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简介(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简介(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简介(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许昌,因三国众多名人的交集而享誉海内外。为再现东汉三国时期许昌的风貌,现已建起了全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我们已去过当年曹操居住和运筹帷幄、发号施令的曹丞相府及关羽为护佑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而被俘所居住的春秋楼,关羽也因秉烛达旦,夜读《春秋》的忠义形象为世人所赞赏。那么今天就去关羽挂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许昌,因三国众多名人的交集而享誉海内外。为再现东汉三国时期许昌的风貌,现已建起了全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我们已去过当年曹操居住和运筹帷幄、发号施令的曹丞相府及关羽为护佑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而被俘所居住的春秋楼,关羽也因秉烛达旦,夜读《春秋》的忠义形象为世人所赞赏。那么今天就去关羽挂印封金,不辞而别,以刀挑袍的灞陵桥看看。

灞陵桥,位于许昌市城西约八里处的清泥河上,此桥原名为“八里桥”。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击败刘备,下邳之战,俘获关羽及刘备妻妾甘、糜二位夫人回到许昌。曹操爱惜关羽的人才,加官进爵,“礼之甚厚”,但关羽不为利禄所动,忠于桃园之盟,不忘旧主,得知刘备信息后毅然封金挂印,执意回归刘备,于是保护二位“皇嫂”的车仗,斩关西去。曹操得到消息,率群僚快马加鞭追至八里桥,赐袍饯行,但单刀匹马的关羽疑其有诈,立马桥头,以刀挑袍,辞曹西行,开启了让后人为之赞叹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

到了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火烧赤壁,大败曹操83万人马,曹操一败涂地,落荒而逃,恰逢关羽伏兵于华容道,为报昔日之恩,关羽放了曹操。因此关羽挑袍断义,捉放曹的故事,既表现了关羽的“忠义”之情,同时也突出了曹操爱才之心,以致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简介(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千里走单骑的故事简介(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许昌的这座灞陵桥就是当年“关帝挑袍处”,后人推崇关羽忠、义、仁、勇的品格,将原名“八里桥”改称为“灞陵桥”,并在桥西建关帝庙以祭祀关羽。作为三国文化的重要节点,现已开辟为“许昌灞陵桥景区”,景区包括灞陵桥,关帝庙及古典园林建筑的桃园。

原有的灞陵桥建筑年代不详,但桥基为元代构件,上部为明、清建筑。原桥上遗留构件有石雕栏板、戏水龙头、望桥、石狮、石猴等,现都存放在关帝庙内。

1990年重新修建了这座仿汉桥。桥长121米,为单拱双柱,支顶拱体。桥栏青石栏板上浮雕为仿汉画像,内容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大多是反映汉代农桑狩猎、民俗天像等现实生活。桥头立有青石堆雕的“关公勒马挺风”巨像,通高9米,高大伟岸,给人以凌空立马,虎视中原之势。

桥旁有《汉武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为辞曹书;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石碑,碑文论述了关羽辞曹挂印封金,刀挑其袍的过程,歌扬关羽“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褒他“情深义重垂千秋,士民争拜汉云长”。

上一篇: 特朗普是哪个党(特朗普是什么党啊)
下一篇: 周星驰简介(周星驰简介和个人资料)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