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有道“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何来这么一说?

有道“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何来这么一说?

有道“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何来这么一说?自古有文史不分家之说,言文与史关系密切,难以严格区分开来。其一,文史自古是一家,“文学”出现孔子《论语》先于“史学”出现。▲孔子像史学一词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期才被提出来

自古有文史不分家之说,言文与史关系密切,难以严格区分开来。

其一,文史自古是一家,“文学”出现孔子《论语》先于“史学”出现。

文史业_文史业务司郝雨_文史业务司综合处

▲孔子像

"史学"一词直到东晋十六国时期才被提出来,宋文帝以后才逐渐发展成一门单独的学问。魏晋以前的史书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的,并没有单独列为史书体之说。《文史通义.传记》就说:"古人文无定体,经史亦无分科。"这一方面是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指历史的记载,历史知识的传播要借助于文学形式。

其二,很多文学家虽非专业史官也治史。

文史业务司郝雨_文史业_文史业务司综合处

资料图

比如杨慎、张岱等在文学作品中说史评史。苏轼等诗人作怀古诗,也要对历史有研究懂史才敢开口。历史作为文学创作巨大宝藏,吸引着文学家去探寻。

其三,文史都有共同的立体对象——人。

尽管二者各有侧重,注定不可分离。史家以记真事写真人求其实,也要如钱钟书所言史家遥想当年事势,设身处于局中,潜心揣摩合情合理的想象,与作家下笔虚构臆造人物情形,不尽相同亦有相通之处。说到底记史,也是非虚构的文学创作。

文史业_文史业务司综合处_文史业务司郝雨

其四,文史不分家,更有利于治学的深度和广度。

文学与历史在当今虽然分属不同专业,但统归文科,能文史皆精通者必为大家。但不可因文弃史,也不可因史弃文。

有道“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

如《诗经》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大雅》《生民》和《公刘》等篇,以叙事诗讲述周民的历史,而《春秋》的历史性强些,但同样是描绘周代社会的史诗读本。《山海经》作为神话,也具有史前历史书的意义。

文史业务司综合处_文史业_文史业务司郝雨

又如司马迁的《史记》,自公元前95年《史记》问世,已弹指2千多年。这是一部以包容天下之大气、勇气和才气而完成的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制和文学大书,它对汉代以来中国史学和文学的影响,可谓丰碑擎天,无出其右。在我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史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如司马迁、班固等;一些史学名著,同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就被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史业务司综合处_文史业_文史业务司郝雨

以刘知几为代表的一派史家,主张纯洁史体从文史中脱离出来,以防止以"文乱史”。但他们也认同"言之无文,形而不远。"

三国演义》本是小说,民间却有"真三国,假封神,一部西游哄死人",把它当作正史来看。

文史业务司郝雨_文史业_文史业务司综合处

《左传》、《春秋》文采蜚然,连武圣人也看得进去,《三国志》显然不如《三国演义》好看,枯燥乏味无趣的史册,往往阅读者稀少,比如清宫档案类,除了专业研究者,就鲜有人感兴趣。

所以与另一派主张文史相通的人一样,两派皆有"良史莫工文"的共识。

文史业_文史业务司综合处_文史业务司郝雨

很难想象,连明史都没读过的当年明月,能凭空写出《明朝那些事儿》来。吴宇仁文笔不好,他的《万历十五年》能吸引众多读者。

总体上看来,我国古代历史名著虽然有的侧重于文,有的侧重于史,但大部分都是文史相交容,难以严格区分的。只是术业有专攻,史书更具有历史的唯物主义观,文学作品更偏于唯心主义罢了。

感谢阅读。

上一篇: 21年文史哲当当销量排行榜前十:卖得好的学术书都长什么样
下一篇: 文科高考,大学选什么专业呢?考公考编类专业是考生首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