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俺家乡好
曹鹤亭
我的故乡灵石县是个好地方。不是我吹牛夸张,而是历史上有位皇上看上这块地域而赐给的一个县。灵石位于山西中部,晋中盆地南端,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文帝杨坚北巡,挖河开道获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以为灵瑞,于是下令分割平昌县,即今介休市西南建置灵石县。“灵石”,原本是古代宇宙上空坠落在地球上的一块含铁量极高的铁矿陨石。灵石人作为镇县之宝,设立在老城北门外一处高地、静升河入汾汇流之要冲,并修建一座河神庙,以倍加呵护。明清时有道人住进,修行布道,便将河神庙改扩建为吕祖庙,使“灵石”又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后来随着老城重新规划改造,将“灵石”迁立在县城天石文化广场灵石亭中,作为灵石文化和人杰地灵的象征、万古流芳的标志,供游人观瞻。
灵石
传说,文帝是一位智慧超人的君主,不太可能只是因为发现一块不寻常之石便轻率决定划建一个县。人们揣测,或许考虑到在南北两大平原之间隆起面积如此宏大,且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山中有塬,东西高突,汾水中穿的黄土高原,形成三晋大地南北之间一片独特地域。在这块土地上,北有冷泉关,南有阴地卡,中间有巍巍韩信岭、秦王岭高居汾河两侧,可以严密扼守南北。这样罕见的雄关要隘,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如此得天独厚,易守难攻之处设县布防,应该是文帝深谋远虑的战略考量。
冷泉关
历史事实反复表明,建制灵石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汉朝到南宋,刘邦、李渊、李世民、李武功等都曾经在灵石屯兵驻守,指挥战争。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主席1936年率领红军东征,在灵石境内驻扎,指挥战斗,歼灭敌军,并建立共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发展人民武装,播下革命的红色种子;朱德总司令率领八路军北上抗日路经灵石,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斗争;八路军将领肖华、陈光、张文昂等先后在灵石大地上指挥战斗,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灵石涌现出像王虎安、吴来全、裴金旺等无数战斗英雄。他们英勇奋战,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光辉历史,为灵石人民立下不朽功勋。
故乡灵石地形地貌别具特色,在晋中平川和东山县是看不到这种山势的。人们在山底行走活动,尤其是初来乍到灵石的外地人,会感觉到处重峦叠嶂,视野狭窄,展现在眼前的不是山沟便是坡。然而当你攀爬到山顶塬上,会顿感海阔天空,一望无际,仿佛冲入云霄,似乎广袤大地都踩在自己脚下。映入眼帘的是想象不到的奇特景象。灵石境内在海拔一千多米以上的高处分布着十条台状形态的高塬,塬上相对平坦,土层深厚,适宜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每当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季节,人们漫步在茫茫塬野上,广阔的视野里展现着一片片金黄而美丽诱人的油菜花,绿波荡漾、滚滚而来的麦浪,让人情驰神往,心旷神怡。
黄土塬
十条高塬面积不同,大约都在十几二十平方公里,形态各异,不尽规则。一般塬的周边陡峭,由于雨水不断冲刷,在塬的脚下塑造成一道道大小不一的沟溪。雨水带着泥土和养分顺流直下,淤积到沟的底部,铺摊成平展厚实、水肥充足、易于耕作、耐旱高产的沟坪地,这是农民最喜爱、最看重的稳产高产田。山腰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梯田、二坡地,可以种植庄稼,栽培树木。山坡上,山沟里,漫山遍野分布着各种颜色、不同种类的灌木、草丛、野花,装点着山川沟壑。
煤矿
最值得一提的是,山里蕴藏着煤、铁、硫铁矿、铝矾土、石灰石等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储量尤为丰富,且分布广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灵石靠煤炭产业大开发,成为晋中财政收入大县,也使不少人富裕起来。但一度时期,随着煤炭价格疯长,出现了私挖乱采现象,造成采煤漏水,田地龟裂,村庄沉陷,水土流失,资源浪费,加剧了农业农村发展环境的恶化。特别是露天开采兴起,村庄被迫搬迁,让农民怀着依依不舍的恋土乡愁,无可奈何地离开赖以生存的世代家园,陷入生活困境。因遐迩闻名的韩信墓所在而小有名气的高壁古镇也拆得片瓦不留,人去村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了煤炭资源整合和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面貌正发生着新的变化。
韩信岭
因有韩信墓,高壁镇也叫韩信岭。我老家的村庄距离韩信岭十里路程,在正峰塬西南角塬头那道坐北向南的圪梁上,是南头村委的一个自然村,村名小南头。因为有小南头,所以当地人习惯称南头村为大南头。南头村原属南墕乡,撤乡并镇时纳入了翠峰镇,亦原先的城关镇。小南头距离大南头不到二里路,因为小所以从未在县的地图上标设过。从正峰塬到大小南头和东南面的一些村庄,原先的道路要从我们家的老坟地边经过。坟地边上长着一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树冠遮天蔽日,在平坦广阔的高塬上摆出一副“阅尽沧桑犹兀然”、试与众树比高低的架势,它既是正峰源上一棵亮丽的风景树,也是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古人说“凤凰非梧桐不栖”,因此村里的老者们都说“这块坟地风水好”。
桃花盛开的村庄
我们小南头村,南北一线排列,只有坐西向东、日照充足的三幢土院子,每幢院有三孔土窑洞。靠南面两幢是我们的爷爷兄弟二人不知在何年某月修建,因时间久远,看着十分老旧。北面一幢较新的院子,是父母亲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所建。院子坐西向东,早晨一出门就会看到从东山之巅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土窑洞虽“土”,但好住,睡在土炕上冬暖夏凉,十分舒服,那种舒适度足以甲天下。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中院的墙外有一堵用四方砖块修筑的照壁,上面刻着砖雕。照壁前是人行道,路旁用石头修建着一个半圆型的泊池。每每下雨后雨水会从路面流入池中,那个年代大概是雨水丰沛,池内常有积水,还能滋生出蝌蚪、蜗牛、蜻蜓之类的生物。泊池直线一面的边上修建着一道花栏墙,上面铺设着石条,大人们时常坐在上面休闲话家常,小孩子们会爬在石条上用口中的唾沫嬉弄池中的蝌蚪之类的小生物。靠池半圆的一边右角上长着一棵挺拔茂盛的杏树,树的根部嵌着几块光洁平整的石头,那是女人们做针线活和照看小孩子们的好坐处。小小的村庄上上下下栽植的很多杏树、桃树、花椒树。春天,洁白的杏花,红艳的桃花,浓绿的槐叶,把小山村装点的格外美丽。
村子里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路,往南走过打麦场,站在村头往仁义古镇方向俯瞰,感觉登高晀远,云飞雾绕,一览众山小。小南头虽小,但不偏僻,它不是兵家必争之地,但为兵家常经之路,也是正峰塬一带村庄的人们去往仁义古镇赶集上会的必经之路。儿时记忆中那湛蓝的天空,绽放的桃花杏蕾,翩翩起舞的小鸟,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泊池边戏水的孩童,杏树下说说笑笑的大人,行人诱发的鸡鸣狗叫,许多往昔动人的画面常常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老院
随着时光的变迁,原先的南院和中院已凋敝荒芜,照壁和泊池也不复存在。但是,我二叔的三儿子,也就是我们的叔伯六弟凤翔的四五个孩子聪明能干,在村北头新建起四幢青砖结构的新式窑洞院落,光景过得红红火火,成为我们家族在大小南头根深叶茂的大户人家。村子里引进了自来水,道路硬化,使小小村庄又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故乡灵石水资源曾经十分丰沛。汾河、静升河、仁义河、段纯河、交口河均匀地分布在县域的东西南北中,一道道沟沟里溪水潺潺,到了雨季还常暴发洪水。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些地方甚至人畜吃水都十分困难。究其原因,除自然界气候变化因素外,我以为到处开煤窑,私挖乱采,百孔千疮,导致地下水系破坏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原因。
雀鼠谷
原先灵石老城地势低洼,街巷狭窄,面积很小,有人用不雅且夸张的“城头放屁城尾闻”来形容它的微不足道。城东的新街长期以来建了拆、拆了建,无序折腾,不成体系。1999年县政府做了新的规划设计,将老城、新城与三十里之外的静升村统一规划为“一城三区”复合结构的新模式。按新的设计蓝图,经过彻底改造,已是旧貌换新颜。原先的老城拆除抬高,建成了高楼大厦,新颖别墅,华丽商铺,广场舞池,绿树成荫的街道,重新命名为天石新城。城东的翠峰山建成了亭台曲径,水流幽静,花红树绿的立体公园。城西汾河西山脚下伴有汾水长流,城南崛起一片高耸入云的住宅楼群,城北坐落着雄伟别致的文化艺术中心、美观大气的文化园和历史静思园。新城区改扩更新,沿静升河南北岸上修建了循环公路,一幢幢风格各异的新型建筑拔地而起,向东不断延伸。宽阔的公路从县城通向高铁和高速公路,宏大壮观的灵石一中移建在静升新区,每天到王家大院、石膏山、红崖峡谷、介林等旅游景点的游客熙熙攘攘,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县城新貌
天石新城
王家大院
灵石一中
翠峰公园
森林公园
故乡灵石,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从古至今涌现出许多有名有姓的清官名将,革命英烈,专家学者,劳动模范,他们无疑是灵石人民的骄傲和自豪。我也很敬佩“老夫犹发少年狂”,堪称散文作家、书法家、摄影家、文史作家的几位同乡好友,他们虽都年至古稀耄耋,仍然刻苦钻研,精雕细镂,不知疲倦地潜心创作,用智慧和双手为快乐的夕阳生活增添浓墨重彩。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同样是才华超众、人品极好的故乡人才。正是品读了他们的佳作,诱发遐想,才使我拿起拙笔写成了《往事漫笔》一书的。
张友渔
何泽慧
力群
胡正
故乡民风淳朴,百姓诚实厚道,耿直好处,从不排外。旧社会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战乱袭扰,成千上万的河北人、河南人、山东人来到灵石,被这里地利人和的自然条件,热情友善的人文环境深深吸引,使他们放下惶惑不安的心,把异乡当故乡,拥抱这片能安居乐业的热土,扎根创业,一代又一代成为不走的灵石人。原籍昔阳县的一位老干部老梁,从灵石离休后要落叶归根回故乡安度晚年,结果回去时间不长又折返灵石居住。他感慨万端地说:“说来说去还是灵石好,灵石人好啊!”市里下派干部到县里工作,很多人都想到灵石,而且去了就不想离开,可见灵石这块宝地具有何等的吸引力啊!
美丽的灵石,可爱的家乡,永远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虹桥夜景
静升魁星楼
红崖峡谷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请赞赏鼓励哦!
作者简介:曹鹤亭,男,1940年生,灵石县翠峰镇小南头村人,晋中市委统战部退休干部。1956年参加工作,曾在灵石县直机关、介休钢铁厂、晋中市委机关任职,著有《往事漫笔》一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