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在写“毒教材历史溯源”系列文章(点击标题可查看)时,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答,题目叫“为什么国内文史哲领域是公知的重灾区?”
进去一看,有1200多个答案。没有时间全部看完,按顺序挑了几个比较长、比较正经,仔细看了,觉得都很有见地,大多有对比,有理有据。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君子,请自己直接去了解。
等毒教材历史溯源基本梳理完了,想到一些相关的话题,可以深入展开一下,就想到文史哲领域知识分子的共性这件事。
正琢磨呢,巧了,一篇微信公号文就在手机上跳入眼帘。
文章显示,作者是一位文科硕士出身,他怼的主题是“理工科人士的数据迷信”。
“文科”怼“理工科”的数据迷信,好啊,多鲜活的案例!正好解剖麻雀,来展示文史哲领域知识分子的共性。
讲句题外话,炁子修行内观禅有些年头了,善果之一,就是念力越来越强,想什么来什么,巧合多。与炁子结缘久的君子,读炁子的原创文章,会了解到这个情况。所以,希望有缘的君子,慢慢变成修行人,时常熏习澄心归静的功夫,无论是参禅、打坐、气功还是各种内外功法,只要适合自己,长期坚持,必得益良多。
回到本文主题,我们来看文科硕士君,是怎么批“理工科人士的数据迷信”的。
首先申明,炁子本文无意以“文科”“理工科”贴标签、站队、对喷。无论是理工科出身,还是文科出身,都有典型、非典型两类。更细地分析,每个个人都千差万别。简单拿两个标签制造社会撕裂,无益也无聊,炁子一向躲得远远的。
还要申明一下,那位素不相识,网上机缘凑巧,纯粹是撞见了,对该君个人没有任何不敬之意,只是就事论事,拿来具体展示,所谓“文科”“理工科”教育背景在思维上可能存在的一点差异。
文科硕士开头就说,他在读硕期间,和同学打了一架。为什么打架?因为自己的文科,对方是理工科,彼此瞅着不顺眼。瞅着瞅着,就干起架来了。
真是个爆脾气。
也说明,这位文科君当时确实觉得,文科、理工科,二者势如水火。
如今的文科君认识到:“健全的高等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文理兼修,让理工科具备一点质疑精神,让文科生具备一点实证精神。两种灵魂兼具了,才是合格的本科教育。”
这句话,炁子同意。
他通过这句话,给理工科贴上善“实证”的标签、文科生贴上善“质疑”的标签,二者形成风格对比。是否妥当,姑且不论。但扬长补短,兼容并蓄,这个是没问题的。
当年炁子上纯纯的理工“学院”,就曾痛感校园人文气息的缺乏,自己也有意识地狂补了人文、史地、文学名著的课。
但文科君接下来的话,就一下子暴露了思维上的短板。
“我说,欧美人对待陌生人比较友善。有人向我要数据。我若拿不出来,就是扯淡。
我说,日本大多非常有素质和教养。有人向我要数据。我若拿不出来,就是扯淡。
我说,中国人的成就感,一大半来自他人的认可,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而欧美人的成就感,更多来自自我认同,不在乎外人如何评价自己。有人向我要数据。我若拿不出来,就是扯淡。
就连我说,高级知识分子普遍冷漠自私,都有人向我要数据。”
炁子看来,这要看文科君“我说”在什么场合。
你说欧美人对待陌生人比较友善,你说日本大多非常有素质和教养,你说中国人的成就感一大半来自他人的认可,你说欧美人的成就感更多来自自我认同,你说高级知识分子普遍冷漠自私……
如果,这是文科君个人的感受,无关别人,也就罢了。
每个人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权拥有自己的感受、看法,这是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
不过,就算是个人的感受,这种感受如果不是基于可采信的依据,而纯粹就是这么觉得,难道不是思维幼稚吗?
小孩看电影电视,总要问其中的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的人生阅历像白纸一样,本能地看到什么就相信什么,全凭感受,自己无法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也容易听信别人,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但文科君早已不是小孩,都硕士毕业了。他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凭感受做决定、听风就是雨,一定不会活得多明智。不时会看到这样的一些新闻,像女大学生被骗进深山嫁给老光棍、小伙子被骗进传销黑窝、泰柬电信诈骗黑窝……不管他们是文科理科出身,多半就停留在这种靠感受做判断的境界。
替文科君的生活捏把汗。
这是文科君“我说”纯粹是个人感受的情况。要是,“我说”在与人交流、学术活动里,那就可能招人耻笑了。
你说“欧美人对待陌生人比较友善”,依据是什么?
你说“日本大多非常有素质和教养”,张嘴胡喷吗?
你说“中国人的成就感一大半来自他人的认可,欧美人的成就感更多来自自我认同”,凭什么?
你说“高级知识分子普遍冷漠自私”,酒喝高了吧?
所有这些判断,人家当然问你要依据——事实、数据。不然,人家同样也可以觉得:
中国人对待陌生人比较友善、中国人大多非常有素质和教养、欧墨人的成就感一大半来自他人的认可,中国人的成就感更多来自自我认同。
——你可以不懂公式推导、解题,但你是文科生,语文课写议论文,写过不少吧?议论文有三要素总知道吧?除了论点,你还得有论据、论证!
你若拿不出来论据,当然就是扯淡。
这位文科君,“我说”欧美人对待陌生人比较友善……只有论点,就行了,不要证据、论证,否定了理工科人士的“扯淡”指控。但奇葩的是,后文中,他却把这串“我说”当做论据,得出如下的论证结论:
“动不动向我要数据,未必能证明我是错误的,却暴露了,作为理工科粉红,他们缺乏起码的文科素养。”
哈哈,“动不动向我要数据,未必能证明我是错误的”。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三要素,文科生的基本功,你的错误还要怎么证明?
好了,在这位文科君看来,理工科粉红缺乏的,是什么样的文科素养呢?
他的惊人之语来了:
“由于通识教育的缺失,理工科人士固然培养了‘用数据说话’的实证精神,然而,却普遍缺少人文教育所致力于培育的质疑精神。他们过度迷恋数据,却忘了质疑数据本身的真实性。”
哦,质疑精神是人文教育致力培育的。
明白了,难怪文史哲“大师”们专门怼天怼地怼空气、怨鬼怨神怨苍生,难怪得西方炸药奖的大作家会有一种偏见,叫“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
问题是,你们怼、你们怨,能怼来盘中餐、身上棉?能怨来东风快递、空间站上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不过,文科君“质疑精神”后面跟的一句,是有逻辑的,不是嘴里跑火车:“他们过度迷恋数据,却忘了质疑数据本身的真实性。”
文科君啊文科君,你凭什么就断言人家忘了质疑数据的真实性呢?
就问你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
你没拿出证据,还得说你是扯淡。
事实、数据的准确性,是思维产出的前提。实事求是,先要“实”其事,就是把数据、事实凿实了,就是先要确认数据的真实性。和炁子结缘早的君子知道,炁子讲犀利思维时,包括讲俄乌战争引发的信息战,一再强调信息来源的可采信问题。
有正常理工科思维的人,其实也包括一些真正的文科精英,都懂得给自己的论据,提供必要的出处信息,以方便读者去查证信息源是否真实、是否可采信;在看到别人观点时,也都懂得先去判断对方的论据是否可采信,再看论证是否逻辑自洽。
如上所述,对文科硕士怼“理工科人士的数据迷信”的案例,就讲这么多。
足以揭示部分文史哲领域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
一叶知秋,从他们思维方式的神奇,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国内文史哲领域是公知的重灾区了。
当然,这一定只是部分文史哲领域的知识分子,只是这个“部分”是多大部分、具体百分比多少,炁子未做过普查、抽查,无从得知。
不是要有意扯淡,实在是没有拿出数据的条件。如果一定要给出个n% 范围,这个n的取值,不会是0%,也不会是100%,在二者之间。
再次申明,炁子本文无意以“文科”“理工科”贴标签、站队、对喷。无论是理工科出身,还是文科出身,都有典型、非典型两类。文科知识分子里,公知也只占n%(n=0-100)。
见仁见智,不必较真哈。理性的君子,一定理解。不理性的君子,不喜勿喷,你怎么说都对,都是我的错。
谢谢宝贵时间,如果赞同炁子对那位文科硕士思维问题的分析,可以通过转发、在看或赞赏的方式支持。(完)
=========== 返朴的分界线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