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凡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政协文史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富有统一战线特色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以亲历、亲见、亲闻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记录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非凡历程,在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省十二届政协以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新方位新使命,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加强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推动政协文史工作不断发展。
紧扣重要节点 注重经常征集
“重要时间节点”是政协文史资料征编工作重要选题规划方向,也是广泛凝聚共识的重大契机。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协组织紧扣重大历史节点,拓展征编出版方式,真实记录、展示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推动政协文史工作从以抢救挖掘为主向抢救挖掘与做好经常性文史工作并重转变。
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省政协策划“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等专题,征编出版《陕西辛亥革命后裔口述史》,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出版《陕西老同志回忆录》,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撰写亲历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史的先河。
西安市政协坚持“三亲”原则,以当代人写当代事为主线,紧密追踪和反映所处的时代。2019年,西安市政协出版了《人民政协70年——西安政协记忆》,历届政协领导、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等西安政协发展历程中的当事人广泛参与,一起回顾70年来的光辉历程,共同总结历史经验。
西安市政协将打造西安文化名片式精品图书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服务中心大局,征编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史精品,相继出版文史资料《亲历者之声2》和《西安博物馆》,回顾各个时期西安城市建设的重大事件,记述西安各级各类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赋予政协文史工作新的时代特征,政协文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追踪和反映所处时代的生动实践,担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渭南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关中“一线两带”、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陕西东大门建设、晋陕豫经济协作区、“一带一路”、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等历史机遇,释放发展红利,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聚焦深化改革生动实践,渭南市政协向渭南改革开放事业开创者、亲历者征集素材,编辑出版了《天南地北渭南人》《委员风采》,真实记录在渭南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争先的典型实例,生动讲述改革开放“渭南故事”,促进文史工作从挖掘历史到记录当下的转变,实现与时代同频共振。
厚植文化底蕴 擦亮陕西品牌
文化底蕴深厚是陕西的鲜明特色。陕西独特的文化优势为全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打造特色品牌提供了“源头活水”。
近年来,铜川市政协围绕地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谋划文史工作,实现地域文化和文史工作的融合发展,让众多珍贵史料重回大众视野。
铜川是柳公权、范宽故里。为集中展现柳公权、范宽及其作品在中国书法绘画史上的地位和深远影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铜川市政协精心策划出版柳公权和范宽人物特辑。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铜川市政协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历史为主线,用纪实手法记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地区80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编辑出版《照金记忆》。聚焦铜川建市60周年,出版大型画册《砥砺奋进六十年》,集中反映铜川市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飞跃变化。
依托红色资源禀赋,延安市政协深挖历史遗存,坚决扛起“红色血脉”传承人的使命担当,从重视史料征集向更加重视史料研究利用转变,对大批珍贵的文史资料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和研究。
2018年以来,延安市政协相继编撰出版《毛泽东在延安题词纪实》《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资料选编》等10部文史书籍,通过广泛收集史实资料,梳理延安精神形成发展过程,寻访红色文献中的延安记忆,凸显延安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及时代价值,生动展现思想的力量如何穿越时空、真理的光芒如何照亮前路。
榆林市政协将突出地方特色摆在首要位置,致力于记录榆林本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立足本土实际,兼及故乡、故人、故事、故纸,放宽文史资料的征编界限,先后编辑出版《榆林古城四合院》《留住手艺——榆林民间手工艺人访谈录》《陕北方言口语笔记》等文史资料,以平实的语言展现榆林的文化魅力,挖掘老百姓身边的故事。
米脂窑洞古城是历代米脂人民心血与智慧的结晶,是米脂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物质、精神财富。近年来,榆林市政协征编了《米脂窑洞古城文化》等文史资料,力求呈现黄土高坡的窑洞风情,向社会各界的历史文化学者、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便于查找榆林历史的工具书,以期为后人留下一份榆林的历史底稿。
汉中既有古老的文明,也有近现代的辉煌历史,对其进行挖掘、搜集、整理、汇编成册,是汉中市政协文史工作的时代使命。近年来,汉中市政协文史工作不断寻求选题思路、征编方式的新突破。2021年,市政协以汉中的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编辑出版《汉中文史丛书》。期间,为确保编纂工作高质量如期完成,市政协组织专家到河西走廊湿地考察学习、参加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深入秦巴山区采访非遗项目传承人,为研究汉中历史发展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史料。
彰显政协特点 扩大外溢效应
省十二届政协以来,立足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政协文史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拓宽研究利用渠道,实现从传统笔录到多媒体运用的转变,努力扩大文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宝鸡市政协创新制度机制,积极推行“互联网+文史资料”,实现单一的内部查阅到高利用的转化,最大化提升文史资料价值。同时,通过建立文史馆微信投稿群、文史资料网上查阅系统、智慧政协平台,倾力打造宝鸡政协App和网上文史馆,以互联网为媒介,加快文史资料数字化步伐,利用现代技术加大史料征集广度,打造宣传展示政协文史工作的融媒体窗口。
宝鸡市政协还通过文史资料“开路架桥”,精心打造对外交流平台,将文史专辑打包成套,先后与全国203个省市级政协、178个县区政协进行交流,向各部门、企业、党校免费赠送,扩大文史资料宣传面,助力叫响宝鸡的城市知名度。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也是政协文史工作的活力之源。咸阳市政协切实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快打造“‘书香政协’咸阳·正读书”活动品牌,围绕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编辑和出版等具体问题以及文史知识,通过邀请专家导读、委员讲学、读书交流活动等方式,激发委员撰写“三亲”史料积极性。市政协以文史馆为阵地,着力推动文史馆建设,以广泛搜集“三亲”史料为主轴,深化对史事、人物、文献等的征编、收藏、研究、展示等职能,将文史馆打造成文史资料工作阵地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平台,不断推动文史工作再上新台阶。
推动文史资料成果转化,是政协文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安康市政协始终高度重视文史资料成果的转化,围绕脱贫攻坚等全局性工作,深入挖掘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进案例,通过拍摄脱贫攻坚主题专题片,出版相关文史资料,生动记述政协委员在脱贫攻坚中帮扶、助学、捐赠等善行义举。市政协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大力推动文史资料进校园、社区、进乡村活动,发挥文史资料教化育人作用,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生动教材,凝聚起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广泛共识。
商洛市政协坚持把做好交流推广作为扩大文史工作影响、彰显文史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从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文史图书展暨红色图书赠阅活动,到开展“政协文史资料图书进校园”活动、召开全市政协文史工作会议等工作,不断扩大政协文史工作的影响力。围绕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红色文化保护利用、优秀孝廉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等议题,市政协结合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工作和重点协商议政活动,多次组织开展专题调研、专题座谈,找准史料和议题结合点,竭力发掘文史资料存史资政效能,有效拓展政协履职深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