛舟。义宁中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
1944年7月校长谢泛舟辞职,省教育厅委李承晟为义宁国民中学校长。同年10月日寇入侵县境,师生被迫疏散,校舍被日本鬼子烧毁。
1945年7月义宁光复后,义宁中学无法在宛田复课。经多方人士协商,师生暂借五通镇的文庙(现五通小学校园内),实业学堂(现大米加工厂与镇政府相邻处)复课。
分别1946年5月“义宁县立国民中学"改名为“义宁县立初级中学”,同年10月李承晟辞职,苏永彰继任校长。
1949年春新校址在社公平建成,学校师生陆续搬入新校舍。当时校园面积为1万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1千平方米,没有楼房,都是砖木结构和泥墙瓦片的平房。
1949年11月22日五通解放,校长仍为苏永彰。解放前五通中学共培养了学生(含义龙中学、简易师范班学生)共200人(龙胜籍学生不计在内)。1951年7月因义宁县并入灵川县,因此学校也更名为灵川二中。1954年4月灵川、临桂合并为临桂县,学校又改名为临桂第四初级中学。1959年改名为临桂县五通初级中学。
1968年秋五通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生100名,从此成为一所完全中学。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五通中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学校有林场100亩,农场40亩,校园面积扩大为24063㎡,建筑面积为10075㎡,分别为解放前的两倍和10倍多。
五通中学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方面,共计培养了多种建设人才16700人,是解放前毕业人数的83倍。而且培养了5破1平世界举重纪录的肖明祥,3破亚洲举重纪录的肖明云,获得3枚世界举重锦标赛金牌的肖明林,获得第26届奥运会举重铜牌、在泰国举行的世界举重冠军赛2枚金牌的肖建刚等优秀运动员的学生。还有校友唐运桂是世界奥运举重金牌得主唐灵生的启蒙教练等。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学质量大幅度的提高。1983年的高考,五通中学的上线率为全地区普通中学的第一名。近四年来学校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推行“特长加特色”的办学模式,加强艺术和体育的特长生的教学。4年的高考中艺体生高考都100%的上了线。为此自治区和桂林市的新闻媒体都做过了报导,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五通中学在60年的办学过程中还形成了自己的校风和传统。比如解放前,学校就有地下党、游击队和进步青年的组织,为临桂的解放做出过贡献。刚解放,一批热血青年又听从祖国的召唤,雄赳赳、气昂昂的奔赴抗美援朝的前线,为校争光,为国立功,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现在五通中学有教职工90人,学生数为1200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正昂首阔步奔向新世纪的前沿和高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