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喧嚣热闹的解放西路太平街,有一处闹中取静的景点,叫贾谊故居,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名人故居。贾谊故居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在长沙任长沙王太傅的时候居住的地方,是湖湘文化的源头,是屈贾之乡长沙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贾谊故居历经了六十余次的翻修重建,悼念参观之人络绎不绝,这都归因于贾谊思想的智慧光芒。
公元前200年,贾谊出生于洛阳。洛阳自夏、商时期就是王朝国都及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到了周朝,实行双都制,周公营建洛邑,“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周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洛邑的经营与发展,洛邑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周朝是封建礼制发展的一个高峰。周公制礼作乐,是周朝典章制度的建立者,是儒学的先驱,被称为“元圣”。贾谊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受周公影响很深。《新书·礼容下》评价道:“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东周时期,思想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及至汉初,各家思想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期,并且多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贾谊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出生了。
一、洛阳少年
贾谊出身于洛阳孟津一世家望族。孟津是伏羲画卦、女娲造人传说的起源地,也是商末周武王会八百诸侯观兵之处,历来是人杰地灵之地。这些含有人类起源、祸福转化、王朝更迭等终极哲学命题的故事一定深深地影响了贾谊。年少的贾谊好学上进,《史记》记载他“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被当时的河南太守吴公所赏识。
长沙市太平街贾谊故居
吴公名吴庄,河南驻马店上蔡人,曾就学于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李斯。吴公时为河南太守,其政绩突出,政声斐然,治平为天下第一。公元前183年,贾谊被召置吴公门下,至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四五年的时间,贾谊除了向吴公学习诸子百家学说之外,也为吴公的治理工作出谋划策,成为吴公最为得意的门生和谋士。
二、崭露头角
公元前180年,以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为首的忠君派平定了吕氏叛乱,迎立时为代王的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位以后,从多方面选拔人才。一方面,考察官员治理地方的政绩,吴公因为治理河南有功,被拔擢为廷尉。另一方面,汉文帝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吴公举荐贾谊“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让贾谊做了博士。
青年贾谊雕塑
博士是战国时所设学官名,秦代六经、诸子、术数、方技等皆立“博士”。汉初博士为太常属官,掌管古今史事,侍问及书籍典守,为学术顾问官性质,秩比六百石,文帝时有博士七十余人。贾生无疑是诸博士里面才思最敏捷的一位,《史记》记载“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汉文帝亦是非常高兴,着意提拔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贾谊20余岁便超迁至太中大夫。太中大夫秩比千石,其不仅是和博士一样“承问答”,当顾问,而且职掌“言议”,实际是高级参谋,许多重要制度法令的谋议与制定多与他有关。
受到文帝青睐和重用的贾谊,一心想要报效国家,尽忠王室。他很快便研究了秦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各家研究的成果,写出千古名篇《过秦论》。该政论文章旨在为当时的统治集团提供经验借鉴,为治理国家提供参考。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有很深的现实意义,被华语世界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收入高中语文教材,教育青年一代。为加强皇权、富强国家,贾谊连续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论积贮疏》,贾谊忠君爱国的人格魅力跃然纸上。或许是因为太急于报效文帝的知遇之恩,或许是急于让新兴的大汉王朝走向富强之路,贾谊和许多名垂千古的治世能臣一样犯了善于谋国者不善谋其身的通病。汉文帝二年(前178年),贾谊又向文帝提出了“列侯之国”的建议并得到文帝的采纳。这一建议彻底得罪了当时的贵族官僚集团,尤其是丞相周勃、太尉灌婴,二者官居高位,对文帝有迎立之功,一位被封为绛侯,另一位被封为颍阴侯,这为贾谊被贬谪外放埋下了伏笔。
三、外放长沙
贾谊表现杰出,天子召集大臣讨论继续提拔贾谊,“议以贾生任公卿之位”。这又是一次“超迁”,所以皇帝才会召集大臣来商议,但是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集体反对。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之属纷纷讲他坏话,说“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这实际上是守旧派与改革派之间的矛盾。贾谊为了国家的富强,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触犯了元老宿将的利益,被攻讦,贾谊是其人无罪其言“有罪”。元老宿将形成的功臣集团势力强大,贾谊又获得文帝的赏识与喜爱,真是让文帝陷入两难的境地。或许文帝觉得贾谊尚且年轻,来日方长,或许文帝觉得自己登基未久,功臣宿将在西汉建立及自己登基的过程中立有大功,不宜彻底决裂,总之文帝采取的措施是外放贾谊。
贾谊故居内的贾谊井
这种外放实际上是保护的成分较多,贾谊外放之地为长沙,职务为长沙王太傅。一方面,诸侯王太傅的俸禄为两千石,比俸禄千石的太中大夫翻了一倍;另一方面,太中大夫为言官,属于参谋顾问类型,但是诸侯王太傅作为诸侯国里中央派驻的两位高级官员之一,除了辅导教化诸侯王,更有管理监视诸侯国的职责,政治地位很高。尤其是长沙国,当时为西汉仅存的异姓诸侯国,地理位置靠近南越国,比较敏感。此外,另一个因素为长沙王新丧,新的长沙王刚刚即位且非常年幼,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派遣一个能力出众且忠心耿耿的朝臣去担任太傅显得尤为重要。这种种的安排,实际上有挂职锻炼的意思。
贾谊显然没有意识到文帝的良苦用心,离开政治中心的事实对他的政治抱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在赴任长沙王太傅的路上,经过湘江时,贾谊作《吊屈原赋》悼念屈原,表达了对世事黑白颠倒和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来到长沙国,长沙王室对贾谊的欢迎和礼遇又让他抑郁的心情有所好转。
贾谊在长沙国待了四年的时间,这期间很好地完成了中央政府交付的任务。教育年少的长沙王吴著,影响长沙国的政治走向,稳定了长沙国与南越国的关系。这种种的政绩得到长沙国王室的尊敬和国民的普遍爱戴。在长沙国任职期间,贾谊仍然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关注中央政府的政治决策,其间上《谏铸钱疏》,对汉朝及后世的货币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傅佐怀王
公元前173年,贾谊被汉文帝召回长安。文帝初见贾谊,迫不及待地与贾谊进行深谈。《史记》记载: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为文帝少子,是第四个儿子,这一点与文帝刘恒为高祖刘邦第四子相同,又加上梁怀王刘揖特别爱读书,所以深得文帝的宠爱,故举行仪式,拜贾谊为怀王太傅,着意培养刘揖。这更说明文帝对贾谊人格及学识的尊重和信任。非常遗憾的是,几年过后,怀王在骑马的过程中坠马摔死,贾谊自觉辜负了文帝的信任和嘱托,悲伤过度,日日哭泣,绝食而死,结束了他33岁的人生。
贾谊去世之后,他的远见卓识逐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他的治国理念得到汉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后人将他的政论文章进行了辑录,形成《新书》。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政府下诏为贾谊刻碑纪功,又修复了长沙的贾谊故居。贾谊故居的历次建设都是由官方主导,足见贾谊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今天的贾谊故居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研究宣传贾谊思想文化、接待五湖四海游客、教育莘莘学子的重要使命。在所有贾谊人的努力下,贾谊思想的智慧光芒会不断被发扬光大,贾谊故居这个湖湘大地上的文旅名片会更加璀璨夺目!
「本文刊于《文史天地》2023年第3期」
「张景尧,长沙市贾谊故居管理处」
版式:刘 丹 刘 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