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文史工作是周恩来同志亲自倡导和培育起来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人民政协文史工作在历届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文史工作者和各界爱国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成为人民政协一项独具特色的经常性和基础性工作。我省各级政协历来重视文史资料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312辑、4916万字的文史资料选辑和专题史料图书,忠实记录了我省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省委的领导下,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所走过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奋斗历程,充分发挥了文史资料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为推动青海的建设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不断推动文史资料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切实提高文史资料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开创文史资料工作新局面。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政协文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积极主动地把政协文史工作做好。
深化认识 增强做好文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做好新时期的政协文史工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以史为鉴、鉴往知来”,继承革命传统,增强民族团结,引导正确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明得失。政协文史资料自开创之日就始终发挥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做好政协文史工作,及时把政协委员和各界民主人士“亲历、亲见、亲闻”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史料留存下来,把青海各族人民建设青海的奋斗历程记录下来,征集汇编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史资料,详史书之略、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书之证,用生动的事实帮助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国情、省情,深刻了解和认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深刻了解和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汇聚更加广泛的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为推进新青海建设服务。
———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文史资料在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项具有鲜明统战特点和政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本身就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有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我们要充分利用政协文史资料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充分挖掘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资源,通过积极编纂富有时代精神和思想内涵的文史资料,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协文史工作是政协一项独具特色的工作,也是《政协章程》规定的各级政协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履职的重要平台,是发挥政协影响力的重要窗口。文史资料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成员及所联系的各界爱国人士,主要内容是动员、组织和推动他们撰写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具有统战特色的历史资料,主要功能是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巩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服务。我们必须把做好文史资料工作作为政协履行职能的特有形式,不断拓展领域,丰富内容,为政协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传承创新 在保持特色中推进文史资料工作不断发展
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一整套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发扬,并结合各地政协实际,不断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开拓新思路,切实提高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水平。
要始终坚持统战“三亲”特色。文史资料工作以当代人写当代事,通过记述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亲历、亲见、亲闻的历史事件,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史料。统战和“三亲”特色,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薪火相传、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是文史资料赢得广大读者喜爱的关键。只有牢牢把握“三亲”和统战特色,才能把政协文史资料与近现代史、地方志、档案资料、文献资料区别开来,才能保持自身特色,发挥独特作用。各地基层政协和广大文史工作者要坚持从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出发,突出对重点历史人物和重点史料的“抢救”工作,更好地将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历史进程的文史资料留存下来,成为“有益当代、惠及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要始终坚持文史资料工作的原则。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要存真,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后来又根据实际工作,进一步提出史料征集“不夸大,不缩小,不溢美,不贬损,不臆度,不杜撰,不因当前的需要而取舍”等要求;关于征集工作,确立了坚持统战和“三亲”特色,允许多说并存,尊重历史见证人从不同侧面对历史事件表述的原则;关于编辑工作,确立了严把政治关、史实关和文字关的原则。新形势下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真正落实好这些原则,要始终坚持把存真求实放在文史资料工作的首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坚持尊重作者、广征博采、学术民主的工作态度,对史料反复推敲、比较、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大胆直书,力求使每一篇史料都能够准确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体现应有的价值。
要始终坚持工作创新。要高度重视对文史资料工作的理论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探求规律,更好地发挥理论创新对文史资料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要继续深化文史资料专题化、系列化的有效做法,在史料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专题史料。要着力创新文史资料工作方式和手段,借鉴国内外口述史学的经验,充分利用录音、录像、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文史资料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要不断探索文史资料工作新机制,对文史资料撰稿人给予相应报酬。要创新宣传方式,除了报刊、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可以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全方位宣传文史工作成果。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推进文史资料工作
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重视政协工作,必须重视做好文史资料工作。我省的文史资料工作正是在历届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级政协组织要高度重视文史资料工作,切实把文史资料工作作为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要真正把文史资料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要加强对文史资料工作的督促检查,经常听取文史工作部门的汇报,注意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在制定规划、健全机构、培养队伍、经费安排和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为文史资料工作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要为文史资料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解决好文史资料征集、整理、出版的经费,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根据文史资料工作的特点安排工作任务,调动文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文史资料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明确方向和重点。根据本地文史资料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内文史资料工作的发展方向、征集重点等,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落实。要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征稿和约稿工作,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少数民族地区要广泛征集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宗教和顺作出突出贡献的、有重大影响的民族宗教界爱国爱教知名人士的史料,在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要加强文史工作队伍建设。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文史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历史文化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各级政协组织必须高度重视文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文史资料工作机构,配齐配强文史工作人员,并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要提高文史资料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敬业、严谨、团结、务实的高素质文史干部队伍。
四是要充分发挥委员作用。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也是文史资料工作的主体,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和推动政协委员撰写“三亲”史料。一方面,通过主动约稿、赠送文史资料等方式,宣传文史资料工作的意义,调动委员撰写文史资料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章立制,明确撰写文史资料是委员的权利和义务,制定鼓励措施,落实责任目标。
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大协作机制。根据文史资料专题化系列化征集整理的新趋势,要在本地区内外,在政协内部上下之间,政协与其它部门之间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协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重视、支持、配合和帮助,努力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形成文史资料工作的整体合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