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政协文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政协文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政协文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政协文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县政协副主席   王  宏按照主席的要求,我们召开这次文史资料工作的专题学习会,我想目的是要搞清楚三个问题。

政协文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县政协副主席   王  宏

按照主席的要求,我们召开这次文史资料工作的专题学习会,我想目的是要搞清楚三个问题。一是政协文史工作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什么?二是政协文史工作做什么、怎么做?三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文史资料的作用?大家搞清楚了这三个问题,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政协文史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政协文史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政协文史资料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十分重要而且独具特色的工作。早在1959年4月29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总理在一次60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茶话会上指出:“戊戍以来是中国社会变动极大的时期,有关这个时期的历史资料要从各个方面记载下来”。他还号召“过了六十岁的委员都要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留来,作为对社会的贡献。”周恩来总理重视文史资料工作也是从统一战线的角度考虑的。同年7月正式成立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以后各省、市、县政协都先后建立了文史工作机构,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进入80年代后,全国政协更加重视这项工作,先后多次召开全国性的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和表彰会。到目前为止政协召开工作会的,只有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会。

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等先后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做过“大有作为”、“知往鉴来”等重要题词,极大地鼓舞了文史工作者的积极性。据资料显示,四十年来,各级政协积极开展文史资料工作,征集了近五十亿字的“三亲”资料,出版了近二十亿字的文史资料书刊。我县从1985年2月成集第一辑文史资料到现在共成集出版各类文化文史资料十九集,协商参与县文体旅游局出版《凤冈县历史文化系列丛书》十三卷。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独特的重要作用在于“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和培育的一项富有统战和政协特色的重要工作,长期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市政协除了开展常规的政协文史工作外,还争取市委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征集编印《遵义丛书》《民国史料》等。

撰写政协文史资料不同于编修史志书,编修史志书是系统工程,编修史志书是政府行为,是由专家编修,史志书对史料不可能面面俱到,事事详谈,而政协文史资料可以是零散的历史资料,是人人可参与的,是民间的记述历史资料,它的作用是拾遗补漏,是补充史志,丰富史志,拓展史源的,是为人们更加全面认识历史,了解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细节的。最大限度地发掘和汇集了历史当事人的所历、所见、所闻,填补了一般历史记载的空白和不足,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信史”的高度,显示了独特而珍贵的史料价值。

2007年党的十七大后,全国政协专门制订了《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明确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忠于史实、秉笔直书;坚持统战和‘三亲’特色,允许多说并存,尊重历史见证人从不同侧面对历史事件的表述;坚持服务大局,注重社会效益,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例如王和周关于号军的观点。

而今,迈入新时代,政协进一步与时俱进。其中,把联系文化艺术界的工作划归到文史委员会,调整设置为“文化文史委员会”,这个设置调整对县级政协影响不大,对市级以上意义明显,因为在市级以上,“教科文卫体”,与“学习与文史”是分设的两个委员会,把文化划归文史委员会,以便“就文化艺术文史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和提案”。在县级我们不存在关联上的障碍,我们不缺历史文化文史资料,我们缺的是人文关怀。文化是源,文史是流,一融会,更能挖掘历史,记录当下,也更能焕发文史的“在场效应”与文化的“承续功能”。

学习是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不言而喻的内在职责,是政协的思想内驱力,也是落实全国政协建设学习型政协要求的政治任务。调查、研究是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发挥文化、文史资政作用的基本依托,也是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举措。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进,文旅融合的新生活方式正在全面开启。学习、文史、文化,将成为政协工作的“常态”“关联”关键词。“史”是纵向贯通的。唯清楚所由来,才领悟当将去。人民政协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设计与独特贡献。从旧政协到新政协到新时代政协,政协高举的“团结和民主”两面旗帜始终昂扬。在抢救性保存新中国成立前的史料后,有必要持之以恒,让见证“建国大业”、“改革开放”与参与“脱贫攻坚”“庚子抗疫”者,存下记忆。《胡有猷》一书就是一个例证,不是相关人员找到他小的个女儿、侄女和研究老师,有些情况将来就成了空白。正在编辑的《脱贫攻坚》和准备征编的《庚子抗疫》一书也是这个目的。“史”是横向并举的。政协的文史,不同于党史,不同于文联的文学、文化部门的文艺,也不同于地方档案与史志,它是严肃又活生生的“三亲”记录,是个人与群体在时代大潮中的定位与定格。不拘形式,不搞预层设计,不要求“统一口径”,更不苛求一时一事一处的“政治正确”。可以说,拾遗补缺、有此一说、立此存照,是政协文史资料的存史特征,而“政协性”决定了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看菜吃饭,而是无可替代。特别是在当前财政资金调拨困难的情况下,更应该要沉得住气,扎扎实实抓好文化文史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长得不怎么好看,就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单位如果没有特别的职权,就要注重抓好单位的文化建设特色工作。一个地方经济落后,就要扎实抓好文化建设,不然就会一无是处。

政协文化文史工作的突破口,可能就在务实中存史,在务虚中资政。务实就是征集史料结集成集,出版史料书籍,办好《凤冈文史》刊物,客观记录当下,使“今天的事”成为“明天的史”。以史为鉴,让并不遥远的“曾经”告诉可以触及的“未来”。有时,史料中的“冰点”或可冰释当下的“热点”,而当下的“难点”也或可填补史料中的“盲点”。恪守“史记”立场,锲而不舍编好政协文史资料。存史是根,政协文史资料的征编与出版永远是政协文史委的生命与使命。征编无禁区,公开出版有原则。只有“无禁区”才有“大境界”与“未来价值”。政协文史资料从诞生起就属“内部资料”,就是为时代真实存档。周总理在倡议时即表态“从最落后到最先进的都要记载下来”。有些资料,因为国际形势、政治风云,公开出版的时机不成熟,可以先征集“存档”,后待解密解读,以不留存史空档与研究空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每个地方都有事件与教训,不争论,不急于下定论,忠实记录下来、原本呈现出来,不啻当代“资治通鉴”。例如我们征集到的唐文荣老师写的《魂断五九》。管好“专区”(史料的地方性),看好“雷区”(史料的政治敏感性),建好“特区”(史料的创新性)。编史不等于埋首故纸堆,也不同于全盘根植“白纸黑字”。数字化、全媒体,足以让文史资料张扬,也保证了政协文史资料的时空传播。目前,外地都在尝试建设政协文史资料馆与文史资料共享数据库,有力证明政协文史委工作的主阵地永远是文史资料,有资料才有资本。走向“史域”现场,以开放的姿态做好时代的发声者。打通古今,拆除书斋与现场之间的藩篱,让现状去“寻根”,让问题去“探路”。通过文化的寻根、探路,走向意见建设的诗和远方。政协文史委的建言献策,更要在文化这一软实力上下功夫。不薄古,也不泥古,力争为历史长河中激起的每一朵代表性浪花留下生动写照。挖掘乡土史料,注入时代元素,让乡风乡贤等优秀传统文化催化乡村振兴,促进乡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进入新世纪,人民政协在“五大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在场,且作出重大的智力贡献。不定“作者”,不拘“笔法”,为古树古茶古村落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锌硒茶乡、生态凤冈鼓与呼。政协不立言不立德,何以立功。政协文化文史工作是政协立言的重要平台。政协的优势在于人才荟萃,关键是要发挥好这些人才的作用。

如何做好文史工作。首先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文史工作的关键,领导要做好文史工作人员保障、工作保障、经费保障,只有领导支持,才能做好文史资料工作。二是教科卫体与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要主动提出出版文史资料课题,组织策划开展文史资料的收集,调研、整理、撰写、出版工作。三是要充分调动政协文史研究员的积极性,多撰写文史资料,动员和激励社会上爱好写作的人员、社会上的老干部、老文化人撰写自己熟习的历史和经历过的事,那怕一个小地方的一件事、一个人,只要有人写,写的人多了,文史资料的内容就广泛了,反映的历史情况也就丰富多彩了。

文史资料写得越早越好,写的越早史料越详实越全面,写得晚了,由于当事人的遗忘及流动,可能对史实史料造成失真或灭失。

教科卫体与文化文史学习委员会的工作职责,除了教科卫体的工作联系和专题调研外。主要是负责组织和指导委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和科学知识;负责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撰写、编辑、出版等工作;负责县政协书画院工作和《言志诗词》的编辑发放工作;完成县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和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文史资料的独特作用。文史资料成书后一是要给四家领导班子成员送阅,文史资料是各位领导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俱有资政作用。二是要给全体政协委员发放,文史资料俱有统战团结作用,增强人们对历史的认同形成共识,促进社会和谐。三要给爱好文史资料写作的人发放,激励和启发大家的文史资料稿件的创作。四是要给上级文化文史委送阅和各县(市区)政协文史委赠阅、交换。即可交流,借鉴、鉴赏,又能丰富地方文史资料。五是要赠送给各级图书馆和档案馆,六是要赠送各单位和学校,让文史资料在更大的范围发挥最大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小学植入凤冈历史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乡情,增强凤冈自信。

上一篇: 最易误读的32个文史常识,你能对几个?
下一篇: 孔夫子拍卖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