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高考历史读懂文言文材料有什么技巧?

高考历史读懂文言文材料有什么技巧?

高考历史读懂文言文材料有什么技巧?感觉在评论里讨论无法充分表达我的意思,所以就写答案了。我就权且试着在总结本题评论里交流出来的观点之基础上,对当年的高中文科学习经验来一次迟到的总结题主问的这个问题

感觉在评论里讨论无法充分表达我的意思,所以就写答案了。

我就权且试着在总结本题评论里交流出来的观点之基础上,对当年的高中文科学习经验来一次迟到的总结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历史、语文两科所涉及的文言语法问题,不如说是文科学习方法问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长辈们、全部理科生和大部分不得要领的文科生)文科学习似乎就是“死记硬背”的同义词,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记忆和背诵,固然不可避免,但和理科一样,文科也需要动用工具、方法、兴趣甚至“意识”来指导、引导、提振记忆背诵,否则死记硬背真心学不透文科(注意“透”字)。下面,我就尝试着具体论述一下我的文科学习方法,希望对题主以及其他上知乎的高中文科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帮助。

高中文科学习,不应当以文科综合政史地三科各自的视野来认知、学习与总结,而应当在语文学科思维的统领下综合交叉运用文史政地四科学法来进行综合突破。

首先总结一下我当年学习时所提炼的四门学科中可以为大文科服务的学科方法(我更喜欢称之为工具)

语文:文言语法(古文)、材料阅读(阅读)、作文论述(作文)、字典运用(检索)

历史:大事时表(时间)、事件因果总结(事件)、地域国别历史总结(地点)

地理:地图识记(日地月运行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地理要素分布图)、地理要素(交通、军事、资源、山川)

政治:基本原理(马哲、马政经)、方法论

以上工具都是可以为所在科目服务,且为大文科整体服务的,语文学科工具的基础性(多为语言理解方法、学习时间最长)决定了其统率性。

要对以上工具开展专项突破、长期总结积累(通过教材、教案、教辅和习题),方能运用自如。然后就会有“看见每个题都熟悉,都能下手”的“似曾相识”的感觉。

具体操作,我举个我的例子,我在高二高三时期,曾经搞了一个文史政地相结合的厚厚的可以随意拆补纸页的活页笔记本,然后不分学科只分专题的总结史政地知识点(注意,语文可以在思想上与史政地融合,但在操作上还是要和史政地分开用笔记本的),需要用图就画图或印图贴上,需要列表的就自己总结,需要总结或比较的就进行总结比较(比较还要比较出课本上没有的新维度,那种感觉很酸爽~~~)。强调一下,一定要用活页本,并且组合上一个打孔机,然后可以随时更新补充,剩下誊写到新本的时间。

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个历史学科重点和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重要一个名词来比喻,上述过程,就是圈地运动和精耕细作的结合,先用“工具”之马去圈出方向、轮廓、范围,然后用精耕细作的积累功夫,经营好你的“一文三科地”。

做到上述功夫,你就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活记硬背”了,做到这一点,你就能甩五成文科生好几条街了,如果你恰巧自幼在文史政地等一科有自幼的兴趣积累,那么恭喜你,你所能调动的课外资源(外援、生力军)是别的同学所无法复制的,这能使你有不同于教材的视角,并通过与教材视角的比较,把握教材与命题人的尺度,进而促进你对于教材知识的把握。

然后,我想谈谈文史政地四科所各自提供,并为大文科所需要的四大“意识”。四者是学好相应科目的关键,也是相应科目为其他科目所用的关键所在。

语文:语法意识

历史:时地人意识

地理:要素意识

政治:点位意识

语法意识,以及尤其所支撑的阅读理解能力,真心是语言学科以及以这种语言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各门学科的任督二脉所在。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最好保证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时间的话,就需要好好研究教材范围。在这里我想插一句,文科生,真心不需要补课,因为文史政地四科不是补课补出来的,而是不断“阅读-积累-消化”出来的,文科生顶多补补英语数学就够了。史政地三科的材料阅读,用到的都是赤裸裸的语法技巧,远远没有到公考申论或考研政治中那种更需要论述能力的地步。

时地人意识,所谓高中历史,无非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由什么人(阶级、阶层、重要人物)干了什么事,然后这件事有什么前因、什么后果罢了。所以一定要,千方百计,搞清楚历史学科中涉及的时地人问题,把三者紧密结合,通过时间表总结、国别地域事件总结等方式做到提到“时地人”中一点便能连带出其他两点(这是做好某些选择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方可总结事件因果,进而融会贯通。建议:在总结事件因果的入门时期,选择两个时间相近或类型相近的事件,进行总结(比如时间相近的:甲午战争-百日维新-戊戌政变-义和团-八国联军-辛丑条约-预备立宪,类型相近的百日维新与明治维新)。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大多是相近或相似的,用这个办法搞没问题。

要素与区位意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重要的学习总结与应试答题,除过地理运算,便是地理要素与区位。运算的理科性强,不在此题讨论范围,所以我就只谈要素意识。地理要素其实很明显,在各个部分的学习中,很容易总结出来,这个就需要你下功夫了。至于区位,则需要结合好不同的地图,把各个地区的典型要素记住,便能初步形成区位意识。

点位意识,政治学科的学习与主观题答题,点位与知识点之间的对应是最吻合的。答题得点得分也最为容易,你需要的是把这种意识运用到史地主观题上,从而使得史地两科的主观题也做到得点得分。

上述工具、意识以及我的兴趣,便是我学习高中文科的“技巧”。

其实挨个做下来,完全是慢工出细活、温火煲高汤、勤奋补脑残,文科不是死记硬背所能应付的,也不是天资技巧所能超度的,真心需要有方向的勤奋,我想题主所问的用意似乎在此。

上一篇: 逸名网名人大全:汪国新简介,汪国新的照片资料
下一篇: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