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一中
南堤上
惠民医院
基督教会
它们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
想了解吗?
请您阅读下文——
南堤上的钟声
(马双喜)
序:作者以“钟声”为引线,把读者引入了一百多年前的滑县一中的前身——中华基督教会和道口惠民医院。阅读本文,可使读者了解到滑县一中的前世今生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南堤上,位于道口镇西南隅古黄河大堤(也叫太行堤)之上。1949年解放后这里成了滑县最高学府——道口中学的所在地。我小时候,大人们总是习惯叫“南堤上”,“南堤上”便成了“道口中学”的代名词。
从我记事起,我就听惯了南堤上传来的钟声。“咚!咚!……”这钟声浑厚,洪亮,穿透力强,听得很远,距离南堤上5公里之外的道口镇最北端的北小堤都能听到它清晰的声音。
“娘,这响声是哪传来的?”我问道。“是南堤上”娘回答我。“是啥发出来的响声?”“是钟声”“钟声是干啥的?”“是学校上课下课的信号” ……我一连串的发问,娘不耐其烦的一一回答我。
南堤上在哪?学校是干什么的?一个个疑问,从我幼稚的心灵深处萌发出来。那时候,我很小,还不到上小学的年龄。年龄小,腿也短,活动范围仅有我家周围四邻,从没走远过,也不敢走远。因此,视野也很有限,只见过方圆一二十米内的房屋和邻居。
六七岁时我上了民校,那时候的民校,相当于现在的学前班。第二年,我上了道口实验小学。校园里的树上,挂着一口小钟,一到上下课的时间,这个钟就会被敲响。这时,我终于知道了南堤上钟声的实际意义了。
1972年1月,14岁的我报名上了位于南堤上的滑县完全中学。第一天到学校报道,我才亲眼看到了“南堤上”是个什么样子。走进校园,我像一匹失缰的小马驹,好奇地跑这跑那,跑遍了整个校园。这时候,“南堤上”这个模糊了我十四年的概念,才算第一次有了感性认知。
校园很大,从南到北分成三个院。听老师说,之前三个院分别是“滑县工农大学”、“五七中学”和“工农高中”,就是这一年,三个学校才刚刚合并为一个学校。校园南北长约有五六百米,东西长约一百五六十米,仅教室就有三四十所。除了教室,还有图书馆、实验室、教务处、伙房、大礼堂、校办工厂等,粗略算起来整个校园的房屋,足足有二三百间。使我这个以前从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一下子大开了眼界,高兴地我一走一跳的。
然而,最使我感到好奇的是位于校园西部的三座小洋楼。三座小洋楼呈南北走向排列,楼间距有三四十米。三座小洋楼均为地面上两层,另有地下室,呈不规则四方体形状,形态各异。
▲建于1905年的三座教士楼
因为好奇,所以多问。后来从长辈人那里,逐渐了解了小洋楼的一些历史。据老人讲,1905年加拿大基督教会在道口设立“中华基督教会”,南堤上因为地势较高,经过选址就确定在此建设教会,三座小洋楼就是当年建设的。1908年前后,加拿大籍基督教信徒安德鲁汤姆森和他的夫人玛格丽特来到道口镇,成立了“道口惠民医院”。他们夫妇在传教布道的同时,兼做医生为群众看病。于是,门楼两侧各挂一牌:左侧招牌“道口惠民医院”,右侧招牌“中华基督教会”。
▲安德鲁汤姆森和他和夫人玛格丽特
▲建于20世纪初的南堤上“道口惠民医院”大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因安德鲁汤姆森积极救治抗战伤员,日本人怀恨在心,虽然安德鲁汤姆森是加拿大国籍,但未能逃脱日本人的迫害,1940年他们被迫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道口镇,留下了这处传教布道兼行医的道口惠民医院。1949年8月,滑县一中的前身“平原省立道口中学”从长垣迁址于此,延续至今,但中间多次更名。
学校大门北侧,一座高八九米、底座四边长约三米、由蓝砖白灰砌成的小方楼特别显眼。走近这座小方楼,看到了悬挂在顶端的一口大钟,才知道它是学校的钟楼,就是我听惯了10多年的钟声发音的地方。
打钟人姓石,人们都喊他石师傅。门卫室既是石师傅的宿舍,又是他工作的岗位。这里离钟楼几步的距离,石师傅一兼二职,既是门卫,又是打钟人。
门卫室桌子上摆放着一个马蹄表,这个马蹄表就是石师傅上班的工具。石师傅工作很敬业,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把马蹄表和收音机里发出的“北京时间”校对一下,把马蹄表校对得非常精准。到了上下课时间,石师傅从门卫室走出来,几步来到钟楼,然后有节奏地拉起钟绳,大铁钟发出“咚!咚!”的响声,学生教师遵循着钟声的提示,有规律的作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白天黑夜,哪怕风雷雨雪,石师傅都能按时按点打钟,没有出过一次失误。
对于这口大钟,我曾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哪能够制造出这么大的钟?听学校的老人说,这口大钟是在1968年前后“破四旧立四新”时,被红卫兵从滑县城关天主教堂拉到一中的。据说大钟是西洋国家制造的,因为国外制造的大钟,下沿没有垛口,而国产的钟沿都有垛口,这就是区分大钟产地的标志。
▲滑县一中的老教室
钟声伴随着我,度过了非常甜蜜的初中阶段。初中毕业后,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迫不及待地走出校门,走向了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下乡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
1977年恢复了全国统一高招制度,经过筛选,我第二次跨入了南堤上学校的大门,进入了文科复习班,为来年参加高考奋发苦读。此时的学校名称,已不再是“滑县完全中学”了,改名叫“滑县第一中学”。进入校园,那熟悉悦耳的钟声,再次回荡在我的耳际。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复习班完成了她的使命,同学们有的一举成名,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名校,考上普通大学的也比比皆是;少数同学名落孙山。同学们抱着不同的心情,走出学校大门,依依惜别后各奔东西。没想到,和学校这一别,竟是40年!
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工厂的增多,商业的繁荣,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南堤上的钟声渐渐被淹没在城市的噪音之中,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还能听到几声。
前几天,应同学之邀去南堤上一中参观校史馆。这口大钟再次映入了我的眼帘。只是,校园不再是过去的校园,钟楼不再是过去的钟楼,人也不是过去的人,大钟也不再发声,前几年被电子钟取而代之,它现在作为学校的一件文物,被陈列在新建的钟楼之上。
我来到新建的钟楼下,默然伫立,仰望钟楼上悬挂的大钟,一种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不由使我小声诵读出唐朝诗人刘希夷的诗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近年新建的钟楼
是啊,人生不就像这口大钟吗?有它青春激昂的青年时代,也有它垂暮老去的时候。人生苦短,当倍加珍惜!
站在新钟楼下,怎么努力也找不到旧时感觉。我仍怀念那旧时的钟声。
写于2020年4月29日
作者简介
马双喜,男,滑县道口镇人,先后在县粮食局、县“三创”指挥部办公室、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县纪委监察委、县水务局工作。安阳市和滑县作家协会会员,社会兼职有:滑县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滑县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滑州文化》及《滑州儒学》杂志副主编。热爱文学创作,近年创作作品70余篇,刊发在《河南日报》、《河南文史资料》、《安阳日报》、《滑台文学》及公众号《滑县佰事通》等媒体平台。
往期回顾:
·往期精选·点击标题跳转阅读
@投稿/爆料/客服 1561799499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