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文史类与理工科学生占比多少合适与文理科谁重要的问题并不相同。论文作者简单统计文理科学生人数用以解释国家发展固然失之草率,但作为一个定量分析的话题,各专业培养规模是否过大,牵涉社会分工及各行各业的配合衔接,涉及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能否适应,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而舆论所关注的文理学生谁重要这一定性问题,恐怕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毕竟,理工学科构建起了物质基础,而人文学科在塑造价值理念、推动文化发展等方面的贡献不容忽视。此外,文理学科中都有“形而下者之谓器”的实践技能,也都有“形而上者之谓道”的高深学术,细化的行业分工构成了社会的参差多态,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抽象讨论文理科优劣,意义不大;说文科生耽误国家发展,更是荒谬。但要看到,网友对此饶有兴趣的背后,仍然有真问题需要我们读懂。其一,学科偏见客观暴露出文科教育的一些问题。数理化“知之为知之”、文史哲“谁都能说两句”的背后,固然受学科特点影响,也与一些文科学科降低培养标准、课程流于形式有关,更涉及人文社会学科普及的话题。其二,比文理之分更重要的是,学科为社会培养怎样的人才。一段时间以来对通识教育、打破分科的热议,体现了社会的关切,也就是如何才能超越具体细碎的知识,为学生培养必备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观念、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从而塑造更加完整的人。教育作为感化人心、塑造灵魂的工作,这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面对他人的评头论足,有网友勇敢地说:“我选文科可不是迫不得已”“我是文科生,但我挣得并不少”。现在,是时候纠正关于文理科的偏见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各行各业都有着无限的机遇。对于每一个正在未雨绸缪的年轻人而言,适合自己的专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正是:文理非二分,关键在育人。
(文 | 张一琪)
| 荐书 |
★ ☆★
《与世界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丨简介丨
继《与时代谈谈心》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世界谈谈心》。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都市、生活、艺文、校园、新知、科技、心理、食饮、光影、风尚10个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本书所收录的,也只是我们这个宏大时代的吉光片羽。但这些文化现象、社会风尚、思想观念,就像风与水之于大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刻画着我们的时代。我们尝试从中看到水的走向、听到风的声音,去发现、接受和推动改变。我们希望,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道观察、思考,发现更广阔的时代,与社会一起向阳生长。
—京东已售,扫码即购—
— “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套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