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春光
1月22日,本报刊发原省财政厅干部尼福祥的文章《激情燃烧的岁月——跨越半个世纪的驻村记忆》后,陆续收到许多读者发来的跟帖、评论,他们纷纷为报道中的驻村干部——如今已80多岁的尼福祥老人点赞,称赞他是改革的先行者。为此,本报专门将部分读者的跟帖、评论摘编如下:
“黄岗村民念念不忘50年前的驻村干部尼福祥,原因是:他带领群众率先实行土地承包,甩掉了因体制制约和土地贫瘠造成的贫困;他心里装着百姓,眼睛盯着实际,肩膀担着责任,头上顶着压力,时刻想着改革;他从实际出发,从实事干起,用实践检验,用实效衡量。”河南省文史馆馆员侯耀忠由衷地赞叹。
“他是敢于担当的领跑者。小到改灶节柴、打井吃水,大到土地承包、多种经营,凡是群众期盼的、需要的,他都尝、他都试。干一件是一件,成多少是多少。他是造福于民的奉献者。他心中有党理直气壮,心中有民无所顾忌。为百姓着想设身处地,为百姓干事脚踏实地。细读报道,我们从他身上领略到一种尽管跨越半个世纪但却历久弥新的改革精神与思想价值。”
西华县址坊乡党委书记叶保良赋诗一首:“庸吏寻常见,担当几回闻?为求民温饱,未曾惜己身。岁月荏苒过,小村万象新。至今村老聚,犹忆造福人。”
河南省直第一医院张胜华评价:尼老勤勉务实、敢闯敢试的作风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50年前的改革创举,符合当时的实际,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鄢陵县驻村干部刘惠华点赞:在上世纪60年代,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尼老冒着戴帽子、挨批斗的风险把土地分包到组,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让人敬佩。
焦作市文化局退休干部王天德说:1968年,老尼为改变群众贫困状况,冒着政治风险把土地承包到组。赫赫有名的小岗村1978年分田到户,成为全国农村改革一面旗帜。老尼在黄岗村的改革实践,比小岗村整整早了10年。联想到当前的扶贫攻坚,如果扶贫干部都像老尼那样,既敢想敢闯敢创新,又脚踏实地办实事,扶贫攻坚一定会取得彻底胜利!
郑州市民王宏伟感慨:尼老在黄岗的改革深得人心,黄岗堪称“河南的凤阳”。
西华县教育局退休干部王保清回忆:我那时接触过好几位驻队干部,印象中他们高高在上,大搞政治宣传、政治运动,擅长不断召开群众大会,却很少过问集体生产劳动。老尼则不同,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困难,大胆探索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办法,巧妙地将田地承包到组;狠抓粮食生产,种植经济作物、搞副业、办企业。这样的党员才是人民的贴心人!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孙振民说:老尼的做法,一心为党,真心为民,实事求是。
许昌干部张波表示:当年,老尼为了群众不再受穷,经过调查,毅然决定把土地承包到组。这启发我们要善于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新矛盾、新难题,探索符合时代、符合实际的新思路、新举措,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西华县水利局退休干部王喜来记忆犹新:当时有位县长说了句“种桐树、喂母猪,三年成个大财主”被打成走资派、遭批斗,人们都不敢提致富、提改革。老尼不怕戴帽子、打棍子,一心想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大胆改革,分田到组。现在的干部应向他学习,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敢试敢闯,敢于向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不。
国防大学尹玉亮将军很惊喜:在当时,真正有这种胆略的人很少见。每个时代都需要这样有胆有识的改革者。
西华县广电局退休干部何建华说:为尼老敢为人先、勇于改革的精神所感动。敢想、敢干、敢当,造福百姓的人,百姓不会忘记。
中国科技大学高子鹤评价:尼老是改革者中的无名英雄。他从风华正茂变成耄耋老人,没有因改革创举得到什么,但却为黄岗村留下很多。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一次分组成功且坚持15年不变,真是一个奇迹,值得专家学者探究。上世纪70年代媒体报道了小岗村,现在河南日报报道了沉寂50多年的黄岗村。为黄岗村点赞,为尼老点赞,为河南日报点赞!
相关链接:
激情燃烧的岁月——跨越半个世纪的驻村记忆
尼福祥口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韩春光 整理
改革开放40年了,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上世纪60年代末我的一段驻村往事,再次涌上心头。
1968年年初,我被组织下放到西华县聂堆公社黄岗大队(现西华县聂堆镇黄岗村)驻队。当时群众住的是低矮草房,有句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就是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吃的是大锅饭,生产制度不合理,群众生产积极性普遍不高。队长一敲上工钟,许多人就来到地里,因为出工不出力,粮食产量低下,群众生活十分困难。
根据大队的安排,我负责抓六队的工作。驻村之初,我在一个四面无墙、放有一辆四轮大车的棚子里居住,同时队长安排我每天到社员家吃派饭。当时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社员群众对驻队干部存有戒心,认为驻队干部是来监督他们的,驻队就是找队里麻烦,许多社员不愿与驻队干部交心。
我第一次和农村、农民、农业打交道,没有经验。好在每天到群众家吃派饭,我就利用这个机会与他们拉家常、谈生产,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群众逐渐改变了对我的态度,慢慢和我说起心里话。
我下乡时带了两本书,一本是关于农业生产的,一本是农技小册子。恰好小册子上有一篇如何改造炉灶的文章,于是我和队长王书文商量,先从他家开始做试验,结果改造炉灶一举成功,推动了全队兴起改炉灶热潮。接着又按照小册子的指导,家家用竹竿或小桐树掀起了打压杆井的热潮,群众由此吃上便捷的压井水。以上两件事,一下子拉近了我与社员们的距离。
之后,队长把我安排到生产队保管室居住。这时,我到每家吃派饭,居然有群众单独给我做白面烙馍,我内心非常感激。但我怎能安心接受社员对我的额外照顾呢?我在社员大会上说:到谁家吃饭,谁再给我做白面馍,我就不吃谁家的饭!群众看我说的是真心话,以后就让我同他们吃一样的饭。
经过调查发现,生产搞不好的原因,是一些政策脱离实际,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有人提建议,生产要搞上去,只有包产到户。起初我不认同,更不敢采纳,因为,西华过去就有一位县长,由于包产到户被撤职。
最后,根据社员意愿,我们决定把生产队分成四个小组,土地承包到组。同时,为防止有人揪辫子、打棍子,我们命名第一组为团结起来组,第二组为学习大寨组,第三组为艰苦奋斗组,第四组为战天斗地组。并给四个组制了四面旗,将组名绣上去,劳动时把红旗插到田间,这着实给我们形成了一层保护。
六队60多户,亲的、近的自由组合,耕地一分为四,牲畜、农具合理分配。小组间开展比、学、赶活动,每组都唯恐自己落后。社员王殿阳是喂牲畜的,原来不下地干活。他怕自己组落后,主动到本组参加劳动。
为继续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每天工分的认定,由最初两年一评改为一月一评,以前日定七八分的大姑娘、小媳妇,只要吃苦能干,可以评为十分,同工同酬。吃惯了大锅饭、长期拿十分的滑头,经过评定有的降为九分,有的甚至降为七分。月评工分的办法,确实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群众评价:以往干活“大呼隆、一窝蜂”,过去为啥穷,就穷在“大呼隆”上了。其次,废除指挥上工的铁钟,不再敲钟上工。队长一棒指挥停止,代之以劳动生产由各组自行安排。
同时,为提高收入,狠抓棉花、烟叶、红麻等经济作物种植;学习焦裕禄,在路旁、沟边、田间广栽桐树;采取挖淤土、压沙土的方法,改变农田土壤结构;我们还破天荒地实行了女社员休息星期天的制度,以便其处理家务;抽出专人搞副业,建立窑场和油坊,以副养农、促农。
四个组男女老少明争暗赛,生产蒸蒸日上。1968年夏收,小麦单产首创新高,其他队人均口粮只能分八九十斤,六队各组人均却能分到一百六十多斤。当年,棉、烟、麻等普遍丰收,超额完成公粮上交任务,生产队一举还清外债,社员们都分到了红利。彻底改变了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的落后局面。
我在六队吃派饭,有一家队长不给派,队长说这个人当过国民党的兵。我给队长说,你明天就派我到他家,不信他会谋害我。到这家吃饭时,这位社员很感动,讲述了他当年因生活逼迫当兵的经过,对日抗战的经历,现实对他造成的压力及孩子都受他的影响情况等。我听后鼓励他好好劳动生产,放下思想包袱。
六队分地到组的办法尽管有效,但其他七个队不敢学习,主要是这些队长怕犯错误。六队社员王有亭从部队转业后,接任黄岗大队支书。因为他有亲身体会,1978年他大胆地让其他七个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件事惊动了公社党委和西华县委,县社两级不支持,派工作组来调查。群众普遍反映改革好,国家、集体、个人都受益,都不同意走回头路。县社两级领导无话可说,只好认可。
2018年年底,我回到阔别50年的黄岗,许多群众闻讯而来。村民王占喜说:“你在六队实行的办法,我们从1968年一直坚持到1983年生产队解体。我们村由落后变先进,从贫穷到富裕,大家都没有忘记你,尤其记得你敢试敢闯敢走新路的冒险精神和改革精神。”
干部群众对我说,现在村里很多人家都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非常重视,群众种地不仅不再交公粮了,而且国家还给发放各种补贴,这是广大群众做梦也想不到的!
(作者系河南省财政厅退休干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