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补充了一些
2019年7月26-28日,中国先秦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在中国西宁隆重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90余篇,进行了很好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会议缅怀了徐中舒、李学勤等老理事长以及唐嘉弘、王玉哲等一大批学术先辈;其间,进行了理事会换届选举,选出理事97人,常务理事35人。选举上一届理事长、学部委员宋镇豪先生任名誉理事长,原常务副理事长、法人代表宫长为先生为新一届理事长。还选出了王晖、许兆昌、江林昌、杜勇、李学功、罗运环、张新斌、段渝、彭邦本、黎小龙等十位副理事长。
这个问题。。。一言难尽啊。。。
列一下目前国内最主要的先秦史研究阵地,大致从北到南,排名不分先后。
【有一些学者同时活跃于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先秦史,仅列出在历史专业带学生的】
【有一些学者年龄较大,虽然还在做研究,但已经从学校完全退休,也就先不列了】
1、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震中:男,汉族,1957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榆林市,籍贯陕西三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前文化、先秦史、国家与文明起源史、夏商城市史、早期文明史。(偏考古)
宋镇豪:男,1949年1月生,江苏江阴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历史学科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201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甲骨学及先秦史研究。
刘源:男,汉族,1973年7月生于陕西咸阳,籍贯湖南长沙。2000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来所工作。2008年任研究员。现任先秦史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甲骨文、金文与商周史。
宫长为:吉林省永吉县人。现为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秘书、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主要从事先秦史、简帛学和国学的研究工作。曾于2001年6月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代表作有《周公何以摄政称王》、《“分陕而治”说再认识》、《西周三公新论》、《“隶臣妾”是秦时官奴婢》、《试论〈秦律〉中手工业管理》,以及《〈周礼〉官联初论》等,已发表著作两部、译著一部,论文五十余篇。近年将有《西周官制研究》、《〈周礼〉官联研究》两部专著问世。
徐义华:生于山东省临朐县花龙潭村。1993年毕业于山东省潍坊市昌潍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1993年至1994年任教于山东省临朐第九中学,1994年至1996年进修于山东省教育学院,1996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学习甲骨学殷商史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工作期间,参加了《甲骨文献集成》的编辑工作,并发表《也谈甲骨文发现的“旧说”》、《甲骨文发现的意义》、《商代诸妇的宗教地位》、《甲骨刻辞诸妇考》等论文数篇。
2、北京师范大学
晁福林:1943年出生,中国著名先秦史专家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先秦史。(尚未完全退休)
罗新慧 :1970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专业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先秦史。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是先秦文献,以及利用传世文献、两周金文、战国竹简研究周代社会史、信仰观念。
3、北京大学
朱凤瀚:1947年出生,江苏淮安人,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先秦史、古文字与青铜器研究。(尚未完全退休)
4、清华大学
李学勤:1933年出生,北京人,清华大学哲学系肄业。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文化研究,注重将传世文献与考古学、出土文献研究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众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现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曾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等多所外国名校的客座教授及国内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已去世)
赵平安:1964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获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做博士后研究。先后任教于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字学、古文字学、古汉语和出土文献。(带历史文献学专业)
5、南开大学
陈絜:男,汉族,1969年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古籍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先秦史、历史文献学、甲骨文、金文与简帛文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已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馀篇。主讲“出土文献与历史研究”(研究生)“文字学与训诂学”(研究生)、“中国古文字学”(本科)等课程。
朱彦民:男,1964年生,河南人,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任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天津市国学研究会会长等多所学术机构负责人和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甲骨学(古文字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书法艺术史论,招收先秦史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
6、天津师范大学
杜勇:男,1956年生,四川旺苍人。曾先后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96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历史文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等。
白国红:女,1970年生,河北人。现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先秦专业研究,近年来研究重点是先秦时期的家族和礼制。2012年底调入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考古文博系担任博物馆学基础与先秦史专题研究等课程的讲授。
杨效雷:男,祖籍湖北浠水,1967年生于河南洛阳,1993年和2003年先后于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天津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博物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学会会员,天津国学研究会代秘书长。侧重于《易》学史的研究,在《社会科学战线》、《文献》、《南开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和《周易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有的被《新华文摘》摘编,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或被《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儒学年鉴》摘要介绍。至今单独及合作完成著作5部,参加完成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一项,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一项。
7、山东大学
胡新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所所长。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先秦秦汉史)
8、山东师范大学
江林昌,男,1961年5月30日生,浙江临安人。现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儒学方向),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楚辞(屈原)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学术研究所所长,民盟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主委,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烟台大学副校长,烟台市政协副主席。江教授先后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出版专著10部、主编2部、执行副主编4部;在综合类、历史文化类、学术史和哲学类、文献学与文学史、语言文字学等方面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全文转载或论点摘要。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学遗产》等顶级学术期刊特邀审稿专家,以及《学术研究》《民族艺术》《殷都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报》《东岳论丛》等刊物的编委与专栏主持人。多次应邀参加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外高校以及香港、台湾地区高校举行的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演讲。是国内外公认的本学科领域卓有影响的学术专家。
9、陕西师范大学
王晖:1955年5月出生于陕西洋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史学博士、教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及中国古代史专业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及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主要研究商周史、古文字学和古史传说时代。
10、青海师范大学
李健胜:男,1975年8月生,青海省贵南县人。历史学博士,省级骨干教师。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史及思想文化史,兼及青藏高原区域历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先秦史专题》等本科、硕士生课程。
11、上海大学
谢维扬:1947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金景芳先生,1981年在吉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4年在吉林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现任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先秦史研究,课题涉及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周代家庭形态与婚姻、中国早期文献与古代思想文化等领域。(几乎已退休)
宁镇疆:山东郯城人, 1972年生,200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献及思想,尤其重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
12、武汉大学
徐少华:湖北当阳人。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国学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史) ,《历史地理》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辑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楚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期以来,注重结合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先秦历史文化、楚文化的研究与探索。(带楚文化与历史地理专业)
13、四川大学
彭邦本:1955年出生,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大禹文化研究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带先秦史和专门史巴蜀方向)
14、四川师范大学
段渝:男,汉族,1953年8月4日生于重庆,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民族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史、巴蜀历史文化、长江流域古代文明、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带专门史巴蜀方向和古代文献学专业)
15、西南大学
邹芙都:1975年出生,湖南衡阳县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晋升副教授,2010年破格晋升教授。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西南大学历史博物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院长助理,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重庆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场考评专家组成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同行通讯评审专家库及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主要从事青铜器与古铭刻、先秦秦汉史、出土文献学等研究与教学。
16、贵州大学
张闻玉:1941年2月生,四川省巴中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52-1958年在巴中中学就读,196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后从事中学、中等师范教育。1973年12月回贵大任教至今。1979年秋-1981年春于安徽滁州张汝舟先生门下问学,1985年秋-1986年夏在吉林大学向金景芳先生学《易》。在高校任教,主讲古代汉语、古代历术、传统小学等课程。教学得法,严格要求,深受学生爱戴。曾先后应邀到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为古代文史研究生讲历术。师从张汝舟先生,得天文历术之真传。学业精进,并用之于治史与考古,颇多独到见解,国内外皆有好评。(没有博士点)
夏保国: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历史系教授 、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2009年获得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史方向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先秦舆论思想探源》;同年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1年出站。2013年调入贵州大学,获得了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资助,主持有贵州省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三线建设史研究丛书。(没有博士点)
17、华南师范大学
张淑一:女,生于1971年,黑龙江人。中国历史学家,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出土文献与上古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姓氏研究。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王健:1959年8月生于南京市,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教育考试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0多篇,人大报刊资料中心全文复印6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西周王朝政治地理结构研究》(35万字,中州古籍出版2004年5月版,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合著《尚书译注》(李民、王健撰,34万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2004年新1版,获200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吴地文化通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出版)“总论”编负责人,其中个人撰稿近20万字。另外参著、编著、译注过多部专著、教材、史料集、古籍等,撰写一般文章20余篇。
湖州师范学院
李学功,男,天津市人,历史学教授,现任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辽宁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江省高校哲学历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基础教育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湖州中心主任,浙商研究院湖商研究所所长,湖州市历史学会会长,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湖剧)负责人,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负责人,湖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先秦史、思想文化史和区域社会史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9项,所撰论著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学术观点被《新华文摘》、《先秦史研究动态》、《中国史研究动态》、《民国档案》暨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经济史》等刊物摘登、转载。
东北师范大学
谢乃和:安徽天长人,历史学博士,国家公派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访问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教授委员会教授、历史学科学位分委会委员、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专家库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兼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姜太公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历史学类CSSCI季刊《古代文明》“中国先秦史”栏目编委。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史方向研究,先后主持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各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工具书等3部,在《光明日报》史学版、《中国历史文物》《史学月刊》《史学集刊》《华夏考古》《古代文明》《管子学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国史研究动态》等国内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动态》摘要转载或介绍,2015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又称“国家特支计划”或“万人计划”)。
吉林大学
许兆昌:男,1968年1月13日生于安徽省繁昌县,汉族。1984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1988年考入吉林大学历史系师从黄中业教授攻读先秦史硕士学位,1995年师从金景芳教授获得先秦史博士学位。2001-200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2006年10月至12月赴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做访问教授。1991年起任教于吉林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至今。
上海师范大学
刘光胜:1973.12生,山东省青州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古籍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儒学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11CZS006)、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 (2013M540925)等多项科研创新项目。2012年被评为上海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2013年荣获上海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荣誉称号,2015年《整理研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第二十八次学术出版资助,2016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成果二等奖。在《历史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出土文献与十篇比较研究》、《清华简与比较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峰高原学科(中国史)骨干成员。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张新斌:曾任新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现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华姓氏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太平洋学会黄河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从事先秦史与考古、黄河文化、姓氏文化、河南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主持或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省委、省政府重大项目10多项,有《黄河流域史前聚落与城址研究》等10余部专著,发表论文和报告130多篇,获省级社科奖及其他奖项10多次。
先写这些,想起来再补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