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文史的光辉

文史的光辉

文史的光辉遵义市政协从1997年成立之初,即开始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编辑、出版工作,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了。

遵义市政协从1997年成立之初,即开始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编辑、出版工作,今年已是第十个年头了。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在市政协党组、主席会议的领导和市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从稚嫩走向成熟,逐步向精品图书、音像资料方向发展。经过近十年的辛勤耕耘,迄今已出版发行了两个系列(文史、文粹)共18册图书,计337万字、1000余幅图片的文史资料,其间还承担了全国政协协作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书系”之《仡佬族百年实录》100余万字的征编任务。这些成果,是过去十年文史工作的总结,它充分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以及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回顾十年来走过的征编历程,作为这项工作自始至终的亲历者,心中无限感慨,一直觉得有一些意愿要表达。而值此政协文史工作十年之际,对过去工作做一下回顾和总结,亦当是必要的。

市政协宣教文卫委员会成立之初,根据全国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新时期文史资料工作的指导思想,即把抢救、整理遵义近现代历史文化作为己任。按照政协文史资料“三性”(三亲性、统战性、史料性)和“三不”(不限体裁、不求完整、不拘观点)原则开展工作。而“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的特点,又是政协文史资料区别于党史、国史、地方志的根本之处。为了突出“三亲”,体现政协文史工作特色,编辑部的同志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拜访革命老同志、老领导、统战人士、历史老人等等,初步建立起编辑与作者的联系。

就这样,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工作,于1998年8月,市政协的第一辑专题文史资料——《小平同志在遵义》出版了。书中记叙了邓小平同志三次来遵义的经历,其中大多是小平同志1958年在遵义深入基层、广泛接触群众情况的记录与回顾。此书为研究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建国初期至“文革”前的小平思想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亦较好地配合了当时《邓小平文选》的学习。

2000年出版的《海龙囤烟云录》,以20余万字的篇幅,从特定角度集中揭示海龙囤历史文化内涵,这样专题记述“杨氏”与“播州”的书在遵义还是第一部。它的出版发行,引发了遵义史学界对“平播战争”、“杨氏土司”历史文化研究的热潮,为“海龙囤中世纪军事城堡”申报“国宝”单位及海龙囤的旅游开发,起到了前期资料准备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1年公开出版发行的《黎星使宴集合编补遗》,是由黄万机先生点校,日本东京群马大学教授石田肇先生提供的清光绪中叶黎庶昌出任驻日本国大臣期间与日本朝野文士唱和的诗文宴集(《黎星使宴集合编》已于1992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自此,市政协文史资料又增加了“文粹”系列。

《遵义民国军政人物》则以洋洋30余万字的篇幅,较为客观地记述了民国时期活跃在军政界的76位著名遵义籍人物以及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深得各界人士认可。

大型图片集《遵义百年珍影》,是一部较为全面、直观,而又有文化思想品位,同时又兼收藏价值的图书全面展现遵义百年历史文化而为之付出的一种努力。800余幅老照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遵义地区的历史图景,较为详尽的文字,则使读者了解到图片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内涵。此书丰富的文化信息,精美的装帧,已成为遵义对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礼物。

遵义清末八大书画名家之谢方塘,是位才华横溢、成就斐然的艺术家,他成名于北方,桑梓地反而对他不甚了解。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贵州、宣传遵义,2006年,市政协精心策划编印出版了《谢方塘遗墨》一书。可以说,它是外界人士认识遵义的一张美丽闪光的名片。其中的兰与竹之作品,有动人的生命气息,从中可以感知方塘先生对艺术的追求和他的精神世界。

已出版的两个系列18辑文史资料,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文史系列,政治性较强,主要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及人物;文粹系列,注重文化性,基本上是清末民初遵义诗书(画)名家从未刊印过的私家手稿。在出版形式上,有公开出版和内部出版两种。

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文史资料工作,在财力、人力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分管领导每年组织召开全市各县(区、市)政协文史工作会议和专家学者、文史作者座谈会,专门协商、研究文史资料出版选题及征稿事宜。并一再强调,文史资料出版课题的选择,一定要以“存史”、“资政”和为当今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宗旨,要不断总结,开拓创新,出好书、出精品。而我市各县(区、市)政协宣教文卫委员会的协作与配合,为市政协文史工作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作者网络,使稿件来源有充分的组织保证。还有遵义市图书馆、纪念馆、遵义日报社、红花岗区史志办等单位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众多文史作者的积极参与,才使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今天的成绩。

遵义1300余年的岁月风云,吞吐万象,沉淀下来的是它深厚的历史底蕴;流传下来的是它独特的文化品格。遵义人对文化的向往与眷注是其它一些边陬之地少有的。实际上,许多年前遵义地区城乡就活跃着一批文史作者,其中有革命老同志、机关干部,教师,也有工人、农民等等,他们写地方历史的文字不断见诸报端,有的还写长篇历史小说、电影剧本等,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可以说,遵义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民间推动的。而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开展,亦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使他们的才学有一席用武之地。政协文史资料的编辑出版,对发现、培养、团结、壮大文史资料写作、研究队伍的作用是明显的。在市、县(区、市)政协的协调、组织下,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文史作者队伍。从而使遵义地区文史资料搜集、整理、研究工作,以集团作战代替了散兵游勇,专题研究代替了信手拈题。遵义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市政协近十年的文史资料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促进遵义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并且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求发展,探索出一条“团结协作、务实创新”的工作思路,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期待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关注,期待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和协助,使政协文史资料有更好、更快的发展,为遵义经济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 地市级有多少厅级干部?都是哪些人?
下一篇: 新书推荐 | 文史哲类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