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琴声悠扬 梅香如故

琴声悠扬 梅香如故

琴声悠扬 梅香如故2023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0周年。同时,2023年8月29日恰逢梅曰强先生逝世20周年。

古筝历史文化_谈古筝视频_文史谈古筝

谈古筝视频_文史谈古筝_古筝历史文化

2023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0周年。同时,2023年8月29日恰逢梅曰强先生逝世20周年。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8日上午,由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扬州市文化馆承办的全国古琴艺术学术交流暨《移云斋琴谱》发布会在扬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琴家,共同缅怀梅曰强先生。

文史谈古筝_古筝历史文化_谈古筝视频

▲现场图

活动现场发布了《移云斋琴谱》,广陵琴派再添一部重要琴谱。《移云斋琴谱》是广陵琴派第十一代传人梅曰强的传谱,记载了数十首梅曰强所记载的琴谱。梅曰强演奏风格以广陵派之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相济、音韵并茂为主,兼收浙派之豪放清雅、川派之激荡狙狂、金陵派之文雅高逸而自成一家。梅曰强传授海内外古琴弟子百余人,为中国古琴艺术及广陵琴派的传播与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部《移云斋琴谱》由中国书店出版,杨春薇、杨秋悦编撰。

古筝历史文化_文史谈古筝_谈古筝视频

梅曰强先生简介

文史谈古筝_古筝历史文化_谈古筝视频

谈古筝视频_古筝历史文化_文史谈古筝

梅曰强先生,字南移,祖籍江西湖口,1929年生于南京,系“广陵琴派”第十一代宗师。曾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南京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南京乐社委员兼古琴组长,广陵琴社、梦溪琴社名誉理事,铜山县古琴研究会顾问。

梅曰强先生演奏风格以广陵派之绮丽细腻、跌宕多变、刚柔相济、音韵并茂为主,兼收浙派之豪放清雅、川派之激荡狙狂、金陵派之文雅高逸而自成一家。擅长古琴曲目《樵歌》《山居吟》《秋塞吟》(金陵派)《墨子悲丝》《秋夜读易》《离骚》《梅花三弄》《渔歌》《平沙落雁》《忆故人》诸曲,尤以《樵歌》《梅花三弄》《墨子悲丝》《平沙落雁》独得广陵派真谛。

曾撰写《留得妙音在人间》《古琴与古琴艺术》《广陵琴派及其演奏艺术》《吹律胸臆调鐘唇吻》《浅谈古琴演奏的超前感》《古琴操缦经》《古琴与人体健康》《吟、猱、绰、注在古琴演奏中的作用》等多篇文章。

梅曰强曾传授海内外古琴弟子百余人,桃李满园,为中国古琴艺术及广陵琴派的传播与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扬(古琴省级非遗传承人):聊天中讲古琴谈人生

梅曰强是我的恩师,我外公刘少椿则是梅曰强的老师,我从小跟着外公,对于古琴耳濡目染。一个偶然的机会,梅曰强来到扬州,看到我的基本功很扎实,主动说要我跟着他学。就这样,在梅曰强那里,我继承了家学。我每周从扬州到南京,找梅老师学琴。就这样学了4年,回到扬州后,我也到处找学琴的人,传授琴艺,教学相长,当时扬州学琴的人很少。梅老师退休后,我就把他接到了扬州,就在东关街剪刀巷里,我把自己的学生介绍给梅老师。梅老师不但不收费,还经常留学生吃饭。梅老师聊天过程中,也是在谈古琴,谈人生。那时候我弹琴经常越弹越快,但是梅老师对我说,这是没有修养的表现,梅老师就是直话直说,告诉我们如何弹好古琴。

田步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梅先生多才多艺

20年来,我们一直都在怀念梅曰强先生,为人正直,平易近人,乐善好施,琴艺高超。1993年,我们初次见面,双方特别高兴,当时我正在从事古筝行业,古筝当时已经兴起了,梅先生希望古琴也能火起来。我的儿子田泉,跟着梅老师学广陵琴派的琴曲,我也常介绍学生去梅老师的琴馆。梅老师也经常来到我这里,指导斫琴,他兴趣广泛,还跟我学过古筝,他也善于作画,多才多艺。

樊继健(古琴市级非遗传承人,广陵古琴学会会长):高山流水忆恩师

第一次与梅老师相见,是师姐林敏带我去的,东关街剪刀巷,一个十分平常的巷陌。梅老师一个人在家,中等偏上的个头,长长的寿眉,神情非常和善。

自此开始向梅老师学习古琴,是师徒,更形同父女。梅老师总是说:“弹琴归弹琴,平时大家都是朋友。”我也总是说:“非也,非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有一年除夕,我去给梅老师拜早年,送年货。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家家户户做年饭,打扫卫生,忙得不亦乐乎。待我推开梅老师家门后,发现家里安静异常,原来梅老师正在教师兄张玉新弹《梅花三弄》。我说:“大年三十,外面热火朝天,你们居然坐在这弹《梅花三弄》?”梅老师说:“这有什么呢,大年三十就不可以弹琴吗?”

是啊,年三十为什么不可以弹琴呢?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积累,梅老师才会有如此的造诣,在外界不管如何纷乱嘈杂的情况下,都能静下心来该干什么干什么,做什么事情不应该这样呢,也唯有如此,方能把事情做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于是我也随即定下心来在旁跟着学。那几个小时是我所经过的年三十这一天最从容淡定而内心平和安宁,超然世外的几小时。

每次学习,不敢多学,因为所学内容只能靠强记,没有谱子,更不像现在有音频、视频。那时候手机也只能打电话和发信息,没有任何可以辅助学习的工具和方式,只有老师教一句,你学一句。如果下次去时还不了课,就不再往下教。所以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在脑中反复刚刚所学的内容,口中念念有词。一到家,赶快坐下来把学的内容弹一下,生怕忘了。晚上睡觉前再弹一下,加深记忆。第二天早上一下床,不刷牙不洗脸,赶快坐下来把昨天的学习内容弹一遍,以确认没有忘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梅老师去世以后,我也到外地参学,经常想念梅老师。他有一句话:“有教无类”,对于求学的后辈,总是敞开双臂,等待你的是无比温暖的怀抱。每念及此,就像是一个失去了依靠的孩子,倍感孤独凄凉。

薛国安(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琴谱出版是最好的纪念

今天,《移云斋琴谱》出版是对梅先生最好的纪念,如今能够出版的新琴谱很少。《移云斋琴谱》有梅曰强先生的心得,梅先生是承前启后的琴家,他学习的老师很多,在他的琴曲中,忠实体现了他的师承。得于先人的指导,梅先生又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是对先人的简单重复。梅先生的古琴艺术既有真实的传承,也有独到的创新,这就是《移云斋琴谱》出版的理由。他生前乐于参加各地的古琴活动,对于古琴艺术的推广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不乏现在已经成名成家的代表性传人,他的古琴实践具有包容性,包容也是古琴艺术绵延数千年的通关密码。

陶艺(刘少椿纪念馆名誉馆长):梅老师的拿手菜

我出生于古琴世家,19岁那年,我萌生了学习古琴的念头,经人介绍,我第一次见到梅老师,梅老师慈眉善目,儒雅无比,滔滔不绝讲述自己学琴的故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如何以古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我每周都去梅老师家中,梅老师分文不取,质朴善良,对本地,对外地的学生,如同对孩子一样。梅老师拿手的菜有咸鱼烧肉、红烧蹄髈等,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菜。梅老师在扬州培养了上百名学生,他说这里是广陵琴派的发源地,他理应为扬州古琴做一些事情。

杨秋悦(中央音乐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梅先生的理论高度

梅先生在文论中多次阐释指法对音韵的作用。《七弦琴操缦记》中记“起指要慢,注意交替,落指要快”“指管多弦,换位无痕,换弦无迹”。梅先生常说“手不离弦,运动不止”,将左手换弦比喻为“蛇形鹤步”,旨在多弦连续取音,保证弹奏中音韵连绵不断。同时“以气贯臂力贯指”,弹奏时一气呵成;音韵上相互衔接、连绵不绝,圆润无碍。

梅先生还提出声前韵,声后韵的概念,所谓“声前声后皆有韵,有效韵值敢发挥”。梅先生认为,首先要做到指法间配合默契,以保证音韵不断。其次,需关注声前韵、声后韵,注意声和韵之间的衔接。此外,要大胆发挥韵的有效时值,使音韵并茂,以形成跌宕多变的音乐和韵散而意未尽的意趣。刚柔相济,跌宕多变。梅先生认为刚与柔、虚与实、巧与拙、缓与急这些相对的概念在弹奏中需要相互搭配协调。

刘永发(江苏雅韵琴筝董事长):形象好、琴艺好、人品好

梅老师弹琴的形象很好,他说自己来扬州是传承广陵琴派,自己来扬州是有责任的。当时我邀请梅先生来我厂里监制斫琴,梅先生来指导,每次都很认真。他每次在厂里吃饭,喜欢把各种菜汤混在一起,叫做“神仙汤”。他看到好的木材,很是珍惜。他也提醒,只有琴做到合格的地步才能出去。他还亲自教我弹琴。梅老师人品好,琴品好,形象好,广陵琴派有今天,和他密不可分。

王鹏(古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梅老师是琴人的榜样

我去过西藏,在珠峰大本营,似乎整个世界都是静止的,我想到人世间的纷繁毫无意义。这就是世界观,对于艺术家而言,德很重要,有德才能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梅老师特别简单,他对学生很慈悲,对于古琴事业的传承很认真,为人从来不争,这些都是琴人应有的素质。

戈弘(中国琴会顾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梅先生承前启后,我们继往开来,我认识梅先生40年了,共同相处过20年。我认识梅先生在1983年,梅先生当时在南京,偶尔来扬州,我们就接触了。

1984年,广陵琴社复社是一件大事,当时的扬州市政府领导很关注,成立了古琴古筝研究小组,当时扬州已经没什么弹琴的人了,梅曰强先生来扬州布道传艺,对于广陵琴派的复兴而言,那是功不可没。广陵琴社复社后,名誉社长张子谦,名誉理事就是梅曰强和龚一。现在对于梅先生的研究还不够,好在他的录音留下来了,现在也出版了《移云斋琴谱》,这对以后研究梅先生的琴学理念,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吴效安(古琴市级传承人):师德厚重、治学严谨、平易近人

师德厚重,梅老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家,梅老师当过码头的搬运工、画工、船工,并非一直从事文化工作。但他一生都钟情于琴乐,气质令人赞许,在梅老师身上,文人相轻、急功近利这些都是荡然无存,留下了永恒的精神;治学严谨,无论是求学,还是在教徒,有教无类,他不仅在演奏上琴艺高超,在理论上也很有研究;平易近人,开朗豁达,淡泊名利,教琴不仅传琴,更是教做人,他说人品是第一位的,想弹好琴先做好人,琴声似琴人也是这个道理。

古筝历史文化_谈古筝视频_文史谈古筝

上一篇: 学考名师堂,高考历史十一类考题解题技巧!常识型试题
下一篇: 卓克艺术家网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