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殷商史研究中心中国哲学第21辑《郭店简与儒学研究》姜广辉 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 月出版)目 录初读郭店竹简印象记要 李泽厚郭店楚简与道统攸系——儒学传统重新诠释论纲 姜

中国哲学第21辑

《郭店简与儒学研究》

姜广辉 主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1 月出版)

目 录

初读郭店竹简印象记要 李泽厚

郭店楚简与道统攸系——儒学传统重新诠释论纲 姜广辉

郭店简与《礼记》的年代 彭 林

郭店竹简儒家记说续探 陈 来

郭店楚简《五行》研究 (日)池田知久

郭店楚简《缁衣》校读札记 陈金生

郭店楚简《忠信之道》考释 周凤五

郭店竹简《老子》的道论与宇宙论 沈清松

以郭店《老子》为例谈谈古文字 裘锡圭“太一生水”说 庞 朴

《太一生水》与庄子的宇宙观 叶海烟

《太一生水》与《淮南子》:《乾凿度》再认识 邢 文

郭店楚简略说 钟肇鹏

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 陈高志

关于郭店楚墓竹简分篇与连缀的几点想法 王 博郭店楚简与原典儒学 姜广辉

郭店楚简与早期道家 姜广辉

经学研究

孔子的生命主题及其对《六经》的阐释 张文修

《春秋》与三传 浦卫忠

二程与佛教(下) 周 晋

有关“朱陈之辩”的几个问题 汤勤福

论惠栋的经学思想 陈居渊

礼教与情欲——近代早期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冲突 张寿安

第22辑

《经学今诠初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传统的诠释与诠释学的传统——儒家经学思潮的演变轨迹与诠释学导向  姜广辉

孟学诠释史中的一般方法论问题 黄俊杰

礼的宗教胎记 王启发

古代中国“语言观”的一个侧面——以《易·系辞》论“象”为研究基点 林启屏

郭店楚简引《诗》论《诗》考 廖名春

先秦孝道观的发展 张 践

汉代经学的确立与演变 严 正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意义 王葆玹

《诗经》在汉代的教化功能——齐鲁韩毛四家《诗》学合论 张海晏

论两汉易学的形成、源流及其特征 林忠军

纬书对经书的阐释 张广保

正始时期经学的玄学化 张文修

孙复与宋代《春秋》学研究 浦卫忠

蔡沈的《尚书》学研究 吴 锐

王夫之的“六经责我开生面” 汪学群

惟礼至上与以礼代理——凌廷堪礼学思想析论 陈居渊

龚自珍与晚清经学的嬗变 陈其泰

《台湾通史》与儒家的春秋史学 陈昭瑛

中国哲学第23辑

《经学今诠续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年10月出版)

重新认识儒家经典——从世界经典现象看儒家经典的内在根据 姜广辉

英雄模式与孔子传记 〔美〕韩禄伯

卦序与易学的起源——易类简帛的卦序意义 邢 文

《大学》新解——兼论《大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梁 涛

《毛诗序》在《诗经》解释传统的地位 林庆彰

汉代的“古今文字”与经“古今学” 杜萌若

《孝经》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张 践

董仲舒《春秋》公羊学的理论体系 陈其泰

孟喜、京房的象数易学 林忠军

礼类经记的各种传本及其学派 王葆玹

政治经典与经典政治——《周礼》与古代理想政治 王启发

郑玄经学思想述评 严 正

经学的统一与变异 谢保成

经世致用:荆公新学对经学原典精神的复归 张广保

论胡安国《春秋传》的思想 浦卫忠

经典崇拜与道德自觉——朱熹《诗》学析论 张海晏

理学化经学的典范——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张文修

历史与社会实践意识:章学诚的经学思想 王中江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在清代思想史上的重新定位 陈居渊

中国哲学第24辑

《经学今诠三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中国上古宗教研究

夏商周三代宗教——中国哲学思想发生的源头 余敦康

楚简研究

《诗论》与《诗》 李学勤

附:《诗论》分章释文 李学勤

关于《孔子诗论》 裘锡圭

关于古《诗序》的编连、释读与定位诸问题研究 姜广辉

附:古《诗序》复原方案 姜广辉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释文校订 李 零

风、雅、颂与先秦《诗》学 邢 文

楚简《诗论》与早期经学史上的有关问题 江林昌

《孔子诗论》补释一则 陈 剑

郭店儒家著作的学术谱系问题 叶国良

中国经学史研究

传经与弘道:荀子的儒学定位 王中江

《白虎通义》制度化经学的主体思想 张广保

何休的公羊学思想 郑任钊

郑玄《易》学思想的特色 林忠军

政治的统一与经学的统一——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姜广辉

唐代儒者解经之一侧面——《五经正义》解经方式析论 张宝三

尊孟与非孟——试论宋代孟子学之发展及其意义 夏长朴

宋学的文化诠释 朱汉民

论郑逑《五先生礼说分类》 彭 林

经及其解释——陈澧的经学观 张素卿

读李学勤主编之《标点本十三经注疏》 (日)野间文史

中国哲学第二十五辑

《经学今诠四编》

姜广辉 主编

目 录

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汤一介

应加强经学思想史的研究 张岂之

师法家法与守学改学 叶国良

汉代经学的解释学审视 林存光

一篇有关汉代经学之误说——读杜萌若君《汉代的“古今文字”与经“古今学”》 刘起釪

出土文献与文化记忆——《诗经》早期历史研究 (美)柯马丁

“为父绝君”并非古代丧服之“通则” 李存山

帛书《易传》的时代与作者研究 王葆玹

中国古礼在朝鲜三国时代的播迁 彭 林

道学思潮与经学革新 ——二程的经学思想与《伊川易传》再认识 姜广辉

二程的经学思想及其对朱熹经学的影响 蔡方鹿

程伊川的春秋学 (日)斋木哲郎

朱熹《四书》学的治学特点 肖永明

方以智经学思想研究 蒋国保

庄存与:清代公羊学的开山——兼论孔广森的《公羊通义》 陈其泰

刘逢禄《春秋》学初探——从《春秋论》谈起 蔡长林

孙星衍的谶纬思想 黄复山

汪喜孙研究概述 杨晋龙

廖平的经学六变及意义 黄开国

康有为的公羊学思想 郑任钊

上一篇: 【直击韩城】张永祥书记等领导到国家文史公园参观、考察
下一篇: 《尼采作为古代文史学者》:西方学界关于尼采研究的新成果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