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本期贵博讲坛由贵州省博物馆研究部主任李甫主持,首先,李甫介绍了“贵博讲坛”的内涵,并对演讲嘉宾贵州省文史馆馆员厐思纯先生进行了介绍。
讲演
明清之际,贵州人才蜂起,广大贵州士人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角逐于华夏的科举场上,创造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三鼎甲”的骄人成绩,被人誉为“俊杰之士,比于中州”。
对于一个“钱赋所出不及江南一大县”的贫困省份能有如此骄人的表现,不得不令世人瞩目。当人们惊异于贵州的这一文化现象时,不难从历史中得到答案:那就是历史的际遇造就了贵州,是贵州日显重要的战略地位造就了这一文化现象。笔者就此一一解读。
贵州省文史馆馆员厐思纯先生
明代的治黔方略
贵州在元代分属湖广、四川、云南三个行省,没有独立的身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元军残余势力之后,下令在通往“滇之喉”的驿道一线设立卫所,屯兵二十万,实行军事管制,旨在巩固云南边防及稳定西南政局,并在今天的贵阳设立最高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之后,基于统治的需要,明王朝于永乐十一年 (1413年),贵州的“建省”,标志着明中央政府对这个地区的高度重视,亦标志着贵州新时代的到来。
朱元璋颇有头脑,治国有术。在其君临天下之后,便把教育作为基本国策,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他曾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贵州,他在加强政治、军事统治的同时,强调:“移风善俗,礼为之本;敷训导民,教之为先。”责成驻黔官员的 “广教化,变土俗,使之同于中国”。
功不可没的治黔官员
在明朝历代派驻贵州的巡抚、按察使、提学副使,以及府、州、县、卫较低级的官员中,大多遵循国家的大政方针,把振兴黔中文教为职志。他们建文庙、办书院,大力提倡儒学,以此“作养人才”。其中最为黔人缅怀的有提学副使毛科、席书、蒋信、徐樾、吴国伦,巡按御使王杏,以及巡抚王学益、林乔相、阮文中等。值得一提的是,贬谪黔中的官员王守仁、张翀、邹元标,他们在黔期间,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著书立说,兴学育才,从而推动了贵州的文教事业的发展。正是在入黔各级官员及谪官的不懈努力和助推下,贵州文教勃然兴起,各地相继创办了二十余所书院。据史册记载:从明初至崇祯三年(1630年)的二百余年间,贵州共建官学四十七处,各府、州、县、卫、司“偏 (遍)立学校,作养人才”,“人才日盛,科不乏人,近年被翰苑台谏之选者,往往文章气节与江南才俊齐驱”。
反哺故土的贵州籍官绅
在这场文教振兴的运动中,不少贵州籍官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兴隆卫(治今黄平县重安区)周瑛,致仕后在家乡创办明代贵州第一所书院——草庭书院,培养桑梓人才;再如思南府水德江长官司(治今德江县)田秋,鉴于贵州士子赴云南乡试行途艰难处经,疏请朝廷在贵州开科乡试,是举是贵州文教的转折点;又如思南府水德司 (治今思南县)李渭,王阳明再传弟子,贵州著名理学家,有“中朝理学名臣”之誉。其辞官还乡后著书立说,并在思南创办中和书院,开黔中讲学之风;再如清平卫(治今凯里市炉山镇)的孙应鳌,亦是王阳明再传弟子,系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在其以病辞官归里后,专事著作,并在家乡建“学孔精舍”,弘扬阳明心学,教育家乡子弟;又如王阳明再传弟子马廷锡,致仕后主讲于贵阳文明、正学、渔矶三所书院,毕生以培育黔中士子为己任;又如都匀卫的陈尚象,在朝不畏威权,在野热心贵州文教,凸显贵州士人的稜稜风骨。在其罢为庶民的日子里,不仅与同门弟子创办南皋书院,而且参与纂修万历《贵州通志》……这样的官绅不胜枚举,他们的热爱桑梓、反哺故土的拳拳之心令人感佩。
贵州的教育,洪亮吉走遍了黔中的山山水水,视察了各地的教育状况。乾隆六十年(1795年),贵州乙卯科乡试揭晓,洪亮吉获悉贵阳贵山书院生徒中举27人的喜讯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即兴赋五百字长诗以贺。其中有这么四句,可见其对贵州人才勃兴的喜悦及期望。前二句是:“贵山储人才,两岁隽及册。”意即贵山书院甲乙两科生徒中举40人。另外两句是:“谁云鬼方恶,直欲胜宣歙。”其意是,贵州的人才兴起,将会赶超安徽的文化名城宣州(以产宣纸闻名)、歙县(徽州所属,以产墨闻名)。
正是由于中央政府在全国大兴官学的政策推动下,贵州的各级官吏大多克尽职守去完成这项工作,兼之自康乾盛世后贵州各地的经济日益发展,书院、义学、私塾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民国《贵州通志· 书院表》所载,清代贵州共有140所书院,较之南宋的一所和明代的21所,简直是天渊之别,无法比拟。著名的书院有:贵阳的贵山书院、正习书院、正本书院,遵义的湘川书院,安顺的维风书院,都匀的南皋书院,镇远的舞阳书院,福泉的墨香书院等。它们对贵州的教育起飞贡献甚大。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中央政府下令在全国兴办义学。贵州“改土归流”后,义学大多办在少数民族地区,使之习俗“同于中国”。据民国《贵州通志·义学表》所载,贵州各府、州、县共有义学301所。另外,贵州民间办有大量私塾,对启蒙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清代遵义府学、书院、义学、私塾林立。道光年间,遵义已出现了“经行虽僻,无一二里无童塾声”的景象。教育之盛行如此,无疑对作养人才奠定了基础。
吴楚秀良之族
“天下之山聚于黔,其山磊落峻拔,雄直清刚之气,一钟而为巨人。” 这是康熙年间贵州巡抚田雯在《黔书》中对贵州地理环境与人格特质所言的精辟之语。
据史册所载,清代道光年间,贵州巡抚入京述职,皇帝向他问及贵州的情况及人物特质曾有是言:
“贵阳于四封无所介,俗何如?”
乔用迁回答道:“是亦多侨籍,合吴楚之秀良聚族于斯土地,其民华。”
道光帝于是告诫曰,“趋于华也易,返于朴也难。朴,惟恐其陋也;华,尤恐其伪也。”
从乔用迁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贵州的移民大都来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秀良之族”,他们文化素质较高,掌握先进农耕技术,深谙从商之道。我们从明代贵州科举史上不难发现,全省荣膺进士的107人中,由军籍、官籍、民籍所囊括。经历了明清三次移民潮后,民族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吴楚秀良” 聚族黔中后。这为贵州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教振兴奠定了基础。
然而贵州山高林茂,溪流纵横,自古以来被人视为“蛮天僰雨,鸟道蚕丛”的“天末之地”,与舟车便利、经济繁荣的通都大邑鲜明的对比。对广大读书人而言,这里关山阻隔,林深水急,既无师爷、讼师、塾师、郎中的职业可选择,惟有科举这座独木桥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里既无歌台舞榭、秦楼楚馆等诱惑,惟有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才能实现平生之抱负。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的驱使下,他们把“少而学之”、“壮而行之”、“学而优则仕”视为人生的理想,守着荒斋,伴着孤灯,面壁苦读,然后向科举场上发起进攻,从而谱写了自己人生的华彩乐章。
家族文化与师承关系
清代贵州的人才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并以家族,亲缘和师承关系为主导。究其原因,是这些豪门大姓掌握着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他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家学、家风的传承,视猎取功名为正途。为此,笔者查阅和研究了贵州的一些名门世家的资料,发现不少人家人才辈出,屡登科名,现将不完全的统计抄录如下:
明清两代,贵州的世家为科举输送了大批的举人、进士,帯动了贵州文教的振兴,为明清贵州的科举史增光添彩:其中有铜仁的徐穆、陈珊两大世家,前者有《铜仁徐氏十二世诗集》传世,后者其家科甲鼎盛,子有“八英”之誉;贵阳有潘润民、王尊德、徐卿伯、许一德四大世家,其中的潘润民,居官清廉,民谚有“润民不润己”之语。值得一提的是,贵阳潘氏从明代万历至清代道光之际的二百余年间,代有诗人,人各有集,辑为《潘氏八代诗集》。有清一代,贵阳的何孟熊世家大放异彩,涌现出九位进士,为黔中之冠,有“五代七翰林”“一榜三进士”之称。“黔南士族冠冕”周奎家,“一门七进士”,被贵州巡抚贺长岭大加赞赏。贵阳赵氏五进士、都匀萧家兄弟五进士,毕节路孟逵家的一门五进士,亦是贵州士林的骄傲。孕育四进士的世家有贵阳的黄辅辰世家,李朝仪,李端棻世家;修文袁如凯世家;安平陈法、陈澂世家;广顺的金殿行世家。三进士的有贵阳的花杰世家,陈灿世家;毕节的张凤枝世家;平越的王梦旭世家。至于二进士的世家就太多了,几乎各府州都有。
值得一提的是黔北遵义东乡沙滩,家族文化在这里更有代表性。乾隆年间,黎安理在遵义沙滩设馆授徒,揭开了沙滩文化的序幕。之后,安理之子黎恂(嘉庆进士)从浙江运回书籍十余担,设馆教授族人及乡邻子弟,造就了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郑珍、莫友芝、黎庶昌、郑知同等国内一流的诗人、散文家和学者。在他们周围,形成以进士、举人为主的人数众多的家族、亲缘、师承关系的文人集团。在这个历经百余年的沙滩文人集团中,荣膺进士的有郑琯、黎恂、王廷葵、王青莲、赵廷铭 (郑珍女婿)、宦懋和、赵怡(赵廷铭之子)、黎尹融(黎庶焘次子)、蹇念典(蹇冼之子)、杨兆麟(探花),共十人。
除了家族文化外,还得提一下师承关系。清代省城贵山书院有“举人进士的摇篮”之誉,自乾隆十七年(1752年)至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54年间,先后由陈法、艾茂、张甄陶(福建籍)、何泌、翟翔实五人执掌教席。由于他们学养淳厚,道德高尚,致使“士行蒸蒸日上,文学、科名日盛,贵阳人士遂冠于西南”。为了缅怀他们对贵山书院的卓越贡献,后人誉其为“三先生二山长”。
清代的贵州进士与举人
“君看缥缈綦江路,万马如龙出贵州”。这是清代四川翰林赵尧生在《南望》诗中评价贵州大诗人郑珍的《巢经巢诗集》的两句诗。赵尧生以“万马如龙出贵州”来比喻黔中才俊气势恢宏地冲出故乡,到华夏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求发展。正如赵尧生所言,清代贵州中进士621人,中举者6000千余人,而且出了“两状元一探花”。和四川和云南两省仅出了一名状元相比,对于一个被世人视为“蛮夷之地”的贵州来说,不仅值得骄傲,而且令华夏士人为之叹服。
清代贵州的进士不乏优秀人物,而且才华横溢,头角峥嵘,如统治“中兴名臣”丁宝祯(织金籍),一生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诛杀宦逆,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兴办洋务,是一个“清绝一世”的“中兴名臣”。再如李端棻(贵阳籍),他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倡导者,戊戌变法的坚定支持者;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的宪政改革,是贵州的民主先驱。
许多士人虽然没能进入进士之列,却在不同的领域大展光华,彪炳千秋。如瓮安举人傅玉书,以诗文、传奇及采编旧闻而称誉一世。又如沙滩文化的郑珍,莫友芝和黎庶昌,前二者系举人,后者仅廪生,然而他们在诗歌、散文、汉学和方志学上的成就,赢得了海内外的普遍赞誉,值得后人钦仰!
结语
举人、进士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天之骄子。明清贵州“六千举人七百进士”,是贵州秀丽山川孕育出的嵚崎磊落之士,亦是我们华夏的精英、民族的脊梁。历史证明,这些贵州士人的精英分子,他们恪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在人生的道路上“立德”、“立言”、“立功”,为国家的为民族振兴所作的贡献,他们的勋业伟绩和人格魅力,已载入史册,成为贵州人民的精神财富和动力,鼓舞着世代黔人勇攀高峰,再创佳境。
讲坛现场
问答
Q1:明清汉人移民贵州,普遍自称南京籍,在科举考试时,他们是按南京籍的南榜考试还是按贵州籍的中榜考试?
明清分南北榜考试,如张之洞不承认其为贵州籍,故其考举人必须回直隶南皮考试。
Q2:戊戌变法公车上书中为何很多士人都是贵州人?
1894年甲午战败,次年《马关条约》签订,举国愤然,进京赶考的举人公车上书,其中贵州举人96人签名,仅次于广西。
Q3:如何评价刘伯温“江南千重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一诗?
此诗为伪作,刘伯温在世时贵州还未建省,不可能是其所作。
提问观众
结语
李甫主任进行总结,指出厐思纯先生讲座所讲贵州明清时期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文化取得不俗成就,科举兴盛,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