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无数城乡成为焦土,亿万人民惨遭浩劫。贵州人民亦不能幸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牺牲。面对日寇的侵略, 1030万贵州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发出了抗日救亡的呐喊。作为陪都重庆的天然屏障、抗战的大后方、盟国战略物资与中国战略补给线的咽喉要道、远东地区西南国际交通的生命线以及兵员和难民出入的重要通道,贵州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自救运动中表现突出,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
自古以来,贵州有“滇楚的锁钥,蜀粤的屏障”之称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地处偏远,长期以来信息封闭,经济落后,民众贫困。民国年间,贵州出现了一批稍具规模的矿区,但整体而言,这些矿业公司基本依靠人畜生产,产量不高,效率很低。贵州的电力工业发轫于 20世纪 20年代末期,最著名的是贵阳电厂。该厂规模小,设备少,不敷工业用电之需。同时期贵州的兵器工业开始起步,有赤水兵工厂和贵州省兵工厂。赤水兵工厂以“官督商办”的名义,实行集股经营,它从上海采购外国的机床,钢材则购自武汉。工厂分枪科、子弹科,每月造枪三四百支,多时 2000支,工人达两三千人。贵州省兵工厂始于周西成主黔时期,其设备购自湖南、广西,技工以赤水兵工厂的老工人为主,有一二千人。该厂于 1930年投产后,生产步枪、机关枪、炮弹、地雷和手榴弹。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随着大批金融机构、企业、学校南迁,作为重庆南大门的贵阳,其战略地位凸显。由此而来,贵州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攸关着西南大后方的巩固安宁和西南国际交通线的安全畅通,并直接影响到国民政府能否长期抗战。
基于“开发贵州资源,发展经济,安定后方,促进西南经济建设,支持抗战”之考量,国民政府任命吴鼎昌为贵州省主席,并委任何辑五、叶纪元、周诒春、孙希文、张志韩等为省委委员。
当时,迁黔的企业中,军工企业有第 41兵工厂、第 42兵工厂、第 43兵工厂、第 44兵工厂、第 53兵工厂贵阳分厂、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等;民营企业有中国煤气机制造厂、德兴机器厂,汉口青年卷烟厂及利亚、一中烟厂,汉口长兴、大丰印刷厂以及长沙和衡阳的安利、民生及桂林的华成印刷厂,郑州的豫丰纺织公司及衡阳、桂林的楚胜织布厂和民生、力生、新华、军西服、强滕等被服厂,南京、上海、汉口的和记皮厂、顺兴皮坊及军政部所属的武昌制革厂等,江西、湖南的运光、永光肥皂厂等,属于马来西亚华侨在重庆创办的中南橡胶厂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厂、衡阳科达橡胶厂……
吴鼎昌政治经验丰富,又极具经济头脑。为了改变贵州贫弱的经济面貌,更好地为战时服务,这位“谈经济而从事实业者二十余年”的政治人物经过深思熟虑、调查研究,找到了贵州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一张贵州经济建设的蓝图逐渐在他脑中成形。他认为:贵州可以变劣势为优势,在这场民族自救的战争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遇。在一次会议上,他表述了以下观点:
凡是一个战争——无论在国外、在中国、在古代、在现代,人们只要一讲到战争,就要联想到破坏开始了。但这次中日开战,贵州却得天独厚,抗战的时候反而开始建设起来。抗战之前,外省同胞都忙于外省建设,很少注意到贵州。甚至贵州人也多在外省做事,不回本省。我们不能说贵州在抗战前没有建设,但是可以说很少建设。自抗战起,上自中央下至地方都以为非把贵州建设起来不可。全国人士注意到贵州建设才不过是两年的事。所以本人说抗战开始在贵州是建设开始。抗战时期是推进贵州建设的难得机会,我们不要轻易把它放过。
1939年 6月 1日,在吴鼎昌和贵阳市市长何辑五的积极推动下,贵州企业公司登上了历史舞台。该公司整合入驻贵阳的金融机构、内迁工矿企业及迁黔大专院校的资源,在贵州掀起了一场产业革命,先后成立了贵州电气、煤矿、水泥、火柴、烟草、油脂、玻璃、化工、面粉、丝织、陶瓷、制糖、运输、银行、木业、盐井、垦殖、内河航运、中国国货 19家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国家积蓄了有生力量,为民族保存了复兴的火种。它们给贵州的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并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贵州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
战争是武器的对抗,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兵工署有计划地对所辖各兵工厂的生产职能和产品进行专业化归并调整,从而使各厂专业分工相对明确,战时兵器工业得到发展。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大片国土沦于敌手,大批的军事企业和沿海地区的民营企业纷纷入黔落户,贵州的经济活跃起来。
▲第41兵工厂办公大楼
第 41兵工厂和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可以印证,在战争的巨大阴影之下,迁黔军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充满艰辛。根据兵工署安排,第 41兵工厂在贵州桐梓县建立,由广州石林兵工厂、河南巩县兵工厂、江陵兵工厂、沈阳兵工厂等厂合并组成,成为以生产步枪、机枪为主的专业厂。为了解决该厂的动力问题,国民政府决定建造一座水电站,于是在该厂成立水电工程处,由清华大学陈祖东教授任处长兼总工程师,邀请清华、浙大、东北、西北、工大 5所大学的专家、教授一同参与设计。经过数年努力,在大娄山脉的巨大溶洞中,建成了天门河水电站,发电机从美国购来。电站依山就势,筑坝拦截滔滔天门河水,形成优美的小西湖。水坝上竖有一塔,上面刻有陈祖东教授为歌颂建设电站的石工而作的《石工歌》。第 41兵工厂在桐梓大娄山的纵深沟壑,建起简陋的厂房。为了保密,对外称“桐业公司”。该厂以山洞为车间,主要生产中正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等,每日生产的武器可装备一个连,全部运往抗日前线。整个抗战期间,该厂生产了 9万余支中正式步枪,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抗战。 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分散在西南大后方的企业纷纷回迁。翌年,第 41兵工厂迁离桐梓。
中国第一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位于贵州省大定县城(今毕节市大方县)以南 14公里处的羊场镇,占地面积 200亩,房屋建筑面积约 5万平方米。“航发厂”落户于该地,还有一段惨痛的经历。武汉会战之后,长沙会战方兴未艾,面对中国空军损失殆尽的严峻现实,在无法向外购买军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决定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生产国产军机。在此历史背景之下,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筹备处应运而生。航空委员会委任蒋经国为名誉厂长,赴美留学归国的李柏龄为厂长,将蒋介石 50寿辰时在全国“献机祝寿”活动中募集的现金兑换成 344万美元,悉数捐出作为该厂的创建基金。
经过 4个多月选择厂址的考察工作,几经辗转,国民政府最终确定把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建在贵州黔西北的大定羊场坝乌鸦洞。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建在这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该洞长达 50米,宽 80米,溶洞高大,场地空旷,既利于生产,又易于隐蔽,可作为主要车间场所。与此同时,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的附属设施在离乌鸦洞 2公里的清虚洞内陆续建立起来。该洞高约 60米,洞顶有天窗,洞内有小河,是附属设施的理想场地。此后,一系列的筹备和厂房修建工作随即展开。
大定建厂后,筹备处设在贵州省城贵阳,将原昆明的筹备处及其大批人员迁到大定,昆明仍设一个办事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开始运行后,立即将从美国购置的设备、器具和各类物资陆续运抵大定,并从全国航空系统内选调官佐、高中级技术人员及士兵。
经过两年的努力,一片荒凉的羊场坝盖起了办公楼、车间、宿舍,航发厂的整个基建工程竣工,生活区、生产区占地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生产发动机的主要厂房建在乌鸦洞内,为三层木质结构建筑,底层为器材库,二层为机工课(包括机械加工、工具制造、热处理、电镀等车间),并设有五金库,三层为装配课、成品库、工具库等,总面积为 5000平方米。
1941年 1月 1日,经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批准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正式在大定羊场坝成立,该厂的全称是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第一发动机制造厂(代号 123信箱),直属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四署领导。该厂高度保密,对外公开的名称叫“云发贸易公司”。
▲为第41兵工厂提供动力的天门河水电厂的发电组机
1945年上半年,第一台航空发动机试制成功,接着转入批量生产。到 1946年底,厂里完成整体装配的发动机 32台,其中编号为 34639和 34640的两台发动机,安装在 C47-A273号运输机上作动力源,接受自昆明直飞南京的试运转,技术性能良好。发动机的巨大动力,使飞机腾空而起,翱翔蓝天,几小时后,在南京安全降落,其飞机发动机现存美国军事博物馆。同年,大定羊场坝航发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航空发动机生产型号,向美国莱克敏厂购买生产 185马力莱可敏发动机的生产专利,次年又向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购买 NeneI型喷气式发动机的生产专利。大定厂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散落在贵州大山深处的军工企业,成为抗战前线武器装备制造的源头,前方将士打击敌人、决胜疆场的坚强后盾。
结语
军工、民营企业落户贵州,是贵州抗战史上的重要篇章,亦是现代贵州经济史中不朽之盛事。不仅有力地支援了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促进了贵州工矿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成为贵州人民难以磨灭的历史!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17年第10期」
微编:一丹/付宗燕
统筹:姚胜祥 审核:罗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