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萧太后、辽圣宗及权臣韩德让率契丹大军南下侵宋,宋真宗亦御驾亲征,两军对垒于黄河岸边的澶州,相持不下。决战对双方而言,都是生死存亡的抉择。于是,宋辽于岁末缔结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助”辽以岁币。虽然对于此次盟约素来褒贬不一,但难以否认的是,它确实带来了宋辽间百余年的和平局面,甚至开启了宋人“堪与开元之治媲美”的盛世幻梦。
《景德四图·契丹使朝聘》(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旧说多认为,澶渊体制的维系是宋辽两国均势长期延续的必然结果,但这样的判断或许多少失之过简。
历史学者林鹄在其新作《忧患:边事、党争与北宋政治》中提出:“以往的认识大多跳过了蕴含多种发展可能、复杂多变的宋辽夏三方博弈过程,仅从结局逆推,夸大了澶渊之盟的效力……事实上,想象中的超稳定结构并不存在,百年和平只是宋辽双方政策制定者有时正确、有时错误的决策导致的偶然结果。
百年和平背后的风云变幻
就在宋朝君臣沉迷于太平幻梦之时,据于西境的拓跋李氏全力扩张,建立夏国,不甘臣服于辽宋。自宝元三年(1040年)至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三次向宋发动较大规模的进攻,并大获全胜,引发了宋廷的震动。当此之时,辽趁机要挟宋朝,向其索要大片领土。而宋虽未应许,却也在辽夏连兵的忧惧下同意增加二十万岁币(其中一半为让辽出面劝说李元昊重新臣服于宋的酬劳),并在官方文书中对此行为由澶渊盟约中的“助”改为明显含有下对上意味的“纳”。虽然这场风波就此“平息”,却让宋人真正感受到了屈辱,并对盟誓的效力产生了怀疑。
范仲淹曾上疏言道:“敌情翻复,自古非一。以四十年恩信,尚不能结之,恐非有限之货能足无厌之心,此可大为之防,盟誓不足恃也。”而临危受命赴辽谈判的富弼感受则更为深切,仁宗本欲因谈判之功晋其官职,他却严词拒绝:“增金帛与敌和,非臣本志也。特以朝廷方讨元昊,未暇与敌角,故不敢以死争尔,功于何有,而遽敢受赏乎!愿陛下益修武备,无忘国耻。”由此可见,庆历增币对于北宋朝廷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刻,西夏蕞尔小国,却令堂堂大宋束手无策,而在契丹人面前委曲求全。更甚者,即便付出如此代价,也难以换取真正的和平,辽朝的威胁“譬若疽疮”,再加上西夏的不时挑衅,让宋廷君臣时时深陷忧患。
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刘钧 饰 范仲淹
此忧则彼喜,庆历增币后的局势对辽而言应说是一片大好。若与西夏连兵,或许辽朝就可全面突破澶渊体制,彻底凌驾于宋朝之上;即便只是暗中支持西夏继续对宋挑衅,辽也不难坐收渔翁之利。但辽兴宗的做法却有些出人意表。他一改此前积极推动宋夏合议的态度,转而离间两国,并亲率大军讨伐西夏,即便元昊认罪请降也不改初衷,意图将西夏一举征服。结果,此次来势汹汹的征讨却以失败告终,而辽此前在三国关系中的显著优势也有所减损,在经历一番激烈震荡之后,三国格局还是大体回归原有框架。
西夏王陵
虽然澶渊体制最终得以维系,但其间跌宕起伏的局势变换,以及它持续的影响力也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一如《忧患》中所说:“仁宗庆历年间的这番纠葛虽然无疾而终,却给宋人留下了深刻、持久的心理创伤。”而这种创伤在宋神宗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辽朝投下的可怕阴影
日落黄昏时
作为君主,宋神宗对于王安石的尊重与信任可谓难得,即便时常被其当面驳斥,甚至以辞官相胁,也“一切屈己听之”。譬如,王安石因李评批评免役法力主将其罢免,并由于神宗的犹豫不决便称病辞官,神宗对他的挽留之词就颇为恳切:
自古君臣如卿与朕相知极少,岂与近世君臣相类?……朕顽鄙,初未有知,自卿在翰林,始得闻道德之说,心稍开悟。卿,朕师臣也,断不许卿出外。且休著文字,徒使四方闻之,或生观望,疑朕与卿君臣间有隙,朕于卿岂他人能间!卿有不尽,但为朕言。
观览史料,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而面对这位咄咄逼人的“师臣”,神宗一向是主动放低姿态,对其尊崇如一,而对新法的施行更是全力支持。这样一对相得的君臣,是否真的因为在变法理念上的分歧,或权力上的冲突就此决裂?《忧患》一书对此问题提出了新的阐释,作者认为,对辽策略上的根本分歧,可能才是王安石二度罢相并不再复出的主因。
王安石
熙宁年间,宋辽发生边界纠纷。当契丹蛮横无理地在河东提出领土要求时,王安石坚决主张不能退让,称“我不可示彼以惮事之形,示以惮事之形,乃所以速寇也”,即宋方越怯懦,祸患就会来得越快。而神宗却始终难以克服对辽人的恐惧,全然不似对西夏战略中的强硬姿态,只是一味意图示弱。这是王安石复相后,他与神宗之间唯一的重大分歧,也是熙宁间神宗唯一一次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听从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二次罢相仅一个月后,宋方割让数百里土地,以全面退让的方式结束了谈判。
对王安石如此尊崇,对变法如此支持的神宗,却单单因对辽问题摒弃了对这位“师臣”的绝对信任,也抛却了曾经的理性与沉稳,这或许能够说明,他对于契丹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而此间宋廷内部的巨大变革,也完全改变了北宋历史,从此愈演愈烈的党争占据了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成了宋朝最可怕的内忧,直到女真南下,汴梁陷落,北宋灭亡……
宋神宗
“仅仅从结果逆推,忽视历史进程中真实存在的种种面向,会遮蔽历史的复杂性。”在《忧患》一书中,作者不从历史结局逆向推求,而是重视政治过程的详细分析,强调从历史当事人而非现代人的认识出发,探索历史中的可能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围绕北宋中后期的“外患”与“内忧”讲述了一系列彼此勾连的“故事”,由天书封祀、庆历增币至熙宁变法、元祐更化,由宋神宗、王安石至司马光、高太后,呈现了澶渊之盟后宋辽百年和平背后的风云变幻,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北宋朝堂的暗潮汹涌。作者缜密的史料梳理、新颖的研究视角以及流畅的讲述,相信会为读者带来不少启发与趣味。
相关荐读
《忧患:边事、党争与北宋政治》
林鹄著
精审史料,重现北宋内政与外交的风云变幻
作者通过对于史料的细密爬梳与巧妙组织,围绕北宋中后期的内政与外交讲述了一系列彼此勾连的“故事”,由天书封祀、庆历增币、元祐更化等历史事件,至宋神宗、王安石、司马光、高太后等数位历史人物,呈现了澶渊之盟后宋辽夏间跌宕起伏的军事纷争与政治博弈,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使内政逐步陷入混乱的变法与党争。各章之间环环相扣,文气通达,史料翔实,既富专业性,也颇具趣味性与可读性。
突破旧说,窥破兴衰背后的“天命”与“人力”
虽博采各家之言,但不为其所束缚,对旧说多有突破。作者不从历史结局逆向推求,而是重视政治过程的详细分析,强调从历史当事人而非现代人的认识出发,探索历史中的可能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体察政治领袖们对于理性的“挑战”以及由此对国家命运产生的影响,揭开历史进程中曾真实存在的种种面向。
转编自【文景】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发表评论