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历史方向。
就业三年。
今年年初辞职。
备考文学研究生。
这是个人背景。
如果说我个人能提供什么经验教训的话就是:不要问这种问题。
文史哲本为一体,各有延展才自成天地。而文史哲的通用特点都是追求形而上,最高理想都是非物质的,而如果涉及到规划这个词,70%的人问的都是就业,且有很大的逐利性,这和文史哲的属性存在冲突。
当然,这并不是为了批判逐利性。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有句话叫“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所以在中国大环境下,逐利不可耻。但中国历史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入世思想总是占据着主流,他们也有一句话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所以,如何给自己树立一个最高理想,才是文史哲专业所谓“规划”的真正含义。而这,就是大学本科的真正意义。
不过如题主所问,“如何规划未来?”那么最切实的回答,我认为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消化课业知识,拓展课余生活,成为你们学院的一个佼佼者。
如果非要涉及到就业领域,首先要说,文史哲专业除了当文史哲的老师之外几乎没有对口的职业,好听叫什么都能干,难听叫缺乏专业技能。所以,尽早拿下个教师资格证是个不错的选择。再次提示,社会工作在毕业招聘阶段几乎不需要你们的“技能”,只需要你们的“证书”,毕竟证书看一眼就完了,而检验技能很复杂。整体来看,硬指标外的方面聘用理由更多的是“觉得这个人不错”,甚至都没有可以进行绝对评分的体系。所以,规划什么?走一步看一步,接触行业之前几乎不需要规划。而一旦接触行业,在三个月之内,你必须明确自己向上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以及你是否适合这个行业,而这点,应该就不包括在此题范围内了。
过早地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小学时我规划我考上北大有什么意义?社会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学校,所以,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规划都是短期的,对于个人而言,如果“规划”超过了一年,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愿景”了。
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