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剑艺,男,汉族,1955年12月29日出生,1975年参加工作。1980年大学毕业任中专、中学教师。1985年考取山东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语言学家殷焕先教授(1913-1994)研习音韵学。1988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3年晋升为教授。曾为山东大学首批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现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教授,现代汉语方向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汉语史,另涉及社会语言学、民俗语言学等领域,尤以词汇、音韵、文字以及辞书编纂与研究见长。在国内核心期刊、香港期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6部(独立1部,合作5部)。主持承担教育部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1-2005)《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汉语称谓发展研究》(批号:01JA740031),另参加《汉语称谓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简编》《中华大典·民俗典》等其他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多项。个人论文《拉祜语苦聪话的若干特点》独立获得1994年度山东省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合作著作获省部级奖励6项。曾为研究生开设汉语研究、汉语史专题、音韵学、词汇学专题、社会语言学专题等课程。
发表论文65篇(截至2006年底)
《“坺”“墢”说音》,《古汉语研究》2006年9月第3期。
《“大腕”语源的民俗语言学阐释》,《民俗研究》2006年3月第1期。
《社会民俗语源例析——兼作对辞书相关条目的订补》,《民俗研究》2005年3月第1期
《“美眉”演义》,《辞书研究》2005年2月第1期。
《“零距离”追踪》,《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4期。
《“捋胡子”与“捋虎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2004年3月第69期。
《也说“振聋发聩”》,《胜利油田师专学报》2003年12月第4期。
《论汉语字、词、词素的本位问题》,《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7月第4期。
《牛鬼蛇神、牛棚及其他》,《民俗研究》2003年6月第2期。
《论自成音节的“儿”后缀及其标音——兼答白乐先生》,香港《语文建设通讯》2003年6月总第74期。
《县》,中央电视台《语林趣话》(2),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4月。
《向》, 同上。
《形》, 同上。
《修》, 同上。
《汉字构形理性的发展与现代汉字的理据》,《语文现代化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
《代词má及其书同文问题》,《汉字书同文研究》第四辑,香港鹭达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7月。
《论海峡两岸汉字的现状与前景》,《汉字书同文研究》第二辑(收录),台湾中易系统工作室2002年1月。
《论汉字繁简与书同文》,《汉字书同文研究》第一辑(收录),气象出版社2001年9月。
《“黑惦”,“黑店”》,《语文建设》 2001年第6期。
《“叫板”的引申义》,《语文建设》2001年第3期。
《鬣狗•鬣•刚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2001年总第57期。
《论词典与辞典的区分——一个辞书学的基本问题》,《辞书研究》2001年第1期(为《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姬’右半)”与“臣”的区别》,《语文建设》2000年第12期。
《“家长”何须改“父母”》,《语文建设》2000年第8期。
《流行语:一头雾水》,《语文建设》2000年第7期。
《说“媳妇”》,国家语委《语文建设》1999年12月增刊。
《试析介词“为”心向其人的语义功能》,《语海新探》第四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评第一部省级政区性方言词典》,《辞书研究》1999年第3期。
《银耳的颜色与辞书释义》,《语文建设》1999年第4期
《“一màr”补议》,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9年总第19期。
《“为”并没有被误用》,《语文建设》1998年第12期。
《“心向其人曰‘为’”的语义类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8年总第57期
《“种”姓说音及其他》,《语文建设》1998年第9期。
《语文规范化琐议》,《枣庄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山东方言词典〉读后》,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8年总第16期。
《“一màr”考》,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8年总第16期。
《“黄花”揭秘》,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8年总第15期。
《关于“词典”“辞典”的规范》,《语文建设》1998年第1期。
《殷焕先教授的治学之路》,《山东高教自学考试》1997年第9期。
《“驴年马月”探源》,《语文建设》1997年第11期。
《汉字不应该这样“再认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编《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三辑,语文出版社1997年10月。
《以真理爱师的楷模》,《语文建设》1997年第9期。
《〈汉语大词典〉误立条目拾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1997年总第42期。
《“小姐”沉浮记》,《语文建设》1997年第1期
《汉字的性质功用问题辩正》,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编《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二辑,语文出版社1996年9月。
《“腊梅”规范的另一种考虑》,《语文建设》1996年第11期。
《话说“老板”》,《语文建设》1996年第9期。
《陌生人交际的礼貌称谓》,《语文建设》1996年第6期。
《“令堂”述源》,《语文建设》1996年第5期。
《“丢三拉四”的“拉”不应算错字》,《语文建设》1996年第3期
《“谈笑”补说》,《语文建设》1995年第11期。
《说“脚头妻”》,《语文建设》1995年第6期。
《论汉字繁简与书同文》,《台湾研究》1995年第3期。
《我国古代的假发》,《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
《论海峡两岸汉字的现状与前景》,《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谈汉字繁简与书同文》,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5年总第48期
《论祖国书同文的基础》,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4年总第44期。
《拉祜语苦聪话的若干特点》,《民族语文》1992年第5期。
《拼音化百年》,《山东社联通讯》1992年第4期。
《“汉字创词说”说》,《语文建设》1992年第6期。
《评“识繁写简”》,《语文建设》1992年第2期。
《汉字的语素性质》,《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2期合刊。
《精庄双声补证》,《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转注异说辨证》,《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王力先生对照系声母的研究》,《泰安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
出版著作6部(含合作):
《汉语的字、词、词素探析》(独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汉语称谓大词典》(副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全唐诗大词典》(参撰),语文出版社2000年9月。
《汉语大词典简编》(参撰),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12月。
《全唐五代词释注》(参撰),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中华成语故事》(参撰),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4月。
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7项(含合作):
《汉语词汇学》(合作,个人独立承担第二册《汉语的字、词、词素的探析》),2004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汉语称谓大词典》(副主编),2002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全唐诗大词典》(参撰),2001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汉语大词典简编》(参撰),2000年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汉语大词典简编》(参撰),1999年国家辞书奖一等奖。
《汉语大词典简编》(参撰),1999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拉祜语苦聪话的若干特点》(独立),1994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按:另有论文获得山东大学和省级学会成果奖多项,不具列。)
主持承担和主要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国家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01-2005):《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汉语称谓发展研究》(主持承担,批号:01JA740031)。
山东省七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汉语称谓大词典》(副主编)。
(按:其他参撰项目从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