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蒲山史话》,一部罕见的村史

《蒲山史话》,一部罕见的村史

《蒲山史话》,一部罕见的村史蒲俊德先生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云山镇蒲家山人,我们俩虽为同乡,但没有频繁的往来,属于那种君子之交,他崇尚教育、文化,爱好文学、写,酷好书法艺术,

中国散文史话_文史散文_散文史话

蒲俊德先生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云山镇蒲家山人,我们俩虽为同乡,但没有频繁的往来,属于那种君子之交,他崇尚教育、文化,爱好文学、写,酷好书法艺术,尤其是对佛学的信奉、研究、推广,具有一定的成就,并在编辑、刊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国有史,地方有志,村有史,家族有谱,各有各的写法,在没有看到《蒲山史话》之前,我真不知道村史怎么写。

《蒲山史话》全书共二十八万多字以及跨越百年的相片,共十章,除《蒲山赋》为文言文外,基本都是白话。

第一章 姓氏探源。姓氏源头繁复而多枝,想要探求自己姓氏的源头,而且达到脉络清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蒲家山,主要的姓氏是蒲氏,还有雷氏、陈氏、朱氏、卢氏,要写一部一姓的村史就不易了,这样一个五姓人家的村子,要团结起来写作,我觉得要比姓氏探源还艰难。因为会有很多人矫揉造作,以为自己身高位重,怎么可能公布自己的信息于大众;有的人还怕“穷人”们来“麻烦”自己,找自己借钱、帮忙,孰不知山外青山楼外楼,皇帝也有几门穷亲戚。但蒲家山好像没有这些事,或者说编辑们处理得当,没有显现。

中国散文史话_散文史话_文史散文

第二章 历史变迁。历史变迁的难处在于史料的缺失,蒲俊德先生和他的乡党们凭着记忆、史料、传说写出了蒲家山的变迁,着墨较多的是解放前后,少量清及以前的事,更为亲切可爱的是一家一户、诸人记录了解放前的人口布局,人名都是村人口头传诵的乳名,读来有让人刹那间回到童年时光的亲切。村中大事记认真详实,没有责任感和艰苦的搜集是不可得的。历任村干部的名录让历史变得有条理起来,和他们一起奋斗过的人和事一个个、一件件都因之而鲜活起来。

云山镇是连接天水和秦安的要道,是去兰州的必经之路,所以解放军过境云山梁,并有幸住在蒲家山,是件大概率的事,但在秦安其他远离交通要道的乡村显得多么的遥远和不可思议。

第三章 地灵人杰。这一章分为三部分:英才荟萃、历年参军人员和八十岁以上寿星榜。写英才,颂扬事迹易,暴露缺点难,在这九十一位英才中有不少人的缺点、历史错误和家庭苦难等等分述于人物名下,某某人因为什么坐过牢,某某人由于什么错误使问题扩大化,某某人因父母离弃而受到心灵伤害。这是不容易的,我们都知道尊重历史事实,真实叙述历史,但到了具体的人就不好写了,人家本人愿意吗?他们的后人同意吗?这样实事求是,是写史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文史散文_散文史话_中国散文史话

主编蒲俊德

第四章 各领风骚。第四章和第三章内容相近,原则上可以归为一章,但第三章有综述的特点,而这一章更像是人物传记,主要记叙人物的创业之路,有办学的,有致富的,有文学创作的,也有修行佛法的,还有书法、绘画艺术的,总之都是在自己行业中各领风骚的人物,他们都是人中豪杰。

第五章 悠悠岁月。这一章全是回忆文章,主要是作者对自己父母的回忆。父母作为自己最亲近的人,一生中可写的内容无穷无尽,总有说不完的话,所以这一部分的篇幅都比较长。这一代人的父母都是完全旧社会过来的人,父亲有的读几年私塾,或者民国时期的学校;母亲大都是小脚,最后一代完全的儿媳妇。从她们之后,再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儿媳妇,也没有的传统意义上的婆婆了。

第六章 血浓情深。这一章内容和前两章相同,在表述上细微的区别在于上一章写个人,这一章写家庭里面的人和事,有的从爷爷讲到自己,有的从太爷(曾祖)讲到自己。家,不只是房子、院子,主要是人,是祖祖辈辈繁衍生息、血脉流淌、亲情相连,是父慈子孝、夫妻扶持、子女依靠,是每一位家庭成员的避风港。家就是每一人的根,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回忆到从小到大家所经历过的酸甜苦辣和幸福美满。

第七章 往事如歌。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村庄,从小到大,面面俱到,村里的人村里的事,村里的庄稼村里的地,村里的情村里的缘,村里的大德与大义。这一章是蒲讲文的专辑,他在《蒲山史话》中贡献了二十九篇文章,是《蒲山史话》主要供稿人之一,十章中六章都有他的作品。扎实的写作功底是和幼年学习分不开的。现在已经是八十高龄的人了,对于蒲家山来说,他确实是村中一宝。

文史散文_散文史话_中国散文史话

八旬老人蒲讲文

第八章 艺文缉萃是散文,第九章 古韵新声是新诗,虽然都是文学作品,但大都是对家乡往事的回念,和村人村事相关,读来亲切、贴切。蒲家山有文人、有能人,雷云鹏是其代表,他在写作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正因为此,才可能有这几十万字的《蒲山史话》,这是一般村庄无法企及的事。

文史散文_散文史话_中国散文史话

作家雷云鹏

第十章 轶闻趣事。编完“史话”,编者意犹未尽,再来一些奇闻轶事吧,既增加了“史话”的可读性,又圆满了“史话”的章节,十全十美,寓意美好!

一部近四百页的著作,在短时间内要把它读懂、读通是不可能的,何况现在这样一个手机独霸天下的时代,人们对于读书已经很淡然了,但读完《蒲山史话》之后,震撼之余有几点感受。

一是蒲家山人的团结。一个五姓村庄,能够团结起来,勠力同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要说一个五姓村庄,就是同宗同族的同姓人家,就是同一个家庭,也不会团结到如此地步。

二是蒲家山人的大义。人常说仁义,随便说说,觉得没有什么;仔细想想,一个义字,何其难矣!义,大义,义薄云天,不考虑自己,不考虑自家,只为一个群体最为高尚的事,站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区间,一个较为宽阔空间区域,不为一时一事羁绊自己的思维,这可能就是所说的义吧!

三是蒲家山人的大度。要让每一个人大度是不容易的,要让一个村庄大度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蒲家山的大度是感人的,他们能把自己的家人、家事写出来,公布出来、刊印出来,发行天下,让能够读到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家人、家事,这在一个小气的人家是无法想象的事。

四是蒲家山人的坦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一个村庄,乃至一个国家,哪里能只干好事,没有过错?好事要含蓄,家丑不外扬,这是我们的中庸之道,而蒲家山人坦坦荡荡,不光是写自己的辉煌,还写自己的过失,这才是真正的君子,是有巨大勇气的人们,令人肃然起敬!

文史散文_散文史话_中国散文史话

五是蒲家山人的智慧。蒲家山人所以能写出《蒲山史话》,这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他们能够总结历史,他们能够开人先河,我不知道他们原来有没有村史,但近几十年来可以肯定是没有的,在这样一个没有先例的时期,他们创例写出自己的村史,是需要智慧的,他们能够凝聚人心,总结历史,让后人更加明晰自己未来的道路,让他们的后人戴着前人的荣耀,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这是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想到并完成的事业!

六是蒲家山人的文化底蕴。爷爷经常说过的一句话:一家人三代不读书就不如驴,当然,不是所有读了书的人就一定有了文化。蒲家山人之所以能写出《蒲山史话》,这是因为他们代代相传的文化底蕴。从《蒲山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蒲家山的文化不只是“独尊儒术”,他们还有深厚的佛学思想在传扬,他们注重教育、书法、绘画和文化传承。这就要比一般村庄的文化视域宽阔,底蕴深厚。要在一个没有文化的村庄写村史,就像在一个没有文化的家族写家谱一样不可思议。没有文化的人们针对一件事,就会瞻前顾后、一筹莫展,因为他们没有长远的目光,他们看不到文化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他山之石的力量,尤其是自己厚重历史对于自己后人的影响力量!

盛矣哉,蒲家山!

于壬寅年孟秋

上一篇: 经济学成人高考本科专业介绍及报考院校
下一篇: 取消文科!清华等名校自招大变!这些理工专业成热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