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一展览尽一城风韵词句入画,影像成诗。6月8日至8月8日,由广州市政协办公厅主办,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承办

一展览尽一城风韵

词句入画,影像成诗。

6月8日至8月8日,由广州市政协办公厅主办,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承办,广州市摄影家协会、广东岭南诗书画研究院协办的《广州印迹——城市风貌摄影展》(简称“《广州印迹》”)于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三楼展出。

1

打开时间的维度,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州,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殷切嘱咐广州要在新征程中不断开拓奋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摄影是时代的印迹。观者置身其中,记忆不断浮现、精神得以传承。”《广州印迹》是广州市政协讲好“广州故事”“广州经验”的实践成果,是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我的城市我的家”系列展览的首秀。展览围绕“忆”“花”“城”“情”四个主题,精选150余幅摄影作品,从多角度呈现广州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配以历代名人的诗词文句,通过新旧影像对比,静态影像与动态视频交融的陈列方式,让观众沉浸其中,品味洋溢岭南风韵的城市温度与人文情怀,从而更好地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

1

立意:激发“新”“老”广州人的共同情感

广州实际管理人口数量超过2200万,这个数字包括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广州人和几百万“孔雀东南飞”的新广州人。怎么勾起老广州人的城市记忆,如何引导新广州人读懂广州,是本次展览的主要思考。

因此,陈展方尝试汇集广州城市风貌摄影作品及其相关的历代诗文佳句,以丰富、立体的陈列方式,借苏轼、屈大均、鲁迅、老舍、郭沫若、巴金、冰心等名家视角,勾勒出广州的古韵今风,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印迹。希望由此能让老广州人感受到乡愁,唤醒人们记忆中广州原来的模样;又让新广州人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巨大变迁,知道今天的广州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从而激发“新”“老”广州人热爱广州、建设广州、奉献广州的共同情感。

在设计上,展览以平面的摄影作品、立体的文字装置、酷炫的现代装饰布置分割展陈空间,并兼顾展品的大小、色彩、节奏、形式感等美学要素,从而让观众能从图像、文字、陈列设计等各个方面感受广州独特的魅力。

广州鲜花怒放,榕荫叠翠,繁华热闹;

广州水如网织,路路通达,高楼林立;

广州包容开放,“生猛鲜活”,务实乐观;

……

这些情景都记录在摄影家或特写、或鸟瞰、或仰视的镜头中,凸显出广州人特有的城市记忆与乡愁,凸显出广州绿色和谐的生态与人文环境,凸显出广州在改革春风中日新月异的城乡变迁与人情坚守。

“透过这些在时光深处发出自己声音的影像,我们可以感受到广州的城市温度与情感,以及每一位为广州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付出努力的广州人的平凡与伟大。”展览前言留下这样一段寄语。

1

四章节品读一城华彩

章节一:忆

再现浓浓的市井烟火、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

老城市,新活力。

有着2200多年厚重历史的广州,留下了美好的城市记忆,并持续焕发着新的活力与激情。海珠广场上下班的工作者、独立电话亭边思乡的身影、仰望天空飞机掠过的外来工子女、茶楼中闲聚的“老友记”、榕树下喝着珠啤的三两小伙、上下九逛街的外国人,王老吉凉茶铺的师傅,交织成一个个独特的广州故事;地铁一号线开通、第一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赈灾义演、广船巨轮下水、中国大酒店建成、“小蛮腰”耸立在珠江之畔,记录着一件件令人难以忘怀的广州大事;沙面、长堤、黄埔港、白鹅潭、北京路、上下九等传统城市历史人文景观,天河城、珠江新城、海心沙、南沙自贸区、大学城等新辟的商业、文化区域,形成了一个个既延续历史文脉,又充满活力的广州空间。

说到岭南地区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广府饮茶习俗可谓广府群众参与度最高、影响最广泛的生活习俗之一。康有为、孙中山、鲁迅、郭沫若等无数近代文化名人都曾在广州饮茶并为之倾倒,留下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人文佳话。毛泽东就在《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中写下“粤海饮茶未能忘”的记忆。

本单元以“忆”为主题,通过系列影像再现广州浓浓的市井烟火;再现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和新潮、重质的“广货”;再现广州特有的城市记忆和乡愁;再现广州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历史发展进程。

章节二:花

展现繁华的城市色彩、壮阔的英雄气概

花是广州的城市符号和文化意象。

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以及珠江环绕的优越地理条件,使得广州一年四季草木常绿、繁花盛开,有“花城”的美誉。烈士陵园的木棉、沙面的古榕、香雪公园的梅花、兰圃的兰花、石门的禾雀花、汀塘的油菜花、临江大道的凤凰木和簕杜鹃、流溪河的红叶、华南植物园的水松以及“花地湾”“英雄花”“花市”等以花来命名、寄意的称谓或以花为衣食的行业,处处显现出广州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人文情结。新时代新征程,广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发展日益协调的当下,广州塔和珠江上的节日烟花、西湖夜市的不眠灯火、财富论坛主会场的耀眼光芒,又处处显现出这座花一般的城市“万花光射满城红”般的富足与繁华。

“真是了不起的好地方!人极热情,花似乎也热情!”老舍在《春来忆广州》中真情流露。

本单元以“花”为主题,通过系列影像展现广州绿色、美丽、繁华的城市色彩;展现广州人“壮气高冠何落落”的英雄血脉;展现为广州生态文明建设付出艰辛汗水的“植树护花使者”的奉献精神。

章节三:城

呈现新旧城市景观的美、开放的城市精神

广州是一座与水息息相关的、高度现代化的“城”。

广州是我国唯一历代相沿、长久不衰的对外贸易口岸,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与无数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海,使广州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都能在“水”的丰厚滋养下发展。水与城的交融,造就了广州人的温润、灵秀与包容;造就了广州长宜的风物和繁杂的花卉、绿植;造就了珠江两岸纵横交错的公路与大桥、巍峨俯瞰的广州塔、五光十色的历史建筑与现代化高楼等人文景观,描绘出丰富多维的城市版图;还造就了广州的国际化色彩与开放基因,使广州在改革的浪潮中,经济、文化、科技、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枢纽门户和中心城市之一。

“用‘生猛鲜活’四个字来概括广州,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易中天在《读城记·广州市》中开宗明义。

本单元以“城”为主题,通过系列影像呈现广州水系生态的自然美与新旧城市景观的形式美;呈现广州开放的、国际化的城市精神;呈现广州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卓著成效。

1

章节四:情

映现风土人情与生活习俗、百姓的家国情感

为人先、英雄气与市井化,是广州人的性情特点。

身处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人为革命事业前仆后继、毁家纾难,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身处对外开放前沿,广州人率先嗅到时代的变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推波助澜,打开了城市高速发展的新格局;身处中国南方的沿海城市,广州人抚拂在海风中,豁达乐观享受着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说,广州人有着红色的基因,有着包容的胸怀,有着务实的精神。粤剧、疍家、舞狮、烧鹅、广马、荔枝……是“广味”,是“粤情”;老兵绣红旗、年轻教师讲党史、艺术家描绘大好河山……是大爱,是豪情;城市的美容师、幸福和谐的家人、勤劳忙碌的行人……是生活,是温情。

冰心在《给广州的朋友》中抒怀:“广州这个城市是太丰富多彩,而且发展变化得太快了,当人家心摇目眩,第一个雄伟美丽的镜头,还没有捉住的时候,飞速地又掠过一个更新更美的镜头,叫人如何来得及下笔?”

本单元以“情”为主题,通过系列影像映现广州的风土人情与生活习俗;映现广州人对党和国家的情感;映现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和日常喜乐。

1

回味:打开一扇窗,昭示“城以盛民”

往事越千年,千年商都广州是一扇“窗”,中外文明互鉴之窗;立足新时代,广州仍然是一扇“窗”,展现城市形象、国家形象的时代之窗。

陈展方表示,如果将《广州印迹——城市风貌摄影展》每张照片比作回顾历史、体悟当下、展望未来的一个窗口,那么,透过这些描画社会、记录时代的窗口,人们将回忆起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推翻清廷帝制、掀起改革开放浪潮、抗击非典与新冠肺炎中的英雄广州人;寻找到一个个温馨、感动的广州故事和一件件凝聚广州人匠心与情感的“广货”;感受到广州宜人的自然环境、浓浓的烟火气息与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体会到广州喜迎党的二十大、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稳健步伐。

观众能从这些影像作品中察见什么?或许能察见广州人的包容、进取与务实,察见广州人的低调、肯干与实干,察见广州人不惧困难、昂扬奋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大无畏精神,从而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广州持续高速发展贡献热血和青春。

“城以盛民”,本次展览昭示的意义或在于此。

据介绍,展览得到广州市摄影家协会和广东岭南诗书画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廖宁、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兼秘书长林星、广东省艺术摄影学会原常务副主席杨对荣、广州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黄汝广、纪实摄影师黄亦民等资深摄影家提供佳作,并提出专业意见。此外,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员梁晓庄特为展览原创篆刻作品,为展览增辉。

名家论展

“流露人文关怀,把历史点滴串联成篇”

这座城市有她独特的气质。广州现在是国内的一线城市,往前推溯100年,依然是一线城市,再往前推溯500年,也是一线城市,再往前推溯1000年,广州也还是一线城市!刘斯奋先生曾总结说,不守一隅、不拘一格,这是深植于岭南文化的城市气质,广州特有的气度。

《广州印迹》的成功就在于能把这样的气质、气度呈现出来。譬如“花”的篇章,并非表象的花,而是涵盖了改革之花、畅想之花、生命之花,跳出了平面的展示,投入了递进的深度思考,让我印象深刻。

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展览流露出的人文关怀,透过摄影师的第三只眼,历代文人的诗句文章,带我们用心体验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大广州的人文气度。照片和词句的结合,犹如拾起撒到各个角落的珍珠,把历史的点点滴滴串联成篇。

观赏《广州印迹》,能感受到一位位创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

——刘释之广东岭南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人之美和质朴生活哲学的体验空间”

广州,是我未来岁月里扎根做文化的地方。有人问我原因,我回答在整个互联网侵袭的时代下,广州是那个没有沉沦的城市。

走在广州城区的街道上,还有开锁的店、修水管的地方,烟火味很重,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人们形容为“市井化”,而我觉得应称之为质朴。有了质朴的生活哲学,人就不会被消费主义绑架、不会被审美绑架、不会被流行绑架,不会被各种东西所绑架。

作为《广州印迹》“情”字部的开篇语作者,我在展览中发现了许多属于广州的城市记忆,感觉挺震撼。广州是花之城、美之城,美的本源是什么?是多元化,各美其美。人,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兄弟城市,广州的文化定位、软实力,来自于多元绽放真性情的人。这样的地方能升华出有动力、有生命力的文化。

未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当代化,必将通过广州这个平台来辐射全国、全球。我应聘暨南大学教授,选择在广州生根,看中的恰是这里将成为未来的文化中心。《广州印迹》就是一个绝佳的体验空间。

——邱伟杰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包罗万象之余,也凸显特色面孔”

《广州印迹》,顾名思义,就是大家的印象、走过的轨迹。从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境,到今年春节前后的新鲜画面,既有新盖的摩天楼、新开发的路桥,也有充满生活情节的人文景观……广州怎样一步步发展成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就这么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展览挑选了好些大师作品,不乏因拍摄广州而闻名的摄影师,对广州的典型景象有着很好的把控。

作为有十多幅作品入选其中的参与者,我尤其欣赏的是,展览“讲”述了许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工作娱乐、身边环境。人的生活就是一座城市的特点,民生的东西也最能够反映人民对这个城市的爱,当然还有广东人最喜欢的饮食文化,总之在包罗万象之余,也能凸显这座城市富有特色的面孔。展览把这方面抓住了,也就让“印迹”得以展现了。

——杨对荣资深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展览开放时间:6月8日—8月8日9:30—17:30(周日闭馆)

展览地点: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越秀区明月一路2号)

预约电话:020-87374722。个人可凭有效身份证件、穗康码绿码和行程码免费参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道岚图/广州日报 · 新花城记者邱伟荣)

上一篇: 2019上海财经大学文艺学专业考研详情介绍与经验指导
下一篇: 末代榜眼与探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