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7-1中国文学1:中国诗歌发展史

7-1中国文学1:中国诗歌发展史

7-1中国文学1:中国诗歌发展史其中的理性精神和充实的社会内容结合得非常完美,不但超过了司马相如和扬雄,也超过了班固。

其中的理性精神和充实的社会内容结合得非常完美,不但超过了司马相如和扬雄,也超过了班固。

在旧的格局中注入了新内容 一是叹为观止的民俗事项

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乐府诗 汉乐府诗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两汉乐府诗实现了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由四言诗向杂言诗、五言诗的过渡

管理部门 西汉音乐管理部门 乐府 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

太乐 主管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颂古乐。

东汉音乐管理部门 太予乐蜀

黄门鼓吹署

含义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西汉乐府发展 乐府的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乐府诗的地位明显提高

武帝到成帝期间的100多年,是乐府的昌盛期

哀帝登基后,汉代再没有乐府建制

内容(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郊庙歌辞 燕射歌辞 鼓吹曲辞 横吹曲辞 相和歌辞 清商曲辞 舞曲歌辞 琴曲歌辞 杂曲歌辞 近代曲辞 杂歌谣辞 新乐府辞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 鼓吹曲辞 相和歌辞 杂歌谣辞中 相和歌辞数量最多

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苦与乐 收录于相和歌辞

苦 平民百姓的穷苦

物质生活的饥寒交迫

对百姓的同情,申诉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

乐 对富贵之家气象的展现对后代具有示范性

“两妇织锦,小妇调瑟”

黄金为门,白玉为堂

三妇艳

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爱的大胆泼辣,恨的痛切果决

爱之所爱,恨之所恨

受《诗经》影响 有国风,小雅余韵

生与死 乐生 "与神灵的沟通,通过人的神仙化,神仙的世俗化

来表达作者沟通天人的理想"

长生

神界精灵来到人间

恶死 对生命的珍惜和留恋

对死亡的疏远和拒斥

继承楚文化传统,《庄》《骚》遗响

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标志着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

对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捕捉也很有新意

明显的尚奇倾向

拥有比较完整的情节

刻画人物手法高超 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叙事详略得当,简繁有法 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

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

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以寓言形式叙事 寓言诗的创作:汉代以前,寓言故事不少,但是寓言诗却极为罕见。两汉乐府有多首寓言诗,是重要组成部分。以寓言形式叙事 一是假托动物之口进行自述

二是植物和人对话

生活镜头的选取,表现出明显的尚奇倾向

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诗体演变 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楚声演唱歌诗,出现三言句和七言句,导致诗体的转变

乐府诗歌的曲调来自于中土(楚声)和西域,以及五言歌谣

代表作 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

古诗十九首

五言

主要内容 游子之歌

思妇之词

抒发游子的羁旅之情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

涉及的关系 永恒与有限的关系

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

忧郁与欢乐的关系

来去亲疏的关系

所表达的独特感受 敏锐的节序感

微妙的空间感

深切的世态炎凉感

艺术特色 长于抒情,以具体物象起兴发端,极其自然地转入抒情,水到渠成又抑扬有致。

情景交融、物我互法

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歌、歌行 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风歌

行 (《琵琶行》)

引 (《李凭箜篌引》)

吟 (《秦中吟》)

魏晋南北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文学环境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 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

主要的文学创作主题 生死主题:感叹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

游仙主题:主要是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以及祈求长生的愿望。

隐逸主题: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士族与庶族的对立成为了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

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和门阀制度呈正相关关系

重视门第的风气在作品中还表现为对宗族关系的伦理观念的强调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后又吸收了佛学的成分,步入了新阶段。

魏晋玄学提供了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打破汉代烦琐经学的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重要的论题 崇尚自然派:所谓自然,不是近代所谓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自然界,而是一种非人为、本来如此、天然而然的状态。

言不尽意派:言可达意,但不可尽意

得意忘言派:要想真正得到意就必须忘象,要想真正得到象就必须忘言。

魏晋玄学不能直接转换为文学,转化的失败例子:玄言诗。没有“理趣”,直到谢灵运将玄言诗转化为山水诗,其才得以新的生命。

魏晋风流 认为汉儒为人准则以及所提倡的明胶就是所需要破除的屏障

魏晋风流所表现的在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颖悟、旷达、真率。

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欣赏、深情。

也就是追求艺术化的人生,或者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种艺术必须是自然的,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

佛教和佛教翻译 起源 佛教的传入以及佛经的大量翻译

文人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对文学的影响 丰富了想象世界,从今生今世拓展到了前世来世。

加强了故事性。

反切的产生以及四声的发现:梵语的拼音法启发人们去分析汉语的声音结构,分析出了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于是产生了反切。而反切想更准确,就注意到了声调。

词汇的扩大。

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相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异常地繁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兴盛与文学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 文学的自觉 文学成为独立的门类 汉朝的文学,指儒学

南朝时,文学有了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儒学、玄学、史学。

《后汉书》单列《文苑列传》,与《儒林外传》等并立

对文学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文体辨析是文学自觉的重要标志。

总集的编撰是问题辨析的自然结果。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各类文艺形式之间互相沟通的这种自觉的美学追求,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史的的到来。

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文心雕龙》共50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自序。它的内容博大精深,主要的贡献为 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 外部原因:将文学的变化与社会的风俗、政治的兴衰联系起来

内部规律:总结为“通”和“变”,即继承和创新两方面的交互作用

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秘,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正始文学 建安文学(包括建安年间到魏朝前期)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此时汉朝已经名存实亡。

此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文学家。

“建安风骨”

正始文学(在文学上泛指魏朝后期的文学)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司马氏掌握了大权,非常残暴,形成了恐怖的政治局面。

在哲学史上,正始是魏晋玄学的开创期,主要代表人物是何晏、王弼

在文学史上,主要代表人物是嵇康、阮籍,他们本身也是玄学家

两晋文学 西晋武帝太康前后,文坛呈现繁荣的局面。 太康诗风

西晋末年,在士族清谈玄理的风气下,产生了玄言诗。东晋玄佛合流,助长其发展并占据诗坛数十年之久。

西晋灭亡后,东晋南北朝文学在南北分裂、战乱频仍、朝代更迭的大背景下发展。

宋初,文学发生了重要转折,在谢灵运的启发下,玄言诗转向山水诗,是中国诗史上的一大进步。

宋代的鲍照,在七言乐府上作出了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齐梁两代的重要文学现象 诗体发生了重大变革

皇帝和太子周围聚集并形成了三个文学集团

梁陈两代出现了浮靡轻艳的宫体诗,一直延续到初唐,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南北朝文学 南方清绮,庾信的北上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

北方质朴

魏晋南北 关于魏晋南北朝的终结,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魏晋南北朝孕育着新变 文学进入了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

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

语言形式美的发现以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文体的发展/文学成就(相当可观) 五言古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的基础上,增强了诗人的个性,得到发展并达到鼎盛。

骈文(诗化了的散文:新的、抒情性的、可以充分发挥汉语语音形式美的文体)的兴盛。

汉代的大赋演变成了抒情小赋,并在骈文影响下增加了骈俪的成风。

七言古诗建立了起来并取得可喜的成就。

南北朝民歌的新鲜气息,刺激诗人进行新的尝试,为唐代的绝句的繁荣作了铺垫。

小说已初具规模,奠定了中国小说的基础,并出现了一批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风骨(建安诗歌) 三曹 建安文坛的领袖:曹操 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音乐、围棋都相当精通。曾收罗人才,对几乎失传的汉代音乐、歌舞进行了整理。

曹操的诗,现存二十首左右,都是乐府诗,与汉乐府的精神一脉相承。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较为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采用乐府古诗写时事,就艺术形式而言,曹操的四言诗带来了活力。

曹丕 字子桓,曹操次子

现存诗约40首,主要分为三类

曹丕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曹植 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字子健,曹丕的弟弟

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锺嵘的《诗品》评价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也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兼有兄长之长,达到了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大力写作五言诗。完成了乐府诗到文人诗的转变。其诗歌受到后人推崇的主要原因

“七子” 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徐幹、阮瑀、应玚、刘祯、王粲为“七子”。其中王粲、刘祯的成就最突出。

王粲,字仲宣,今存诗23首。代表作是《七哀诗》三首,尤其以第一首最为出名。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

刘祯,字公幹,存诗20多首。分为两类 赠答诗

游乐诗

刘祯的诗纯以气势取胜,显示出其目无千古、踔厉分发的气概

竹林七贤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建安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主要内涵 政治理想的高扬

人生短暂的慨叹

强烈的个性表现

浓郁的悲剧色彩

正始之音 曹魏后期,政局混乱,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大肆诛杀异己。

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书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多有感慨之词”

阮籍代表作《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两晋诗坛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过渡的状态。

西晋诗坛 以陆机、潘岳为代表,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艺术性强。

“太康之风” 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由于时代的原因,陆机、潘岳等人的努力只表现在两个方面 拟古(模仿古人的风格形式)

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与汉魏古诗相比,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 语言由朴素古直----华丽藻饰

描写由简单----繁复

句式由散行----骈偶,骈偶化大大超过了曹植、王粲等的诗作

咏史诗 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

代表:左思的咏史诗,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借咏史以咏怀,这是对中国诗歌的独特贡献),内容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和抗争,写了《咏史》八首以抒怀。

游仙诗 “游仙”始于曹植,但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代表:郭璞的游仙诗,今存19首,有9首为残篇,抒发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精神。

兰亭诗 兰亭诗的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的愉悦。

兰亭诗无论是写山水还是写玄理,艺术水平都不高,但这种尝试为山水诗的兴起作出了预示。

玄言诗:也没什么价值,就是占据了东晋建立后数十年,枯燥注疏。

东晋诗坛:陶渊明 :被玄风笼罩;东汉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化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 晋宋易代之际,出现了陶渊明,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

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们给其谥号为“靖节先生”。其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中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此前,他一直犹豫做官僚还是隐士。

陶渊明熟谙儒家学说,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一种开创:将日常生活诗化。

思考人生得出的两大结论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陶渊明的思想可以概括为: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陶诗 陶诗源于《古诗十九首》,又绍阮籍之遗音而协左思之风力。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陶诗的题材主要分为五类 田园诗

咏怀诗

咏史诗:和咏怀诗相似,不过是借史实作为媒介而已。这些咏怀、咏史之作,明显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自己的特点:围绕着出仕和归隐这个中心,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品格。

行役诗:悲叹行役的辛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

赠答诗: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答庞参军》是其中最深沉的一首。

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自然。陶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 情、景、事、理的浑融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五柳先生传》:在一百多字的篇幅中,以及其简洁的笔墨表达了不同流俗的性格,清楚地划出一条与世俗的界限,从而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

《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但有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所想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是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能提出桃花源记这个空想是很宝贵的。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对于后人来说,一切的回归,一切的解放,都可以借着这篇文章来抒发,因此它就有了永恒的生命。

“陶渊明”的符号意义 士大夫的精神上的一个归宿

酒和菊成了陶渊明的化身,成为了高情远致的意象

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

参考书 《尘几录》

南北朝民歌 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吴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这些民歌本来是徙歌,由乐府机构采集以后才入乐的。现存的南朝民歌绝大多数是情歌。

形式特点:体制小巧,大多为无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 双关语可分为两类 同音异字

同音同字

除了吴歌和西曲以外,有一篇抒情长诗《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篇。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70篇左右。北朝名歌多半为北魏以后的作,随着文化的交流陆续传至南方,并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所以叫“梁鼓角横吹曲”

北朝民歌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却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频繁的战争是北朝社会突出的问题,因此表现战争的诗也较多

北朝民歌中,表现北方的景色和风俗,最具有地方色彩

还有不少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

反映穷苦人民饥寒交迫的生活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梁鼓角横吹曲》中的《木兰诗》,是北朝民歌最为杰出的作品。 《木兰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很有特点 首先,描写由繁有简,剪裁精当而结构严谨。

其次,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此外,诗中复沓、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叙事、摹声、写景,均服务于木兰形象的塑造。既有朴素自然的口语,又有对仗工整。精妙绝伦的律句。

《木兰》全诗生动活泼,清新刚健,仍不失民歌本色,不愧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

南北朝民歌如何分辨? 音乐的音节与歌唱方式上有差异

吴歌产生于东晋及刘宋的居多,西曲产生于宋、齐、梁、陈的居多

曲与直、刚与柔的区别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到了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的是谢灵运。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和山水诗的兴盛 如果是陶渊明是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而谢灵运则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

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写意----摹象

从启示性----写实性

鲍照及其创新 代表着寒士的强烈呼声

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

创新: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并且把逐句押韵转变为隔句押韵,同时还可以自由换韵,从而为七言体诗的发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永明体 “永明体”:是与古诗体相对而言的新诗体,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诗体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所以叫作“永明体”。

还发现了四声,诗歌从而富有音乐美。

永明体的代表诗人:谢朓,也是齐梁时期最杰出的诗人。 谢朓最突出的贡献 对山水诗的发展: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对山水景物作客观临摹的手法,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感交融,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

对新诗体的探索:将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体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使得诗音调流畅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另一个诗人王融,也参加了创制“永明体”。“永明体”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进步。

齐梁诗人集团 士族优势的衰落与皇权中心的形成,至齐、梁之世,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集团的影响最深刻 南齐竞陵王萧子良 文学集团

梁代萧衍、萧统 文学集团

萧纲 文学集团

陈、梁之世,最后出现了了“宫体诗”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南北文风的交融 庾信是由南入北最著名的诗人

唐代古风、新乐府

上一篇: 烟台南山学院招聘文史哲专业博士
下一篇: 7个高质量的电子书网站,资源多还免费,不愁找不到电子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