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名号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户姓孙的普
通农民家庭里。在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他的名、字、号和化名、笔名、绰号,据有专家不完全汇综记載,总数约达三十余个。今辑录于下,与友共
享。孙中山起初并不叫孙中山,这个名字,是在他出生30年后才偶然使用的,他本人很少使用,这在后文会讲到。孙中山出生不久,由他的长辈为
他取了一个乳名叫“帝象”。据考证这与当地习俗有关,翠亨村有个村庙叫北帝庙,村人凡生男孩的,为求平安,在名字当中都要冠以帝字,以求北
帝的保佑。而孙中山自己在解释名字时则说:“因我母向日奉关帝像,生平信佛,取号‘帝象’者,望我将来像关帝耳。”意思是他母亲信佛,取
为帝象,期望他长大后像关公老爷一样。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884年4月15日,在香港中央书院求学报名时,就用“孙帝象”报的
名。孙中山有个谱(族谱中按辈份取名)名,叫德明。1895年他与卢慕贞结婚时,用的就是孙德明这个名字。平时与亲属通信,他也多用此名
。孙中山的正式名字叫“文”。这个单名是1876年他在读村塾时,一位塾师为他取的学名,后来便成为他的正式名字。“文”这个名字最
早公开使用出现于1890年。此后30多年间,在簽署颁发的各种政令、文告、通讯、题签等,都使用“孙文”。直到1925年3月12
日逝世前,在遗嘱上签署的仍然用“孙文”这个名字。孙中山又叫孙逸仙。这是后来在香港读书时,有个叫区凤墀的人送给孙中山的一个号。这“
逸仙”是“日新”的广东话的谐音。“日新”这个号选自《大学》中“汤之盘铭”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语中选取来的。孙中山与亲友
通信时常用此名。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在悬赏缉拿的通缉令上也注明:“孙文即孙逸仙。”孙中山一生中最响亮的名字要算“孙中
山”了,真正是“家喻户晓,婦幼皆知”!可他本人却很少使用。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个故事。1897年,他在日本进行秘密革命活动,
当时清朝廷下令要捉拿他,一位帮助他的日本友人平山周,为掩护他,在一次借宿旅馆时在登记簿上特意为他写了个日本式化名“中山樵”,孙中
山自己幽黙地解释:“我就是中国的山樵”。(“中山”既是日本人的姓,也是“中山樵”的省略),中山的名字由此得来。而国内盛行孙中山这个
名字的,则与章士钊有关(章当时是留日的学生),1903年他在翻译日人宫崎寅写的一本介绍孙中山革命事迹的《三十三年之梦》一书时,误将
书中孙逸仙与中山樵两个名字连缀在一起,译为“孙中山”,从此在国内传开了,久而久之,竟然比孙文这个正式名字还响亮在此前后一个时期,
孙中山又用过不少化名,如陈文、陈载之、林行仙、兴公、张宣、吴仲、山月、翠溪、高达生、杜嘉偌、东山、肃大江、武公、逸人、高野方等,还
有日本式的名字如中同二郎、高野长雄等;以及外文名字(Dr.Alaha.、Dr.Naknyama.、Longsang)等。此外,
他还有笔名如: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杞忧公子等。孙中山名字的流行,在国内,尤其辛亥革命以后,人们习惯称他为孙中山;在日本,则统称
他孙文;在欧美各国,大多称他孙逸仙(SunYat-sen)。孙中山一生中除用过许多名号外,还有过一些绰号和尊称。孙中山18岁在
香港中央书院读书时,由于他涉猎群书,知识广博,同学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通天晓”。另外,因为他常自称要做洪秀全那样的人,同学们就干
脆给他起了“洪秀全”的绰号。此外,孙中山曾被某些人轻视甚至敌视,称呼称他为“孙大炮”,意思是他宣传革命道理是说大话、“吹牛”、放大
炮。孙中山对此并不生气,他知道这是因为大家对革命形势还不了解。他耐心解释说:“你们不要以为我是放大炮,清朝的士兵多是穷苦人家子弟,
他们明白了革命道理后,就会调转枪口推翻满清皇朝,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再说,我这革命大炮又有什么不好?大炮可以打倒皇帝,大炮可以打倒
帝国主义!大炮可以打倒一切反动派!”甚至于有些人还怀疑他是否识字。据《孙中山传》一书称,胡适就曾看不起孙中山,认为他虽然能说会道
,但肚里恐怕是空的。为此有一天他特意去孙中山家去看看。他到孙中山家中一看,满架子书,心里暗自发笑:“孙文倒会装面子!”他趁孙中山有
事走开时,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想看看书主人孙大炮有没有翻阅过。打开一看,只见里面几乎每页都圈圈点点,不由一惊,便又再抽出一本,还
是如此……。胡适算是信服了,他后来对人说:“孙大炮,可是门不可轻视的实炮哦!”民国成立以后,人们尊重孙中山,常以他的职衔称呼他。因
为孙中山曾担任中国同盟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的总理职务,故而人们称他为“孙总理”;又由于他在1912年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1921年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1917年以后曾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所以人们又尊称他为“孙大总统
”或“孙大元帅”。孙中山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皇朝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因此,
民间百姓及国民党内就有人尊称他为“国父”。后来,这个“国父”称号,于1940年3月由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作出决议予以确认,并
于同年4月1日,国民政府通令全国正式尊崇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从此以后,国人都尊称孙中山为国父。(汪永宁2016.10)参考图书;1,《孙中山传》何虎生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2版2,《孙中山文史圖片考釋》余齐昭著广东地图出版社1999年版第一版
献花(0)
+1
(本文系宁学习之首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