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政协认真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建好用活“政协云”为抓手,积极推动文史工作数字化转型。
一是整合资源建设数字文史馆,文史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加快对省级层面现存几亿字的文史资料重新梳理、整合、归类,全面开展文史资料数字化处理。依托这些资源,在“政协云”上建设数字文史馆,上传各类文献1亿多字,同时与湖南省图书馆、文博中国网开展互联对接,为全省三级政协搭建起共建共享的文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精心制作湖南政协发展历程视频,定期更新数字文史馆线上展厅内容,同步建设线下展厅。标志着湖南文史工作进入数字化时代。
二是利用数字技术聚焦重大历史事件,文史工作手段得到极大完善。围绕重大历史事件,推出一批文史精品力作,如《湖南抗日战争实录》《我与祖国共命运》《红色地标》等。聚焦脱贫攻坚这一重大主题,先后出版了《亲历扶贫》《脱贫攻坚委员在行动》等21本文史图书。这些作品经过数字化加工整理,以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通过多终端广泛传播,成为社会关注和好评的热点。比如制作了12期“湖南政协发展历程”纪录片视频,成为湖南对外宣传和展示人民政协光辉历程的权威指导;还精选出100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故事,邀请100名政协委员倾情讲述,制作成“学党史讲故事”短视频献礼建党100周年,全网点击量过千万。
三是全力打造数字文史宣传阵地,文史工作社会影响得到极大拓展。推动《文史博览》实现了向全媒体矩阵的蝶变,形成活动策划、文化创意、图书出版、音视频、H5、动漫等产品矩阵,打造一批湖南省期刊优秀栏目,推出一批新媒体品牌。邀请100多位政协委员做客“夜读往事”,推出“家风”“故乡”系列音频节目,结集出版《不忘初心——听政协委员讲家风故事》《梦里最美是故乡》。充分发挥《文史博览》全媒体矩阵优势,先后策划推出“致敬最美逆行者——把N95口罩留给医务人员”“委员说·抗疫建言”等系列文创活动。文史工作的数字化让互联网的变量转化成文化的增量,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