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知识《二》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知识《二》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知识《二》1、什么是政协文史资料和文史资料工作?文史资料是人民政协工作中产生的一个专用概念,特指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

政协文史资料_政协文史资料选辑_政协文史资料编辑中心

文史资料工作的作用是什么?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存史作用

文史资料具有亲历、亲见、亲闻的特征。其作者大多是政协委员和政协联系的各界爱国人士,他们是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或见证人,所述资料多属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具有涵盖面广的综合性、翔实可靠的资料性和具体生动的可读性,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历史记载的不足或匡正其他史料记载的谬误。它是历史研究的素材,也是档案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有益补充。

资政作用

通过征集、研究和出版文史资料,帮助人们客观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服务社会。文史资料通过记载、反映和记述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让人们从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获得教益,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

团结作用

文史资料工作产生于统一战线,服务于统一战线,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这对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育人作用

中国近代和现代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文史资料所记述的是许多志士仁人为中国的独立、富强、民主而英勇奋斗的史实,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读者通过阅读历史当事人提供的活生生的亲身感受获得教益。详实、生动、鲜活的“三亲”史料,对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有着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文史资料功在当代,惠及后人,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史资料的特性是什么?

文史资料的特性表现为“三性”(统战性、史料性、可读性)和“三亲”(亲历、亲见、亲闻)。

“三性”

统战性:政协文史资料最显著的特点是,它产生于统一战线,发展于统一战线,服务于统一战线。由于文史资料的作者中,许多都是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人,充分显示了人民政协所具有的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文史资料能够翔实地反映历史事件,公允地评价历史人物,体现了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宗旨,成功实践了人民政协工作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增进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

史料性:政协文史资料与党史、军史、国史、方志不同,不是专门研究和编撰历史,而是为社会科学、历史研究、历史教学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等提供文献资料难于找到的素材。文史资料包括了许多历史当事人对于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直接的、深层的了解,也包含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情况。由于第一手资料的可信度较高,对文献史料可以起到补充、深化和印证的作用,有的还可以匡正文献史料的谬误。

可读性:政协文史资料在形式上有别于其他文献史料。它不是用教科书式的方法记录历史,而是拥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回忆,有翔实、具体、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特色,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知识教育提供富有感染力的生动素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三亲”

“亲历”:即文史资料的撰写者或提供者所记述的或口述的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历史,是当事人记录的第一手资料,而非转引其他历史资料或他人的回忆资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较强的真实性。

“亲见”:即文史资料的撰写者或提供者所记述的或口述的是自己亲眼见到过的历史,包括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史料的提供者就是相关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见证人。

“亲闻”:即文史资料的撰写者或提供者所记述的或口述的是自己亲耳听到的历史人物所讲述的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情况等,而不是道听途说。

政协文史资料所具有的统战性、史料性、可读性三大特性,以及亲历、亲见、亲闻的三大特色,是它区别于其他史料和出版物的显著标志。

上一篇: 刘敏伟:新时代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大有可为
下一篇: 一位政协文史委主任的体悟:政协文史资料撰写要把好“四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