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高中历史教学:高中文史知识汇总9.docx 10页VIP

高中历史教学:高中文史知识汇总9.docx 10页VIP

高中历史教学:高中文史知识汇总9.docx 10页VIP高中历史教学:高中文史知识汇总9.docx,高中文史知识汇总(九) ——主要史观 1.唯物史观的内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

高中文史知识汇总(九)——主要史观1.唯物史观的内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如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与个人崇拜、孝道、三纲五常、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小农意识等现象形成的经济基础;雅典的商品经济、海外殖民是民主制度、人文主义、海洋意识的经济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跃进,工具制作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2、革命史观的内涵革命史观,主要是同现实中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国内统治阶级的斗争密切相关的近代人与事,而不是整个中国的近代史。基本学说: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尤其是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的研究模式。这一学说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间的矛盾,最能集中体现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阶级矛盾,便能解释历史发展的内在的规律性。3、文明史观的内涵文明史观认为,本质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根据文明形态,可以分为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根据内容,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根据地域特色,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等;根据宗教特色,可以分为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国儒家文明等。

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体对历史的影响,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文明史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4、全球史观的内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又称为整体史观,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关注整个人类,更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重在阐述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历史的联系与影响,即人类自孤立、分散发展为世界成一密切联系的整体,重点关注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5、近(现)代化史观近代化(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近(现)代化史观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即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由此引起相应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一系列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与转型。其中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主要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教育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等。

6、社会生活史观的内涵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目光投向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如工业革命,社会史则面向基层与田野,聚焦无产者乃至童工、流浪汉等小人物。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的方面”,社会史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状况。7、生态史观的内涵生态史观认为,作为博大精深、无所不包的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经验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还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只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宗旨,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才是万物灵长的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8、多元史观的内涵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多元史观的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断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唯物史观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体系,是一个在回应社会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体系,并且在吸收人类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我扬弃和发展的体系。文明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和生态史观分别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某个侧面的特殊规律,是对唯物史观这一基本规律的丰富和深化;而唯物史观也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实现完善和超越。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多元史观的地位并不平等。唯物史观是基础,其他史观是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完善。此外,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近现代化史观之间也是互相补充关系,如文明史观强调文明交流,全球史观关注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可以说全球史观是对文明史观的细化;文明史观将人类文明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近现代化史观关注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因而可以被看作是文明史观的补充与完善。【例】1.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1)革命史观: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开放,被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5)民族史观:中国为维护国家主权的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多元史观解读列强对华经济输出(1)民族(革命)史观:是对中国人民的残酷掠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贫困和落后。(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纳入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投资场所,中国经济在世界市场中处于附庸地位。(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文明史观:客观上有利于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3.多元史观解读甲午中日战争(1)革命史观:签订《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2)现代化史观: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客观上促进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客观上推动实业救国和西学东渐,形成思想解放潮流。4.多元史观解读辛亥革命(1)革命史观: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伟大(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现代化史观: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迈出了中国政体由专制到民主的重要一步,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大突破;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思想上,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此外,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等方面也有巨大进步。(3)全球史观:辛亥革命是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是世界民族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运动的发展。(4)社会史观: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剪辫、不缠足还是婚姻、礼仪、习俗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5.多元史观解读新航路开辟(1)全球史观: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全球化的开端。(2)文明史观: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与冲突。(3)现代化史观:商业革命促进了农业社会向商业工业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使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联系的性质(军事扩张到经济贸易),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4)社会史观:给西欧、非洲、亚洲、美洲社会带来巨大变动。同时,促进了美洲大陆物种,如玉米、烟草等的外传,改变人类的生活。(5)革命史观: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封建阶级的衰落,有利于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6)民族史观:促进西欧的崛起,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6.多元史观解读殖民扩张(1)革命史观:殖民扩张促进了两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引发了亚非拉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2)全球史观: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破坏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7.多元史观解读工业革命(1)文明史观: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2)全球史观: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3)现代化史观:推动了全球现代化进程。促进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自由化;社会生活上的富裕、文明化。(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日益分化,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困化、城市化问题、群体性社会事件、环境污染等等。

(5)革命史观:工业革命促进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8.多元史观解读十月革命(1)革命史观: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两种不同制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发展的历史。(2)民族(全球史)观:十月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运动。(3)现代化史观: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4)自由主义史观;现代国际形成两种不同势力——极权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抗。(5)全球史观:现代国际格局形成了两种不同国家(势力)共存对抗,一定上阻碍全球化发展。9.多元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1)革命史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局部)调整。(2)文明史观: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新运用,运用国家政权调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3)现代化史观:自由贸易过渡到国家干预政策的转折点。(4)社会史观:改变了美国人的社会生活(享受国家福利)的改革。

上一篇: 优秀著作读后感(文史著作读后感范文).doc
下一篇: 济南古城:传承泉城历史文脉,守护百姓乡愁记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