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先秦文学
神话和传说
神话是指叙述人类原始时期,也就是人类演化的初期所发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而且,承传者对这些事件、故事必须信以为真,一般分为三类:创世神话、神佛神话、英雄神话,尤以创世神话最为重要。传说是与历史事件、人物相联系的或与地方事物(名胜、古迹、风俗、地方特产或常见事物)有关联的幻想性散文叙事作品,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传说中的一切虚构因素、幻想成分、奇异形象总是要与一定的可信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间传说范围比较广,故事形式多样,通常以一定的现实事实为基础而加工创造。神话的故事只能是关于神的,带有超自然色彩。很多神话也属于民间传说,但民间传说不一定都是神话。神话和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丰富奔放、瑰奇多彩的想像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与后代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它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神话历史化
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史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过。中国的神话历史化,是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神话历史化的方法主要有删减和改造。在我国,神话历史化在春秋早期就已开始了,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此外,中国古代的神话还被道教所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
《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现、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方面的资料。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 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 6 世纪。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其中绝大部分已不可考。《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二雅
二雅指《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共105 篇。《大雅》31 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 74 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二雅主要是从音乐上进行区分的。
风雅颂
风雅颂是《诗经》的编排方法。《风》即“十五国风”,共 160 篇。《雅》分《小雅》、《大雅》,《小雅》 74 篇,《大雅》31 篇,共 105 篇。《颂》包括《周颂》 31 篇,《鲁颂》4 篇,《商颂》5 篇,共40 篇。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风、雅、颂的区分与音乐有关。《国风》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广泛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作者的生活和感情。《雅》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内容主要是颂赞和怨刺。《大雅》的作者地位较高,诗的内容多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有些作品属于周朝的史诗。《小雅》的作者多为下层贵族,他们通过咏叹自己的生活,表达对王朝政治的看法。《颂》用于庙堂祭祀,主要是颂赞之作。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赋、比、兴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六义说
六义说是关于《诗经》分类的一种说法,源自《毛诗序》,《毛诗序》中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风、雅、颂”是把《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赋、比、兴”是指《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
叠咏体
叠咏体指篇章结构中的章节回环复沓、反复咏唱的民歌体,该体式在《诗经》中的运用非常显著。重章复唱是口语文学中常见的样式,这一样式的最初形成是为了便于歌唱、记忆和传诵,因而在复唱中不断地使用一个调子甚或是相同的句式,有时只要换一两个词语。因此,叠咏体的体式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是孔子的美学观点,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说明了诗歌欣赏的心理特征与诗歌艺术的社会作用。
思无邪说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提出了“思无邪说”,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情志统一说
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序》是承认诗歌是可以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向怀抱,但具体所指,是指对人伦教化、政教礼仪得失的观点和看法。《毛诗序》强调诗歌“吟咏情性”,但在情志关系上,它更重视志。这基本上是继承先秦“诗言志”的观点,但它正确地阐明了诗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较先秦时代进一步深化了。情志统一说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后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都集中在情和志上。
变风、变雅说
变风、变雅说是《毛诗序》里提出来的说法,“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毛诗序》将《风》、《小雅》、《大雅》各分为正、变。认为正风、正雅是西周王朝兴盛时期的作品,变风、变雅是西周王朝衰落时期的作品。郑玄《诗谱序》将十五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列为“正风”,其余十三国风均为“变风”,并且认为武王、周公、成王政治清明时期的作品是“正雅”,其余则都是“变雅”。这反映了汉代儒家学者将《诗经》作品与社会政治、历史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阐释的批评方法。此外,变风、变雅的说法,也体现了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应,有其积极意义。
以意逆志说
以意逆志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来的说法,“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经》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原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的批评原则。
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言养气说
知言养气说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提出来的说法,“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作者首先必须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是指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养气”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的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人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最本质的内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人手去指导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得意忘言说
得意忘言说是庄子在《庄子·外物》篇中提出来的说法,是庄子对言、意关系的看法。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妙,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人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笙诗
《诗经》有标目的诗共 311 篇,实际留存 305 篇。305 篇中,包括国风 160 篇,雅诗105 篇,颂诗 40 篇。另有 6 篇有目无辞,称为“笙诗”。“笙诗”之称,可能源于它们用笙演奏,“有声无辞”,属于“过门曲”之类。六“笙诗”,特指《南咳》、《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诗。称“笙诗”,始于北宋的刘敞,又经郑樵、朱熹等名家沿用,则成为流行的名目。六“笙诗”是《诗经》的篇目,本应有文辞。六“笙诗”之功用和影响,主要不在于文辞,而是其曲调和演奏。作为笙演奏的范本,六“笙诗”在笙乐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诗经集传》
《诗经集传》是研究《诗经》的著作,宋代朱熹撰。《宋史·艺文志》著录 20 卷,今本 8 卷。朱熹解诗,最初信从《诗序》,后来取郑樵之说,摒弃《诗序》而就诗篇本身探索本旨。文字音义方面,则杂采毛、郑,间用齐、鲁、韩三家,以己意为取舍,不拘泥于训诂之学。《诗集传》释义简洁,明白易晓,每篇述其主旨,每章言其大意,常多新解。由于《诗集传》摈弃了“诗序”的曲解,而从诗中探求本意,所以得到了许多正确的解释。但《诗集传》因袭《诗序》之处仍不少,又常用“天理人欲”之说解释一些恋爱婚姻的诗,不免歪曲诗旨。他把男女相悦之辞说成是“刺淫”或“淫奔”之辞,表现出道学家的谬见。
毛诗
毛诗是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而全书第一篇《关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总序,称为《诗大序》,是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著。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汉代《诗经》学分为四家,有《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家的称谓。毛亭独传于世,今《十三经》中之《诗经》即《毛诗》。
四家诗
是“鲁诗”、“齐诗”、“韩诗”三家诗和“毛诗”的合称。三家诗均为今文诗学(今文经学的一支)。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兴盛一时。“毛诗”晚出,却属古文诗学。“毛诗”相传为鲁人毛享和赵人毛苌所传。“毛诗”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东汉时始盛行于世,当时的大学者郑众、贾逵、马融、郑玄都治毛诗。四家诗在诗义说明、文字解说方面,都有不同。三家诗自魏晋后即无传者,并最终先后亡佚:“齐诗”亡于三国魏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南宋之后,仅存《韩诗外传》,而毛诗独盛。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易经》
六经之一,儒家典籍,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易”字,一说为“简易”;另一说为“变易”,意为以探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面加“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是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易经》是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传是对经的解释。
《左传》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但后人对此颇多疑义。《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基本与《春秋》重合,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左传》是先秦时期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再现了春秋时期周王朝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比较详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广阔的画面与历史的进程。
《国语》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因“国”为目,以记言为主,所以称为《国语》。《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论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和外交。
《战国策》
《战国策》共三十三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讫秦并六国。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的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突出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
《尚书》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诚、文告等,是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历史及文化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显示着早期历史散文的文学水平及特征。
春秋笔法
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是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这种作法被称为微言大义,或者春秋笔法,被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
春秋三传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么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毅)梁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雩的《左传》。《左传》文字是古文,秦禁诗书后,《左传》不见子世,到了汉朝,由北平侯张苍献出,称为《古文春秋传》。《公羊》、《谷梁》二传用汉时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春秋传》。《左传》详于记事,《公羊》、《谷梁》详于诂经。
四书五经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儒家经典。《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孟子》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中庸》和《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两篇,相传为曾子所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始自宋代朱熹写的《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诗》指《诗经》,《书》指《尚书》,《易》指《易经》,《礼》指《礼记》,五经合称始于汉武帝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