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会倒流,但摄影术可以让时间凝固。小编整理了一组晚清老照片,为大家呈现100多年前被凝固的历史现场。
爱新觉罗·载洵(载洵贝勒)
外宾爱丽丝进宫拜见慈禧太后。
1905年9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女儿爱丽丝访问中国,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同接见了她。在日记中,爱丽丝称慈禧太后“精干、敏锐和威严”,但是描述光绪皇帝却用“目光呆滞”四个字来形容,当时他正处于被软禁的状态,心情抑郁,自然不会神采飞扬。
独轮车。
这张照片是在照相馆中摆拍的民俗风情,在手绘的背景板前设计了一幅妇女携子出行的场景。
直隶献县知县吴焘。
吴焘中进士之后,一直在多地知县任上流转,未能升迁,1900年起任献县知县。义和团运动时期,吴焘属于比较务实和理性的一派,主张严厉禁止义和团,保护教堂和教民。
颐和园十七孔桥。
这一处是颐和园内有名的景观之一,几位太监慵懒地蹲在岸边或者泛舟湖面。慈禧太后不在的时候,太监们就放松了许多,无须担惊受怕。
加郡王衔贝勒载洵出访时留影。
载洵是醇亲王奕譞的第六个儿子,光绪帝的弟弟。溥仪登基后,摄政王载沣为加强皇权,任用少壮派贵胄掌控军队,年仅22岁的载洵被任命为筹办海军大臣。1909年9月出访欧美,考察海军学校和船厂,在多国订购了各类战舰。看他胖乎乎的状态,长相显老,不像22岁的青年,更像一位40岁的中年人。
容闳与外国友人下国际象棋。
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没有获得朝廷授予的正式官职,但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洋务运动的重要推手之一,比如参与创建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组织了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等等。
济南一所公立女学堂的师生。
清朝最后10年,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周馥、杨士骧等人,都注重做一件事:大力发展山东省的教育事业。仅1904年一年,济南就建立了两所女子学堂,此举有助于女性的解放,改良了社会风气。
两位妇女在纺线和织布。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农业社会,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女子从小要学习纺纱织布、描花刺绣、裁衣缝纫等女红活计。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夫家对于择妻的标准,都以“德、言、容、工”四个方面来衡量,其中的“工”即为女红活计。
一对夫妻。
小脚媳妇行走缓慢,骑着小毛驴便于赶路;丈夫则手执鞭子,驾驭毛驴。这是一幅和谐的夫妻生活画面。
清军绿营士兵。
清朝的常备军有两种,一是八旗兵,二是绿营兵。到清朝后期,这两个军种均战斗力低下,根本发挥不了保家卫国的作用,在战争中败多胜少。不得已,清廷另外发展以湘淮军为代表的地方军队,承担常备军的功能。到清朝灭亡前夕,湘淮军也暮气沉沉,朝廷又编练了新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