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等称谓,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评剧起源于清末民初,最早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由艺人成兆才(1874—1929年)吸收其他戏曲有关表演特征后始创而成。
20世纪60年代,宁城县乌兰牧骑在汐子镇演出评剧《御河桥》
光绪末年,宁城民间艺人宋大榔头、普地红、关东花等人把二人转的《卖子》《罗章跪楼》等改为评戏,评剧从此进入宁城。因评剧演唱吐字清晰、戏文浅显易懂、生活气息浓厚而深受群众喜爱,很快在宁城流行起来。不久宁城各地就搭建戏台15座,戏班10多个,其中较有影响的属1952年成立的“宋廉铭戏剧流动组”。1956年该戏班被整编为宁城县评剧团,经历代艺人努力与创新,传统评剧不断与本土文化结合,形成了独具草原风情的宁城评剧。
2015年,宁城县乌兰牧骑演出评剧《烽火宁城》
宁城评剧根植于民间热土,长于展现乡土民情。行当分生、旦、净、末、丑;讲究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伴奏以板胡为主要乐器,打击乐大致与京剧相同。唱腔的板式常用的有慢板、反调慢板、二六板、垛板、流水板、散板、尖板等。几十年来,宁城县评剧团几度沉浮,始终坚持把评戏与蒙古族音乐融为一体,在民族化、地方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被宁城人亲切地称为“草原评剧”。宁城评剧的创作题材主要以本地区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故事为主,并视剧情需要,融入很多蒙古族特色民歌和音乐,但唱腔上不失评剧原有的风格;在表演上融入了蒙古族安代舞、骑马舞、顶碗舞等舞蹈元素,体现了民族特色与传统艺术的融会贯通。宁城评剧中,既可见到传统的蒙古族服饰,也可听到蒙汉结合的语言,伴奏用评剧的锣鼓点儿,充满着浓郁的草原风情,成为宁城人文化生活的传家宝、看家戏。
2008年9月,宁城乌兰牧骑创排的现代评剧《杏花盛开的时候》代表自治区参 加第六届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
在宁城评剧的传承过程中,各个时期都有一批肩负使命感的创作团队和高超演唱水平的艺术人才。从20世纪50年代的自编现代戏《换豆种》,到60年代的《请兽医》《山村新歌》《女保管》《人老心红》,再到80年代以来的《大宁魂》《红石山》《亲人的哭喊》《杏花盛开的时候》《神鹿情缘》《大地的儿子》《诺恩吉雅》《情在山乡》《烽火宁城》等,这些原创作品无不体现出宁城评剧的乡土气息和亲民特色。其中,《红石山》获全国评剧新剧目汇演演出奖;《神鹿情缘》获第四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演出奖;《杏花盛开的时候》获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演出一等奖;《情在山乡》获第七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剧目奖;《诺恩吉雅》获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剧目奖;《烽火宁城》获文化部“全国70部抗日题材优秀剧目奖”、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地方戏展演优秀剧目奖、第十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亲人的哭喊》《大宁魂》《杏花盛开的时候》获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亲人的哭喊》《杏花盛开的时候》获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纳奖”,宁城评剧团获“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曾亲自题写“塞外茅台美酒醇,宁城评剧山花香”,以表示对宁城评剧的肯定。
宁城乌兰牧骑历史评剧《神鹿情缘》参加第四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汇报演出
2015年5月,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12月,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摘 自:赤峰文史
编 辑:张书源
审 核:刘爱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