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姑苏晚报》
刊发文章
探索古城 保护“苏州路径”
投身古城保护志愿服务 讲好古城文化故事
探索古城 保护“苏州路径”
在平江路悬桥巷41号,丁氏济阳义庄前的控保建筑指示牌让路过的谢勤国意外停下脚步。指示牌上标注着丁氏义庄的建筑年代是晚清时期,但谢勤国从建筑风格判断,这应该是一栋民国建筑。借助史料,谢勤国确认这座古宅的修建年代理应延后一个甲子年,于是他将这一发现上报给了文保部门,对信息进行更正。30多年来,谢勤国用脚丈量古城每一寸文保区域,努力当好古城保护先行者、传播者和践行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呵护古城。
用“笔杆子”记录古城历史
1975年,谢勤国进入苏州园林系统工作,被分配到虎丘,从事绿化工作。1977年的一天,他和同事照例来到塔园给花浇水,无意间发现虎丘塔东北角墙体水泥层大块脱落,还伴有很长的裂纹。“这么厚的水泥都鼓出来了,可想而知塔体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我的第一感觉是塔的倾斜度发生了变化。”发现情况不对,谢勤国立马向上级汇报,并向有关单位提交报告。后来,检测人员对虎丘塔的倾斜度进行测量,发现果真如谢勤国所说,虎丘塔倾斜有加剧趋势,塔尖与中垂线的距离增加了6厘米。上世纪八十年代,虎丘塔进行了第二次大修,塔体得以稳定,倾斜和沉降的变化也都降到了极小的范围。
谢勤国从小热衷读书,在所有学科中偏爱文史,这为他后来编志写书奠定了基础。1989年,在北寺塔担任绿化班组组长的谢勤国接到了编纂《北塔志》的任务。编纂志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毫无经验的谢勤国来说,这背后的艰难可想而知。谢勤国理清思路后,决定先整理现有文史资料。他整天泡在市图书馆古籍部,除了中午吃饭,其余时间雷打不动地查阅资料、抄写古书。而对于缺少资料记载的部分,谢勤国四处奔波,一边请教专家学者,一边采访周围住民,不断进行考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辛勤笔耕之下,一本长达9万字的《北塔志》诞生了。看到古老的历史跃然纸上,欣喜与自豪之情溢满谢勤国的心头,而他更意识到编纂志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自《北塔志》后,谢勤国开始了“笔杆子”记录古城历史文化的生涯,他受邀编纂《石湖志》《绿化志》等多部志书,还与专家学者合作编写《姑苏老街巷》《苏州的桥》《姑苏名宅》等与苏州文史息息相关的书籍,目前已经累计创作250万字。
“一号就要有一号的样子”
2006年,谢勤国退休了。退休后的他,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投身到古城保护的队伍中去。2011年,他得知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打算成立一支文物保护志愿者队,第一时间就报了名。通过考核后,他成了文物保护志愿者队的第一位成员。当年招募志愿者,要求年龄不超过65岁,谢勤国正好赶在65岁生日的前一个月报上了名。文物保护志愿者队共有30人,在所有人中,谢勤国是年龄最长的一个,因此编号001。
“一号就要有一号的样子。”年龄从来不是谢勤国的绊脚石,由于经年累月的阅读写作,谢勤国在苏州历史文化方面渊博的知识储备,让他成了队友眼中的“老法师”。十多年,每一次志愿活动他都积极参与。经过两年的培训,在掌握古建筑的测绘、拍摄、历史以及地方史等基础技能后,2013年,文物保护志愿者队迎来了第一项大型任务——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后的首次复查。谢勤国与其他九名队友负责复查平江区文物登录点。“秉持不漏一座房子、一处古迹的原则,我们对平江区700多个登录点进行了地毯式复查,历时一百多天。”他随身携带着一本翻旧了的笔记本,上面详详细细地记录着志愿者工作以来,他跑过的古宅老街,留下了700多条文保信息。在他的家中,更是堆满了关于苏州历史文化的书籍,谢勤国的老伴说,这些书都是他的“宝贝”,动不得。在谢勤国和其他志愿者的不懈努力下,很多被埋没的文物被发掘出来。
“让文脉赓续,生生不息”
谢勤国不仅是古城保护的参与者,也是这十年古城保护发展的见证者和宣传者。大家有关于文保的问题时,都愿意来和他商量。不论是谁来询问,他都从不藏私,总是毫无保留地给出自己的看法,并推荐相关的文史材料。
“我是一个苏州人,生于斯,长于斯,应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苏州的古城是国家级、世界级的瑰宝,我希望它能得到所有苏州人的爱护并加以保护。”谢勤国表示,他见证了越来越多的古城保护项目的开展,文物名录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说苏州古城保护的名片越来越闪亮了。“未来我会继续当好古城保护的先行者、传播者和践行者,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苏州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璀璨人文,也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工作,让文脉赓续,生生不息。”
人物名片
谢勤国,姑苏区方志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团成员,文物保护志愿者。他坚守古城保护第一线,用“笔杆子”记录古城历史文化,用脚丈量着每一寸文保区域。他曾获苏州古城保护志愿者先进个人等荣誉。
姑苏发布出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