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新书 | 清言集——文史馆馆员随笔集

新书 | 清言集——文史馆馆员随笔集

新书 | 清言集——文史馆馆员随笔集新书 | 清言集——文史馆馆员随笔集,清言集,随笔,启功,文史馆,馆员

传承文明 · 服务学术

中央文史馆馆员是什么级别_中央文史馆员名单_中央文史馆馆员

清言集——文史馆馆员随笔

(全三册)

编著者:中央文史研究馆 编

定价:360元

ISBN:978-7-5013-4838-1

出版时间:2021-10

作者简介

中央文史研究馆是具有统战性和荣誉性的机构,1951年7月设立,1969年起与国务院参事室合署办公,共用一套办事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组织馆员开展文史研究和艺术创作,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围绕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深入研究、建言献策;开展统战联谊活动等。

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均由国务院总理聘任。他们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较大社会影响和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主要是党外代表人士。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还聘任特约研究员。

内容简介

《清言集》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随笔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作者是中央或地方文史研究馆馆员和特约研究员,均为耆年硕学之士,文史哲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和书画家。文章的内容,或为人生体悟,或为读书心得;或回忆一段往事,或纪念某位师友,或考证某一掌故,或记述某段工作,或叙行旅之中的所见所感,或录挥毫之余的点滴议论。文集文笔优美、语言生动,从中可以一窥老一辈专家学者的精神风貌。《清言集》的出版发扬和继承中央文史研究馆“敬老崇文、存史资政”的优良传统。

序言

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但二者的界限并不清晰,随笔的内容涉及许多领域,难下一个定义。宋代洪迈在其《容斋随笔》的序中说:“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这段话大致道出了随笔的特点。

本书所收随笔,便是意之所之,随手记录下来的一些篇幅短小的文字。作者是中央或地方文史研究馆馆员和特约研究员,均为耆年硕学之士,文史哲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和书画家。文章的内容,或为人生体悟,或为读书心得;或回忆一段往事,或纪念某位师友,或考证某一掌故,或记述某段工作,或叙行旅之中的所见所感,或录挥毫之余的点滴议论。虽非高文典册,但都是真性情的流露。披览其文,想见其人,如对床夜话,如联袂隽谈,倍感亲切。

尤其可贵的是这些文章中洋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真理、热爱生活的感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我相信,若干年后此书将成为一份史料,为后人研究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一点真实的参考。

为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建立70周年,编者征集若干随笔,编为三卷。作者中多有与我年龄相近经历相仿者,旧雨新知,神交于此,快何如之!主事者嘱我取名,忽忆及陶渊明诗《咏二疏》中的两句:“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清言意谓明澈、通达、高雅的言谈,遂取清言二字名之。主事者复嘱我撰序,于是欣然命笔,谨书数语,未知可否。

袁行霈

2021 年元旦,时朝暾始上

内页欣赏

中央文史馆馆员是什么级别_中央文史馆馆员_中央文史馆员名单

中央文史馆员名单_中央文史馆馆员_中央文史馆馆员是什么级别

中央文史馆员名单_中央文史馆馆员_中央文史馆馆员是什么级别

中央文史馆馆员是什么级别_中央文史馆员名单_中央文史馆馆员

中央文史馆员名单_中央文史馆馆员_中央文史馆馆员是什么级别

目录

体志气韵 袁行霈( 1 )

绝唱千古的《静夜思》出自何方? 王楚光( 3 )

执念初心逐梦理想 冯远( 7 )

什刹海的怀思 叶嘉莹(13)

北京的庙会 戴逸(15)

“爱好” 欧阳中石(19)

索居漫笔 孙机(26)

我的启蒙老师宋衡之先生 程毅中(32)

与师友同游水木清华——《世纪清华》序二 资中筠(35)

美育的渴求与纯化——“北大与美育”座谈会随想 沈鹏(41)

学术研究与艺术鉴赏的完美结合——学习启功先生艺术史及书画鉴定论著的体会 傅熹年(46)

出新意于法度寄情怀于书画 侯德昌(55)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王蒙(61)

镇远不可不去——中华文明四海行贵州段随笔之一 舒乙(63)

“城中好高髻”的联想 杨天石(67)

科学与文史 杨福家(70)

思绪与瞥见 杜迺松(74)

我怎样画热带雨林榕根系列 金鸿钧(84)

大学生活的回忆 陈高华(91)

厮守,一眼千年——我与新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 樊锦诗( 96 )

中西医并重之国策带来国医国药发展的春天 王永炎(100)

杂记四则 张立辰(107)

我轻轻捧起一束百合——琉球纪行 郭怡孮(111)

向母校致敬——美术系59 班李前宽 李前宽(117)

桃花得气美人中——虞山访柳如是墓 刘梦溪(125)

明月出沧海,我家沧海东 白少帆(132)

我所想到的文化 王立平(137)

欧游断想 薛永年(142)

学习文史知识提高执政能力 杨力舟(149)

读古典诗文品启功书法 赵仁珪(152)

明清文人的休闲生活 刘大钧(158)

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吴静山(162)

关于中华文化的两点思考 陈祖武(165)

“小小动物”也上文章 李燕(169)

对中医学四大经典的思考 张大宁(174)

父亲·师友·往事 李小可(179)

我心目中的完美教育 刘彭芝(184)

听海 霍达(188)

惟有人文足千秋 葛剑雄(196)

苏东坡的跌宕人生与艺术高峰 赵德润(199)

年逾古稀倍感师恩 仲呈祥(204)

北总布胡同32 号——我的人美岁月 程大利(213)

回忆张仃 龙瑞(218)

巴黎偶感 潘公凯(224)

香港元朗屏山行 陶思炎(232)

中学的记忆片段 安家瑶(237)

七十抒怀 田青(241)

往事今说——对几个人、几件事和几首歌曲的记忆 陈晓光(252)

浅谈书法创作 苏士澍(259)

关于书法 梁晓声(268)

艺展溯源 王明明(279)

北大精神的断想 陈来(286)

“大美”与“大爱”——四川阿坝纪行 陈平原(292)

关于石印本《居延汉简考释》第289 号 徐世虹(298)

静居而化 何家英(305)

有阅读就有快乐 陈晓明(311)

照相术与齐白石早年绘画 陈瑞林(315)

求学与悟道 王镛(321)

庚子吟絮(三则) 郑欣淼(328)

何谓“大同” 王石(336)

国康脸绘 姜昆(339)

二王记——怀念两位长者 尚刚(343)

旧感三则 廖奔(350)

当代舞史大变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舞蹈发展一瞥 冯双白(357)

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传统文化忠实守望者 单霁翔(364)

浅谈毛泽东词《采桑子·重阳》 唐双宁(370)

重走“萧关古道”看新生 张锦(373)

华岗:“ 严肃的学者”与“热情的老布尔什维克”的完美结合 王学典(381)

守望乡愁——纪念建馆70 年随笔 罗杨(388)

中国 工艺美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享誉世界的艺术瑰宝 周郑生(393)

孙其峰作品赏析——品孙其峰《枝头春早》 马新林(400)

龙光阁记 陈洪武(403)

留白:人生最曼妙的风景——荷风闲读偶得 刘谦(405)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韩子勇(410)

大学随感录(五则) 宫承波(416)

蒋兆和先生与20 世纪中国人物画 庄寿红(423)

古稀写生记 刘曦林(428)

版纳写生记行 郭玫孮(434)

《万舟骈集图》创作过程 郑山麓(440)

少年的干校 林阳(445)

亲历开国盛典 杨大辛(453)

凝聚就在文史馆 张春生(456)

人名姓氏要慎读 韩嘉祥(462)

谈文述史平台阔 曹柏崑(467)

考古三题 陈雍(472)

礼乐释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定文庙释奠礼恢复举办十五年随记 高士涛(478)

笔墨战“疫”礼赞英雄 萧玉田(486)

论为学之道 杨金深(491)

壶内乾坤 张增楼(494)

砚边闲谈 田茂怀(499)

瞻仰毛泽东同志生前寓居过的菊香书屋 赵云峰(504)

我陪西老到黄河壶口 翟耀文(509)

隔不断的怀念——写在张颔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 沈晓英(512)

难忘的行旅,崇高的致礼——2019.10 赴酒泉20 东风航天基地和西北中国空军鼎新基地

拥军采风所感 董智敏(515)

“华宇和音”大型主题性花鸟画创作的一点个人随想和思考...... 乔亚丁(517)

富民理想、富民理论与富民实践——《费孝通全集》读书随笔 王钟(520)

箧笥珍藏 曹化一(525)

完善人生论 齐凤凌(529)

月下寻思来时路 王星铭(535)

艺术创作之感悟 王章一(538)

忆宿白先生 郭大顺(541)

忆恩师笑如先生 冯大中(549)

澜沧流远湄公情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采风随笔 林成翰(557)

助推民族民间艺术走向世界 崔凯(562)

县志里的那行字 洪兆惠(569)

文论随笔 邹宗刚(575)

几则报刊文摘小议 胡宝元(577)

长白散赋 易洪斌(580)

学者的生活方式 孙正聿(583)

见识文史馆——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70 周年随想 王立安(585)

试把情怀付笔端 靳国君(590)

追寻那份无悔的纯真 贾宏图(595)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白亚光(602)

那根冰棍儿 衣恩普(608)

启功先生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 王凯霞(613)

我与 上海文史研究馆结有三缘:“血缘”、学缘与文缘 邓伟志(619)

我和彭小莲 王安忆(627)

中道理性看《世纪》 沈祖炜(634)

疫情蔓延与樱花飘落之际,思考仍在持续——介绍东京大学国际高等研究所(Tokyo College)的学术活动 葛兆光(641)

空间的选择 叶长海(646)

此情永忆 周勋初(650)

复习沧桑 俞律(657)

五十载“太史”研究的情缘 方之光(662)

程千帆先生的闲章 徐有富(669)

戈山之缘 周秦(673)

熠熠风釆革古鼎新——谈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 陈淞贤(678)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漫谈浙江山水画发展 任道斌(682)

小平数樱桃 黄亚洲(687)

诗意的哲学家 袁亚平(691)

说“自修” 董平(697)

荣誉与责任——受聘文史馆员十四年述怀 潘立纲(700)

顺其自然求其在己——古稀述怀 余秉颐(707)

做一颗读书的种子 孙叙伦(713)

让诗,点亮心灯 刘建民(718)

书画名家的“债务” 钱念孙(725)

我的考古人生 欧潭生(731)

家有古厝(六题) 陈章汉(737)

《红楼梦》与“临川梦”——我的读书生涯 邹自振(745)

留学的树 孙国亮(750)

走近朱熹 张建光(757)

我的陆游情结 俞兆鹏(764)

防控新冠病疫中的随想 许怀林(771)

陈寅恪归葬庐山纪实 李国强(777)

平淡天真——怀念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胡献雅 涂友泉(783)

游学寻师访三公渠水不断源头来 范坚(787)

文化与教育漫谈 王玮(792)

书正大气象展时代风采 李岩选(800)

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 何乃磊(804)

历史的严酷与文化的芬芳——风雨沧桑《乐道院》 陈鹏(808)

儒家的“三生” 颜炳罡(813)

玄奘故里行 王际鑫(819)

墨海弄潮忆华年 周俊杰(824)

新师说——从书法界“拜师学艺”谈起 西中文(830)

树盟 杨杰(837)

我与文学三十年 李静宜(844)

极目楚天——湖北历史文化鸟瞰 刘玉堂(852)

慎言“创新”提倡“比慢”——在人文学科研究方面 郭齐勇(859)

2020 年的米竹 徐勇民(863)

难忘惠州:一亭湖月冷梅花 彭忠德(867)

难忘的感悟(节选) 余德泉(876)

莫问来由——阎正印象 邹传安( 883 )

走近大师——回忆我受教夏承焘先生二三事 陈书良( 890 )

我的八股文因缘 龚笃清( 897 )

当时院子当时人 何立伟( 904 )

一日心期千劫在——和罗宗强教授相处二三事 黄天骥( 911 )

学习和创作文言文的现实意义 陈永正( 918 )

赏梅,在梅花谢了的时候 徐南铁( 925 )

合水感悟随想 顾涧清( 933 )

学问初途——记往事 林岗( 938 )

笔墨纸砚总关情——颐和园藻鉴堂笔会侧记 覃绍殷( 945 )

我与《辞源》的一段情缘 顾绍柏( 951 )

一年又一年,一山又一山 徐杰舜( 958 )

古稀之年的自驾旅程 张明非( 966 )

北部湾散章 顾乃峰( 974 )

花香泰国 吕进( 982 )

百年画梦寄华夏——晏济元和张大千 武辉夏( 989 )

老院长叶毓山 王林( 994 )

云中忽传锦书来 余德庄(1001)

小路弯弯 王定天(1007)

例外的敏捷 魏明伦(1012)

书序两则 侯开嘉(1015)

杂谷脑河畔回望 程峰(1020)

敦煌读陈寅恪 屈小强(1026)

读谢无量《蜀学原始论》随笔 舒大刚(1033)

我的中国画之路 王振中(1040)

上世纪贵阳市曲坛艺苑的往事回顾 阮居平(1045)

通过我的创作历程看中国漫画的变迁 刘雍(1052)

做真学问说大实话——我的学术之路 熊宗仁(1057)

我与沙汀、陶金的一段情谊 厐思纯(1065)

一次难忘的朗诵会 杨文翰(晓雪)(1073)

温馨如家有为有乐 林超民(1077)

我在《云南丛书续编》秘书组工作的日子 郑志惠(1084)

车站售票大厅岂容借佛敛财?——我的第一次建言 朱端强(1091)

治学之路上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杨福泉(1094)

有感于《兰亭序》中的死生观 彭树智(1102)

耕耘好民族的精神家园 张锦秋(1107)

三秦素描 肖云儒(1112)

面向生活的艺术道路 赵振川(1120)

让世界读懂当代中国 贾平凹(1125)

老工作人员的回忆——纪念中央文史馆成立七十周年 张绍重(1130)

结缘《甘肃文史》三十年 赵逵夫(1134)

大疫当前,生活没有停摆 汪受宽(1141)

阳台的乐趣 张崇琛(1146)

贵清山写意 陈自仁(1151)

从事文史研究工作的体会与感悟 胡迅雷(1156)

刘鹗绘声 杨森翔(1163)

老师们 田裕民(1170)

一路险阻一路歌——2006 年春北方民族大学贺兰山岩画调查记 李祥石(1177)

神秘的贺兰山 张生礼(1181)

一首题竹诗给我们的启示 闵荫南(1187)

举杯邀明月 吴连增(1190)

心田在望——退休前的感想 康书增(1196)

人生三十年 黄毅(1200)

2018,我的瞬间与回忆 葛丰交(1203)

嗨!中华对角羚 鲍义志(1211)

我的馆员之路 韩文(1215)

问史漫途蓦回首 崔永红(1220)

我与共和国同龄 角巴东主(1227)

1949,那个红火的秋天 王文泸(1233)

文史馆里天地宽 龚伯洪(1240)

我认识的“刘庄少主”刘启言 邱捷(1245)

白鹿洞书香 龙莆尧(1253)

烽火未忘画遣闲——胡根天、吴子复三江写生及其他 吴瑾(1258)

我的画室 苏小华(1263)

疫中杂记 俞理明(1266)

合江亭记 邓代昆(1275)

象棋素质人生 王增辉(1278)

禁不住向你张望 郑涵慧(1284)

忆忠实 王仲生(1291)

吃素 费秉勋(1298)

说狗道猪 商子雍(1300)

回周至 叶广芩(1307)

美育自己美育他人 柳咏絮(1312)

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郑伯劲(1317)

太湖岸畔话交融 徐光荣(1325)

西有敦煌东有朝阳——余考古生涯亲临最多的朝阳古城 王绵厚(1332)

潢源记——问水辽河源 初国卿(1336)

昆明赋 汪叶菊(1343)

命运的转折点——从知青到教授 石鹏飞(1347)

位卑未敢忘忧国 何磊(1352)

昆明四季 王晓洁(1358)

情牵文史壮波澜 郑千山(1366)

上一篇: 中央及地方七省市文史馆员研修班在哈尔滨开班
下一篇: 讲座预告||上交大博导:文史类论文写作中的文献阅读与理论运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